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国式管理的四堂课
1430300000055

第55章 不创新才是最大的风险(3)

华为在过去的18年里每年坚持投入销售收入的10%以上在研发上,在自主研发的基础上华为拥有了很强的技术创新和改进能力,拥有了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最近几年,在下一代网络(NGN)、3G全系列设备、光网络、ADSL宽带等领域,华为都有出色的表现。华为的技术实力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不再是市场的跟随者,而是成为了市场的领导者。

在2004年度,国际咨询公司Dittberner的报告中,华为NGN(下一代网络)系统全球出货量已名列世界第一,NGN系统全球市场占有率18%,全球排名第一,交换接入设备全球出货量连续三年居第一。华为是全球少数实现3GWCDMA商用的厂商,已全面掌握WCDMA核心技术,成为全球少数提供全套商用系统的厂商之一。

“领先来自客户体验”,华为NGN产品部部长张宏喜表示:“一直以来,华为公司注重和客户之间的双赢发展,始终坚持客户价值导向的经营原则,构筑‘服务、质量、成本、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优势,在NGN领域更好地服务于用户。”

应用技术上,华为早已具备了与世界同步甚至领先的能力。华为的常务副总裁说:“在应用技术的层面上,我们的技术储备不输于跨国公司。”

§§§第六节 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

在华为2006年12月内刊《华为人》中,一篇名为《实事求是的科研方向与二十年的艰苦努力——在国家某大型项目论证会上的发言》的文章,尖锐地指出了华为在过去的18年中,没有一项原创性的产品发明。这篇文章正是出自华为总裁任正非的手笔,文中这样写道:

“华为公司作为一家高科技企业,从创业开始,就始终坚持市场的商业成功为导向,一切投资、一切管理的改进都紧紧围绕产品的市场商业成功,尤其摒弃的是脱离商业成功导向的、唯技术的创新。这种盲目自傲的创新,对于我们没有资金来源的公司来说无异自杀。每年研发投入七八十亿,已有1万多项专利申请。”。

华为认为仅仅为了创新而创新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一定要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进行创新活动。企业要发展就必须要有利润,而利润来源于客户,所以不管是产品的核心技术还是外表设计,以客户为导向是最根本的归属。只有满足用户的需求,实现技术商品化。

一些企业唯技术论,盲目创新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技术研发,最终却没有实现技术市场化,导致破产。而华为的技术创新就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客户需要什么他们就做什么。卖得出去的东西,或稍微抢先一点点市场的产品,才是客户的真正技术需求。

三星或LG等韩国手机企业发展初期也没有什么独创的核心技术。他们是通过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根据用户需求以漂亮的外观迅速打开了国际市场的同时,通过扶持手机设计室的变通办法造就了一个新兴领域的蓬勃发展,为韩国手机奠定了没有核心技术、却根深蒂固的技术基础。

这说明,一个企业或产业成功的关键不在于拥有多少绝对先进的核心技术,而在于拥有满足用户需求的技术。

任正非曾经说:“华为尚未成功,在国际刚有起色,华为在IT泡沫破灭后侥幸活下来,其实是我们当时的落后救了我们,落后让我们没能力盲目地追赶技术驱动的潮流。而现在西方公司已经调整过来,不再盲目地追求技术创新,而是转变为基于客户需求导向的创新,我们再落后就死无葬身之地。”

华为3G在国际上获得成功的一个原因就是基于客户需求的技术创新,始终聚焦客户的压力和挑战。华为的分布式基站就为了解决欧洲运营商所面临的选址难、工程耗费巨大的难题而在业界第一个开发出来的。

并且,在响应客户需求方面,华为以快速著称,在马来西亚全运会,当地的运营商希望在1周之内部署覆盖体育场馆的HSDPA网络,7天完成1个月的工作量,别的公司都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华为不仅做了,并且做到了高质按时交付,就是这样一种精神,让我们在海外稳步发展。

华为始终坚持以客户利益最大化和优先快速满足客户需求的原则,依靠强大的研发力量和平台化战略,向客户提供质量好、服务好、综合运营成本低的解决方案,与客户共同创新、保护投资,双赢合作。华为的每一个产品尤其进入3G时代后,都非常关注产品的演进和升级,运营商关注投资的长期有效性,华为也同样关注。比如移动软交换,由于采用分布式架构,可以满足运营商由2G向3G甚至IMS的发展,实现平滑演进。而华为的UMTS新一代基站,每小区支持最高l5个码字的HSDPA,并通过采用多载波技术,实现软件平滑扩容。

§§§第七节 保护知识产权的先行者

2005年5月20日,曾在全国IT界引起广泛关注的深圳华为公司3名前员工窃取公司商业秘密案,终于尘埃落定。深圳市中级法院做出终审判决,维持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去年12月做出的一审有罪判决,3名高学历的IT界的科技精英,因侵犯商业秘密罪将分别在牢房里度过2到3年。涉案的被告人王志骏、刘宁、秦学军均为华为公司前员工,均为硕士。3被告人均曾任职硬件工程师并参与了华为公司光网络设备的研发,在职时分别与华为公司签订了《员工聘用协议书》和《员工保密合同书》。2001年8月至同年9月间,刘宁、秦学军、王志骏分别以个人求学、家庭等原因,先后申请辞职,离开了华为公司。他们在离开华为公司后,违背了自己和华为的协议,最终受到法律的惩罚。针对知识产权问题,2005年12月,任正非在《科技日报》上发表文章,大声疾呼“鼓励自主创新更须保护知识产权”的问题:“我认为必须把知识产权作为自己国家发展所必需的国家战略来推行。”

华为虽然经历了知识产权案,但是华为对知识产权还是设置层层的保护,形成了严格的制度。华为在知识产权的认识上一直远远的超出了绝大多数的中国企业,但是中国现在知识产权意思淡薄的现状并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

华为从人才的挑选和培养上就开始采取措施,注重聘用高素质的专业知识产权人才。①对专职于知识产权管理的人员,除了必须熟悉相关法津外,从事专利工作的还要有理工科背景,从事无形资产管理的要精通经济和计算机网络,从事诉讼和非诉讼法律事务的要求精通通信技术,而专职于科技情报的对检索手段、通信技术、计算机有较高要求。在工作中,华为的知识产权工作者不仅经常参加国内外组织的各种研讨会和培训,而且经常组织内部学习,了解公司和竞争对手在通信技术方面的最新发展状态。华为现有十多名员工专职于知识产权工作,成为知识产权工作的中坚力量,对公司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知识产权管理的组织结构方面,华为不仅在知识产权部设有专门的专利、商标、保密、科技情报、合同评审、对外合作、诉讼事务等管理部门,而且与技术开发部、总体技术办、流程管理处、安全管理部等联合成立领导小组、建立联系制度,以便加强和技术人员以及其他管理人员之间的联系,了解各个开发项目的进展、开发人员的要求等,使知识产权工作深入到全公司的每个部门、每个员工。为了规范管理制度,1995年,华为制定了《华为知识产权管理办法》,对智力成果、专利、职务发明、技术秘密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对知识产权管理的组织机构、专利的申请与保护、商标的命名与注册、计算机软件的保护、非专利技术及商业秘密的保护,知识产权许可贸易、无形资产的评估、奖惩制度进行了详细规定。同年还制定了《华为公司科研成果奖励条例(试行)》、《关于接触尖端技术、商业秘密、管理核心机密的有关人员的管理规定(试行)》等文件。

华为认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不仅是少教专职人员的工作,更需要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因此、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主动性和自觉性至关重要。华为公司非常重视对员工的奖励,1995年制定的《华为公司科研成绩奖励条例》明确规定了专利申请奖、初审合格奖、专利授权奖。对专利实施取得巨大经济效益的,可以不定期获得专利实施奖,这些奖励是分阶段发放的,即专利申请进行到了什么阶段,公司就发放哪一阶段的奖励,而不必等到授权后才奖励。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下来,发明人可以从公司获得几千元的奖励;另外,专利、保密工作做得比较好的部门和个人还可以获得专利荣誉奖和保密荣誉奖,这些措施都有效地推动了专利和保密制度的实施和开展。为了完善专利奖励制度,调动员工专利申请、专利利用的积极性,华为又制定了《专利创新鼓励办法》,除了规定各种奖励外,还将专利工作和员工的绩效考评联系起来,与员工的工资直接挂钩。

在重视奖励的同时,华为还建立起完善的责任体系,将员工的积极主动性和责任感结合起来,共同促进知识产权工作。公司各部门负责人是知识产权工作的当然责任人,具体到单项技术或产品,相关项目经理或产品经理也是该项目的责任人。如果在知识产权工作中出现重大事故,例如保密没做好、该申请专利的技术没有申报、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等,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的,将承担相应的责任。

华为在新员工入职时就进行培训,加强知识产权宣传,提高员工知识产权意识。华为的所有新员工在上岗之前的半个月培训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知识产权保护,特别是保密和专利知识。针对不同的需要,还经常对研究开发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专题讲座。在具体的工作中,还对单个员工进行知识产权知识讲解,例如,在专利挖掘时,详细介绍专利制度的作用、专利与商业秘密的区别和联系及各自优缺点;专利申请过程中,详细讲解专利申请文件的内容和专利法对专利文件的要求;专利利用时,介绍情报检索、技术转让、许可贸易、专利的失效、专利侵权的确定、防止侵权的策略等。另外,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公司内部网上不定期地发布一些知识产权方面的信息。

由于公司产品开发数量众多,如果没有很好的流程管理,仅凭知识产权部的几个人收集信息,是不可能对公司的研究开发状态有充分的了解。而有没有新产品开发、需不需要设计新的商标、产品的市场范围有多大、开发进行到了什么阶段、是否有情报需求、需要保密的资料有哪些、哪些技术可以申请专利、有没有侵犯知识产权的可能等等,所有这些问题,对于知识产权管理者来说,是非常有必要了解和掌握的。

华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公司规范化管理中和制定IS09000各种流程时,华为把知识产权管理环节加人进去,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使得整个知识产权工作渗透到研究、开发、生产、销售、服务等全过程,一方面确定知识产权保护网,另一方面加强知识产权的利用,防止侵权。

华为的知识产权工作人员每年都要参加专利局或其它机构组织的培训,还经常和其它企业进行经验交流。除此之外,针对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邀请一些知名律师、专利审查员、专利商标代理人到公司作专题讲座。

在信息方面,更是充分利用信息机构的优势,为公司研究开发提供便利。例如,在专利文献的利用上,从专利局订购专利索引光盘、专利说明书摘要光盘,内容包括中国、美国、欧洲专利局和PCT的专利申请;还通过因特网在美国专利商标局及其它的网址上进行检索;在建议、标准、论文方面,经常委托国内的专门信息机构进行检索或获得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