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铁岭市委、市政府立足资源优势,突出铁岭特色,把榛子产业作为农业主导产业,以建设“中国榛子之都”为目标,积极实施政府主导、产业化经营、科技兴榛、名优品牌四大战略,榛子面积、产量迅速增加,深加工开始起步,产业化经营初步形成,品牌创建成果显著,经济效益逐年提高,实现了榛子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到2011年末,铁岭市榛林面积达到116万亩,产果面积达到60万亩,产量达到3000万公斤,产值实现32.5亿元,年均增幅68%;山区农民人均榛子收入突破1500元,占其收入的30%,3万余户榛农户均榛子收入5万元。2010年10月,在首届中国(铁岭)榛子节上,铁岭市被中国林业产业协会、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榛子之都”。
一、实施政府主导战略,把榛子产业作为铁岭农业主导产业来抓
榛子是铁岭的特色,历史悠久、资源丰富,2005年铁岭市野生榛林有35万亩。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开发潜力巨大。2006年,榛子被列入铁岭市“四个百万亩工程”之一重点建设;2009年铁岭市榛林面积突破百万亩后,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重新定位,榛子产业上升为铁岭市农业主导产业。铁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榛子产业开发工作,主要领导每年都亲自安排部署、检查榛子开发工作,下发了榛子“十一五”、“十二五”发展规划及实施意见。批准成立了铁岭市榛子产业管理办公室(副县级事业单位),负责铁岭市榛子开发日常工作,五个榛子开发重点县和重点乡镇也成立了领导小组,组建了相应机构,强化对榛子产业开发工作的组织领导。
“十一五”初期,铁岭市委、市政府科学谋划,确立了到2010年铁岭市榛林面积发展到100万亩的宏伟目标。计划要经过10年的艰苦奋斗,把铁岭适合栽榛子的山地全都建成榛子园、榛子山,并逐步向坡耕地拓展,真正形成“一市一业”。为实现这一目标,铁岭市委、市政府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基本原则,遵循基地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投入多元化的发展思路,制定了《铁岭市榛子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年度指导计划,在铁岭市所有山区乡镇组织实施。每年开展检查验收,对完成任务的乡镇重奖,对未完成任务的乡镇追究领导责任,在铁岭市山区乡镇掀起了一场你追我赶发展榛子产业的热潮。
铁岭市出台了涉及信贷、财政、科技、林业、品牌创优等方面的十项榛子产业发展优惠政策,每年市财政预算中安排100万元以奖代补专项资金用于奖励在发展榛子产业中贡献突出的县乡政府、部门、企业和个人。市政府启动了“铁岭市兴农富民土地整理榛子开发建设项目”,投资2039万元,用于22个榛子育苗及标准园基础设施建设。各级有关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科技部门每年从科技三项费用中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榛子产业发展;扶贫开发部门将扶贫开发项目与榛子基地建设结合起来,扶持榛农从事榛子生产;水利部门每年从水利建设资金中优先安排100万元用于榛子基地建设;农机部门将榛子开发机械设备列入农业机械化补贴范围;林业部门将榛子加工龙头企业列入企业固定资产投入贷款贴息范围;农业银行、农信社、村镇银行大力开展了林权抵押、联户贷款,较好地解决了林农发展榛子产业资金不足的问题。还积极向上争取支持,铁岭榛子产业相继被国家农业开发办列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被省政府纳入全省东部山区林地经济开发重点扶持项目,被省林业厅确定为全省四个百万亩高效经济林基地之一重点支持。铁岭、昌图、开原等重点县,县乡两级政府每年投入榛子开发的资金都超过千万元。
二、实施产业化经营战略,努力把小榛子做成大产业
铁岭市按照“基地建设规模化,生产加工现代化,产品营销市场化”的产业化发展理念,确立了以榛子基地建设为基础,以产品精深加工为龙头,以扩大市场流通为途径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化经营思路,开启了铁岭榛子三次产业互促互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崭新局面。
2004年以前,铁岭市榛子不到30万亩,基本依靠榛子自然生长,产量低、品质差,处于粗放经营状态。“十一五”以来,各级政府对营造榛林给予苗木补贴,提供优良种苗;给予榛农享受退耕还林待遇,鼓励其在适宜榛子生长的荒山荒地、开荒地、坡耕地及退耕地上栽植榛子;优先提供采伐限额,引导榛农通过清除杂树、改造低效蚕场、扩繁榛子等一系列鼓励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开发榛园的积极性,基地规模迅速壮大。同时我们制定了市、县榛子标准园建设技术标准,指导广大榛农在自家承包的榛园内采取疏株、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精细管理措施,实施科学生产,扩大榛子园化栽培面积。短短几年,铁岭市榛子面积扩大了3.6倍,园化栽培面积提高了10倍,平均亩产由10公斤提高到50公斤,种植业产值突破16亿元。
铁岭市委、市政府特别是林业部门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一系列相关优惠政策,向国内外开展了强有力的榛子产业招商活动,先后与北京汇源饮品公司、天津怡浓巧克力生产厂、承德露露集团和美国榛子产业协会、美国联合食品配料有限公司等知名公司达成了合作共识,为铁岭市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展榛子深加工合作奠定了基础。同时积极帮助现有加工企业做大做强,三能科技有限公司、东野榛子制品有限公司等龙头精深加工企业相继建成投产。三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榛子高级膳食油、蛋白粉等产品打入市场,广受欢迎;东野榛子制品有限公司引进上海通用设备,改革炒制工艺,榛果产品通过权威部门检测,进入大超市。目前,铁岭市各类榛子加工企业达到106家,榛子年加工量达到3000万公斤以上,强大的加工能力和一流的加工水平吸引了全国榛子到铁岭市搞加工,加工业产值实现8亿元,是“十一五”前的6倍。
铁岭市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培育铁岭榛子市场。“请进来”就是通过举办榛子节、展销会、订货会等形式推介铁岭榛子,吸纳全国榛子到铁岭搞经销;“走出去”就是加大本地经销企业扶持力度,鼓励铁岭经销商以集团销售、连锁销售、网络销售等形式在省内外建立批发、零售网点,扩大铁岭榛子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同时不断加强中介组织建设,建立健全榛子产业协会和榛子专业合作社,培育榛子经纪人队伍。2011年铁岭市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中国(铁岭)榛子节,国内外参展企业达到527家,榛子采购、订货量达到560万公斤,销售额4.6亿元,其他农林产品销售额6.3亿元,榛子订货合同签订68份,签约金额4.48亿元,取得了丰硕的经贸成果。目前,铁岭市先后成立各级榛子协会21个、各类专业合作社48个,全国各地从事铁岭榛子营销的网点达到3000余个,打进北京、上海、沈阳、大连等大、中城市的超市,铁岭已成为全国榛子生产、加工、购销集散地。
三、实施科技兴榛战略,建设全国高产、优质榛子产品基地
铁岭市非常注重榛子科研工作,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榛子垦复技术的研究,特别是“十一五”以来,随着榛子产业的快速发展,榛子科研与实用技术推广工作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科技真正成为榛子产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为适应榛子产业发展需要,市政府批准林科所升格为副县级林业科学研究院,重点加强榛子科学研究。2010年,市委书记、主管市长亲自带队进京协调,促成中国林科院榛子研究中心落户铁岭,批准组建正县级中国榛子研究院,进一步从体制机制上强化了榛子科研地位。以市林科院科技力量为基础,中国林科院及国内榛子科研专家为骨干,打造了一支全国顶级水平的榛子产业科研团队。
林业科研部门把榛子科研作为林业科研工作的重中之重,集中主要精力,集中技术力量,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围绕成果转化应用,开展实用技术研究。通过建立良种繁育基地,进行榛子优良品种选育、改良、扩繁等试验研究;以提高榛子产量、提升榛子品质为目的,开展了榛子病虫害防治和园化管理、疏株、施肥、灌水、钐茬等实用技术研究;积极探索榛子深加工技术难题,开展了榛子产品相关加工技术研究。一大批科技成果应运而生,《辽宁省平榛新品种选育和丰产技术研究》成功提升了铁岭野生榛子品质,榛子平均亩产提高10公斤,个别榛园最高超过90公斤;《榛黄达瘿蚊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技术的研究》填补了该类学科研究空白,学术水平国际领先;《平榛生产技术规程》与《野生榛林垦复技术规程》通过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定并被批准实施,成为规范全省平榛生产与管理的全国唯一地方标准;低温冷榨和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技术工艺独特,2008年获国家专利,利用该技术提取的榛子油、榛子蛋白粉和高级膳食油等精深加工产品替代进口,填补国内空白。铁岭榛子科研立足实际,攻克了榛子生产环节的大量技术难题,效果明显,有力促进了铁岭市榛子产业跨越发展。
铁岭市在榛子发展基础好、榛农发展榛子生产热情高的乡镇,实行党政领导亲自挂帅、地方政府和林业部门具体组织、科技人员提供全方位科技服务的包扶工作机制,集中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小流域治理、科技三项费用等项目资金,按照《平榛生产技术规程》和《野生榛林垦复技术规程》等有关要求,采取除杂、疏伐、定株、施肥、灌溉、霜害预防、榛子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管理措施,建设了一批高标准市级和县级科技示范园。同时市政府组建榛子科技特派团,派遣科技专家50多名,在榛子产区建立科研基地100余处,培养榛子科技示范户100余户,昌图县的周国栋、西丰县的王成福、铁岭县的龚占臣等科技示范户榛子亩产超过90公斤,成为远近闻名的榛子土专家。铁岭市科技示范园、科技示范户榛子示范面积达到4万亩,形成了覆盖铁岭市所有山区乡镇的科技示范网,有效带动了铁岭市榛子生产经营管理上档次、上水平。林业主管部门不断加大榛子科技人员培训力度,建立了一支技术过硬的榛子科研队伍,并出台优惠政策,鼓励科技人员开展科技承包,直接为广大榛农提供科技支撑。
四、实施名优品牌战略,打造全国榛子名市
创建名优品牌,利用品牌效应扩大铁岭榛子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一直是铁岭市榛子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则,铁岭榛子越叫越响,已经成为继赵本山之后的又一张亮丽名片。2007年,我们认真谋划,积极筹备,参加了北京奥运推荐果品评选活动,铁岭榛子被中国林业产业协会、中国果品流通协会等四家单位评为奥运推荐果品干果类一等奖,“铁珍”牌榛子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华名果”称号,获得绿色食品标志。2008年铁岭平顶御榛被北京国际林业博览会评为金奖,2009年“平香王”牌榛子荣获第三届国际农产品博览会优质农产品奖。2010年首届中国榛子节评选出10个金奖、30个银奖,2011年第二届榛子节又精心评选出26个金奖、36个银奖。铁岭市被中国林业产业协会和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中国榛子之都”荣誉称号,确立了铁岭市在中国榛子产业的龙头地位,标志着铁岭榛子产业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