书城教材教辅跟着郭明义学雷锋:中学版
14275200000009

第9章 当个“傻子”,让别人笑去吧

我要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如果说这是“傻子”,那我甘心愿意做这样的“傻子”,革命需要这样的“傻子”,建设也需要这样的“傻子”。

——雷锋

几千年前,亚当·斯密将自己憋在家中,苦心孤诣之下写出了巨作《国富论》,从经济学角度阐释了人天生并将永远是自私的动物。

在这个杰出的年代里,继雷锋之后,郭明义又一次用他的事迹,从某种程度证明了一点: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情。比如,人不都是自私的。这个鞍钢集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公路管理员,无私奉献,助人为乐,舍己为人……他通过自身的行动,温暖了身边的人。他的事迹传遍了大江南北,赢得了无数人的掌声,也唤醒了人们心中沉睡已久的道德。

郭明义的事迹不仅仅是助人为乐、无私奉献那么简单,他心里有一个信仰,就是要“别人过得快乐”。20年来,郭明义参加了54次捐献全血和血小板,累计6万多毫升,相当于自身全部血量的10倍。按抢救一个病人需要800毫升计算,这些血至少能够挽救75名危重患者的生命。16年来,他累计捐款12万多元,达到工资总额的一半,共资助了180多名特困儿童;汶川地震时,他连着捐了很多钱,最后连女儿那个月的生活费都不够了……郭明义的善举给他赢得了一个绰号“活菩萨”,邻里与同事们纷纷说他是“活雷锋”,然而,更多不了解他的人,则说他是一个不开窍的“傻子”。

然而,正是郭明义的这种“傻子”精神,让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力量不断壮大。他不计得失,用自身的实际行动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正能量从个人传递到集体,乃至整个社会。在他的倡议下,有1700多名矿山职工和社会人士累计献血15万毫升;成立了中国参与人数最多的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俱乐部;他组建的“郭明义爱心联队”资助了1000多名“希望工程”特困生……

倾其所有,给予他人。郭明义看起来“傻”,却活得最真实、最畅快。“一家三口,40平方米的房子足够了,开心就好。”摆脱心灵的枷锁,不再用物质与利益的天平去衡量“得到”与“失去”。像老郭一样,踏踏实实地去工作,干一行爱一行,有困难的帮一把,有跌倒的扶一下……也许那时,你才会理解那句老话“知足常乐”。这种“傻子”精神,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修为。看淡了争名逐利,摆脱了物质束缚,心系着别人的疾苦,渐渐地,快乐并未与你走散,却填满了你的心房。

当今社会,“房奴”、“车奴”、“卡奴”以汹涌之势席卷而来,人们在追逐利益的同时,忘记了内心中最朴实的快乐。“妻子平静而体贴的笑容,女儿的一封家信,朋友的一声谢谢”……这一切都会让你感觉到,幸福其实很简单。点滴的恩惠,可以得到整片大海。种下一颗种子,收获的可以是整个春天。

“傻子粮店”的总经理

在辽宁省葫芦岛市,曹伟和他经营的“傻子粮店”声名远扬。10多年来,曹伟诚信守法经营,为社会弱势群体捐赠的米、面、油和现金总计200多万元,自己和家人却仍睡在10年前从旧货市场买来的旧床上。

1989年,时年12岁的曹伟难忍饥饿,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冯桥乡曹庄村离家出走,先后在商丘、郑州、北京、广州等地乞讨、打工。“我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当年我在郑州吃的第一顿饱饭让我感动了20多年,那么多的好心人帮助过我,我一定要向社会报恩。”2000年,他在辽宁省盘锦市一家饭店做厨师,收入稍稍稳定后,曹伟就和爱人资助4名贫困学生4000元,帮他们圆了大学梦。从此开始了帮助他人、回报社会的爱心之路。

2003年,曹伟和爱人来到了葫芦岛市,在老城区胜利路开起粮店。曹伟小名叫“傻子”,他给粮店起名“傻子粮店”。10多年来,他资助了600多名贫困学生和1500多名孤寡老人及病残人士。“不卖黑心粮,不赚黑心钱,缺一斤赔两千元”。这是曹伟的郑重承诺。多年来,他守法经营,从不缺斤短两,从不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并主动按销售额申报纳税。

“傻子粮店”声名远扬后,许多人都想加盟,曹伟提出加盟条件:加盟人先到当地社区存上5000元钱,以保证该社区内的低保户、孤寡老人能免费在“傻子粮店”领粮油;每个月为一名贫困大学生支付300元生活费,为一名贫困中小学生支付100元生活费。如今全市拥有20多家“傻子粮店”。

曹伟说:“有人不理解,说我傻,我听了后不反驳。帮助别人是我的快乐,我甘愿当这样的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