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四面围合:中国建筑·院落
14394600000001

第1章 前言

建筑是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也是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纵观历史,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说是不断建造、改进并完善居住场所的演变过程。人类在漫长的完善居住环境的过程中,不仅尽量满足遮风挡雨、生活起居等功能性方面的物质需求,而且还注重居住心理、居住伦理和居住审美等方面的精神需求。庭院,正是人类这两种居住需求融为一体的理想场所,千百年来,人类为了更舒适地生活,精心地营造自己的庭院,因此,庭院建筑代表了一定时代文化、经济和思想的风貌状况,其中凝聚了一定时代的人类文明。

世界各民族都有按照自己的文化观建造的庭院样式,从庭院建筑的风格上,可分为四大流派:亚洲的中国式、日本式,欧洲的法国式和英国式。其中,中国庭院建筑集科学性、创造性、艺术性于一体,蕴涵着中华民族崇尚自然的人文观念与美学理想,是由房屋、山水、花木等造园因素,通过艺术组合而成的建筑综合体,既具有独特的风格,又具有特殊的功能。中国古代先哲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在庭院建筑中体现为建筑与自然的相近、相亲、相融,人们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享受着“明月时至清风来,形无所牵,止无所泥”的生活乐趣。

庭院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的理想居所,院落作为中国传统空间的形态之一,始终贯穿着人与自然这个永恒的主题,其中融会了多少诗情画意,变换出多少或简练或丰富的建筑空间。在庭院建筑范畴中,无论是秦砖汉瓦、隋唐寺庙、两宋祠观,还是明清故宫、皇家宫苑、苏州园林、普通民居……无不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技巧,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庭院建筑独树一帜,以充满神秘色彩和文化气息而著称世界。

中国庭院建筑自殷商以来,已有三千多年历史。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对建筑有了理性的思考,不但以各种围合的方式主动去创造空间,而且还特别关注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将自然引入庭院,使室内外空间互相渗透融合,形成窗窗有景、家家有院的完美视野。人们在封闭而又温馨的庭院中,悠闲地“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其艺术精神追求,以“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为最高境界。

中国庭院高低错落的建筑围合,将不同功能的生活区域分隔成独具东方神韵的庭院空间,在这个居住的生活空间里,中国人注重邻里交往和家庭交流,注重与自然山水的交流与相融,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都会根据各自的财力、条件,钟情地经营庭院:士族文人在宅后花园里叠山掘池,栽竹养花;就是庶民百姓也会在四合院或天井院中植草种树、摆设盆景,使居住的建筑环境和院落空间充满了诗情画意。这种追求人、建筑、自然相互间的和谐相融,千百年来已成为中国人充满人性化的传统生活方式。

在庭院建筑中,以房屋与院子的相互关系来看,无论是北方的四合院,还是南方的天井院,居住庭院的房屋布置得比较紧凑,以连屋的形式为主,其院子是由数排连屋围合而成,居住的功能是主要的。而园林庭院的房屋布置得比较萧散,一般是连屋少,独立的建筑如亭榭楼阁较多,它们被当作造园因素在院庭中或点景、或引景、或对景加以利用,以获得错落有致的景观效果。在一些以政治、宗教、文化为主要功能的建筑,如宫殿庭院、寺观庭院及书院庭院中,房屋与院子的关系,在综合前两者的基础上,又体现出各自的功能特征。

在中国庭院建筑中,客观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诸多方面的综合情况。通过对中国庭院建筑的认识,不仅可以从中国传统建筑宝库中汲取营养,还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及民俗风尚,这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了解中国庭院建筑,对提高个人修养、传承民族文化和建设美好家园,无疑将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作者

2006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