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繁华落尽,素心不改
14334300000007

第7章 胡因梦:活出最真实的自己——与其取悦他人,不如活出自我

曾经,有一组林青霞和胡因梦年轻时的合影在网上疯传。人们纷纷惊叹,站在林青霞旁边的那个美女,即使和林青霞相比,也毫不逊色。

这位曾经和林青霞争芳斗艳的美女就是胡因梦。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台湾影坛,有“双林”(林青霞、林凤娇)“双胡”(胡因梦、胡慧中)并称“台湾四美”,四位都是令人们惊为天人的仙女级人物,后来,仙女们先后落入凡尘——林青霞嫁进了豪门,林凤娇做稳了“大嫂”,胡慧中嫁人息影。只有胡因梦,依然保持着天外飞仙式的生活状态,从影坛隐退后,转而走上了心灵修行的道路。

关于胡因梦的标签有很多: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文艺女神、李敖前妻、单亲妈妈、心灵修行作家、心灵修行导师。而在这些标签之下,是一个看似离经叛道实则真实坦荡的灵魂。

别人怎么看她,她并不在乎。她在乎的是,抛掉外在的光环,是否活出了真实的自己。

美貌和才华,对于一个女人来说都是稀缺品,只要拥有其中任何一样就足以与众不同,能够集两者于一身,这样的人在人群中想不出众都难。

胡因梦就是极少数的幸运儿之一,上天实在是太偏爱她了。

她长得很美,是那种典型的东方美女,生就一张古典的鹅蛋脸,一双妩媚至极的杏眼,顾盼之间颇有些烟视媚行的味道。二十岁出头的她走过纽约的一条街,数分钟之内就有四个不同国籍的男人向她搭讪,可见她的美是东西通吃的。

大众对美女的期待是赏心悦目就行,而胡因梦远远超出了大众的期待,她是一个特别的美女。这种特别在于,她是美女中最有思想的;在才女中,她又是最美貌的。

她出身名门,本是清朝贵族瓜尔佳氏之后,父亲在清亡后改姓胡,四十九岁才生下她,取名叫因子,爱得如珠似宝。

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胡因梦却并不快乐。因为父母感情很早就破裂了,父亲常年不归,母亲则流连在麻将桌上。

胡因梦的母亲性格十分强势,婚姻失意之后,她掌控不了丈夫,就转而掌控幼小的女儿,女儿的饮食起居、社交应酬都由她一手操办,造成了胡因梦生活上低能、思想上叛逆的结果。

胡因梦小小年纪就显得颇为“另类”。十五岁时,父亲在外面另有所爱,她劝母亲不如和父亲分开,免得两人都受苦,母亲气得大骂她不孝,说她偏袒外人,是个“怪胎”。

在辅仁大学念书时,胡因梦就以特立独行闻名,她坦言自己大学就是在跷课、约会和歌舞中度过的,偶尔会穿超短裙,为防走光,用一个大麻袋包住屁股,裤子口袋里经常插着李敖的著作,肩上背着《禅悟》,手上捧着尼采和巴比伦占星学,自以为前卫得不得了。

十八岁她开始初恋,对象是一位外国人,她曾穿着两截中空的服装,露出雪白的小腹,脚踩一双“恨天高”与西方男友走在街上。有路过的台湾男子愤愤地说:“太不像话了。”她一笑置之,依旧我行我素。

在大学里,她是个不安分的学生。刚念完大二,她就不顾父母反对,毅然从大学退学,独自一人跑到纽约去。说是进修,实际上是闲荡,顺便体验了纽约的多元文化和性解放。

当演员时,她同样是个不安分的演员。从纽约闲荡一年归来后,她正式步入影坛,从影十五年,共拍了四十多部电影。当时的影坛,流行的是玉女和打女,可她两条线路都没走,专演一些比较另类的角色,特立独行的舞女、跳海自杀的女老师、叛逆的女画家之类。她不愿意做导演的傀儡,对演出角色有自己的看法,在演艺圈以“不听话”出名。

这为她奠定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文艺女神”的地位,可她回想起演艺生涯来,只觉得荒谬可笑。从小看美国电影长大的她,对拍的这些片子大多瞧不上眼,往往一边演戏,一边暗自嘲笑对白的肤浅和荒唐。

那个时候的她,着迷的还是李敖、禅学和占星学,演戏时常常捧着一本哲学方面的书,旁若无人地看着。

人和人之间是有磁场的,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

如果胡因梦不是一直沉迷于探索心灵思考人生,就不会有和李敖的旷世奇缘。

在那个年代的台湾,李敖的地位很高,不啻为思想巨人和心灵导师,他是一代年轻人的偶像,胡因梦便是他众多的粉丝之一。小的时候,她经常在家里听说李敖的怪事:父亲去世,在丧礼上李敖不肯哭,也不愿依规矩行礼;李敖是个大孝子,为表示对母亲的敬爱,李敖专门从台北扛了一张床回家送给母亲……

清晨上学和黄昏放学的时候胡因梦会偷偷地看看李敖的母亲——这位老太太经常穿着素净的长旗袍,头上梳着髻,手里卷着小手帕,低头从长长的沟渠旁走过。

早在读大学时,她就爱读李敖的书,做演员后她在报纸上开专栏,曾写过一篇文章叫《特立独行的李敖》,称赞李敖“文字仍然犀利,仍然大快人心,仍然顽童性格,最重要的,这位步入中年的顽童还保有一颗赤子之心。”

大美人的赞美令李敖十分受用,他特意把文章剪下来,放在自己的剪报夹里。

在朋友萧孟能的促成下,胡因梦第一次见到了李敖。初次见面,她有些意外。在她的想象中,李敖应该是个桀骜不驯的现代派人士,没料到亲眼看到的李敖完全相反:“白净的皮肤,中等身材,戴着眼镜,鼻尖略带鹰钩,嘴形因牙齿比较突出,身穿长衫,看上去像黑白电影里保守的教书先生。”

李敖却对她一见钟情,看到胡因梦母女,他上去就鞠了一个九十度的“标准大躬”。不顾身边陪伴的正牌女友刘会云,一个劲儿地对着胡因梦赤裸的双脚行注目礼。

初见之后,李敖对胡因梦大为倾倒,展开了热烈的追求,他评价说:“如果有一个新女性,又漂亮又漂泊,又迷人又迷茫,又优游又优秀,又伤感又性感,又不可理解又不可理喻的,一定不是别人,是胡因梦。”

他邀请她到家里去喝咖啡,打着邀请她参观他十万藏书的旗号。他们坐在沙发上聊天,他突然吻了她,并在她嘴唇上吻出了一个深紫色的吻痕。

胡因梦问他刘会云怎么办,他不以为意地回答说:“我会告诉她:我爱你还是百分之百,但现在来了个千分之一千的,所以你得暂时避一下。”为了正式追求胡因梦,他给了刘会云二百一十万元台币,把她打发去了美国。

胡因梦母亲本来对这段姻缘举双手双脚赞成,认为全台湾只有李敖配得上自己的女儿。直到李敖无意中说出为刘会云花了太多钱,要她们母女补偿,她的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变成了举双手双脚反对。

母亲不反对还好,她一反对,胡因梦就忍不住竭力反抗。她穿着睡衣跑到李敖家,在朋友的见证下,和李敖举行了婚礼,婚纱就是身上穿的那身睡衣。

一个是举世闻名的才子,一个是旷世难得的佳人,按理说两人相当登对。可惜的是,才子和佳人的婚姻仅仅维持了一百一十五天,因为在一段婚姻里,既没有伟人,也没有美人,他们爱上的都是对方的幻象,反而接受不了彼此真实的样子。

李敖迷恋的是一个类似“文艺女神”的角色,有着雪白的双足和不染人间烟火的美貌。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他才发现,原来女神整天赤着一双脚在家里走来走去,脚底也会变得灰黑难看。他还发现,女神原来还是个生活低能儿。有一次,胡因梦下厨为李敖煲排骨汤,却因为不知道冰冻的排骨需要先解冻,而被李敖骂作“没常识的蠢蛋”。

胡因梦倾慕的则是一个思想和文化上的偶像,却发现偶像也是凡人,一身的小心眼儿和坏脾气。他对她好时,会把她宠上天,每天早上她醒来时,床头一定整齐地摆着一份报纸、一杯热茶和一杯热牛奶,是他为她精心准备的。但发起脾气来,他会大声责骂她,有时还跑到自己别处的房子,把门锁起来,不接胡因梦的电话,任她在门外哀求几小时,等到她承认错误道歉以后才把门打开。

他还有“绿帽恐惧症”,在一次胡因梦出门慢跑了一个小时后,李敖很不开心地说胡因梦慢跑一定会和路上的男人眉来眼去,所以不准她再跑步了。

两人的根本分歧,还在于生活方式与价值观的不同。李敖的生活就像是一台精准的机器,每天按时起床,一个人在书房里集中精神搜集资料、做剪贴。他不抽烟、不喝酒、不听音乐、不打麻将,可以说没有任何娱乐活动,只有工作。胡因梦生性浪漫,不时放些自己爱听的音乐,跳她自己发明的“女巫舞”,在李敖面前嬉戏。

胡因梦是那种渴望与爱人亲密联结的女人,她和初恋情人也有过身心全方位的深情融入。李敖呢,总是有种“唐璜情结”,对女人若即若离、忽冷忽热。他的爱情观,在其所写的风靡一时的《只爱一点点》歌词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不爱那么多,

只爱一点点,

别人的爱情像海深,

我的爱情浅。

不爱那么多,

只爱一点点。

别人的爱情像天长,

我的爱情短。

不爱那么多,

只爱一点点,

别人眉来又眼去,

我只偷看你一眼。

胡因梦分析说,李敖常常以“情圣”自居,实际上这样的情圣是最封闭、对自己最没有信心的,他们表面上玩世不恭,游戏人间,以阿谀或宠爱来表示对女人的慷慨,赢得女人,然而在内心深处他们是不敢付出真情的。

所以,每次她渴望着能和他融为一体时,却发现他紧闭心扉,将她拒之于门外,久而久之,她开始怀疑两个人在一起是否合适。

两人最终决裂,还是因为轰动一时的萧孟能家产案。这场纠纷中,因胡因梦出庭作证,使李敖在官司中败诉,更让李敖因此入狱半年。

胡因梦忍不住感叹:“我发现偶像只适合远观,一旦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所有琐碎的真相都会曝光。”

离婚后,以“情圣”自居的李敖对这段情事津津乐道,每次提起这位美女前妻时,他总是加以调侃。不仅在回忆录里大写特写,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是个完美主义者,有一天,我无意推开没有反锁的卫生间的门,见蹲在马桶上的她因为便秘满脸憋得通红,实在太不堪了。”

比较起来,倒是胡因梦有风度得多。在她的自传里,她并没有刻意攻击或贬低李敖,甚至称他是最令她“感恩”的男人。当然,感恩两个字是加了双引号的。对于一个有志于追求心智成熟的女人来说,好的关系会给她养分,坏的关系则会促她自省,胡因梦之所以要“感恩”李敖,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的。

一段关系结束后,大度的往往是那个已经放下的人;反之,念念不忘的那个则并没有彻底放下,男人忘不了前任,通常只因后来没有遇到更好的。李敖如此喜欢提及胡因梦,可能是因为在他众多女友中,胡因梦的才貌是首屈一指的。

同样是爱上薄幸才子,张爱玲离开胡兰成后,生命和才华几乎都就此萎谢了,胡因梦却在离开李敖后,迎来了更为开阔和丰富的生命。她曾说过,自己在三十岁以前是懵懂的,三十岁以后才慢慢学着去活出自我。

三十五岁后,她在声名最煊赫时告别影坛,终止了一切演艺事业,全面投入心灵修行领域的探索和创作中。

四十二岁那年,她生下了女儿洁生,成为单亲妈妈,女儿的父亲身份至今成谜。她并没有单身母亲常有的焦虑和不安全感,她说女儿是自己选择生的,男方不需要负任何责任,包括金钱上的责任。

如今的她早已年过六十,头发剪得短短的,喜欢穿黑灰色棉质长袍,鼻梁上架一副黑框眼镜。岁月夺走了她曾经惊人的美貌,爱她的人们为之惋惜,她却坦然地表示,当一个原先拥有美貌的人失去了昔日的光彩,反而有一种卸下沉重负担的松快感。她翻译和出版了三十多本著作,在国内外各地演讲,与“胡大美女”的头衔相比,她更喜欢别人称她为“胡老师”。

和同时出道的女明星相比,胡因梦走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以世俗的标准来衡量,这条路也许并不光鲜,甚至密布荆棘、并不安全。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心灵修行,很多人撰文攻击她,称她投身于心灵修行领域是误入歧途,为她感到可惜。

对于是是非非,她淡定地说:我的人生无需完美,只需向自己交代。

这是一个真正活出了自我的女人,尽管这个自我在大众看来是离经叛道、是非主流的。我们都说要活出真实的自我,可是有几个人敢把自己内心不为人知的一面坦露出来?她敢!她在自传里毫不讳言自己的经历,以及与已婚男人交往,对内心有过的怯懦和黑暗面也毫不掩饰,真实到近乎惊世骇俗。

与完美的“假我”相比,她更愿意做真实的自我,尽管这真实显得不那么可爱,不那么尽如人意。

微启示

我终于知道为什么在读过胡因梦的自传后渐渐喜欢上她了,原因正是这份真实。她走的路未必一定是正确的,她提倡的理念未必一定是对的,但这种勇于活出自我、不断从内心获取力量的精神着实给人以启迪。比方说,她倡导女性在情感上要自给自足,不要从外界寻求满足感。

黑塞有段名言说:“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他的职责只是找到自己的命运——而不是他人的命运——然后在心中坚守其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所有其他的路都是不完整的,是人的逃避方式,是对大众理想的懦弱回归,是随波逐流,是对内心的恐惧。”

你可以找到自我并在心中坚守一生吗?

当然可以。前提是,你得像胡因梦一样内心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