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田野脉动:铁岭农村发展实践与探索
14401400000008

第8章 林业建设跻身全省前列

近年来,铁岭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林业建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生态效益优先,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兼顾的基本思路,积极推进现代林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到2011年末,铁岭市林地面积达到666.5万亩,森林总蓄积量达到2620.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34%,分别比“十五”期末增加4.7、14.1和1.2个百分点,基本形成了以东部山区水源涵养林、中部平原区农田防护林、西北部风沙区防风固沙林为主体的林业生态体系框架;形成了以速生丰产林、名特优经济林、林业种苗、林产品精深加工、野生动植物驯养利用等产业为主导的林业产业体系,林业产值年均增幅50%左右,2011年达到117.6亿元。榛子产业取得历史性突破,铁岭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榛子之都”称号;林业生态文化影响日趋扩大,湿地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为人们提供了关注自然、保护生态、陶冶情操的平台。2006年至今,铁岭林业工作始终保持全省前列。

一、“十一五”林业建设成绩斐然、成效显著

(一)造林绿化成效显著。铁岭市积极推进以国家、省和市级重点造林工程为主体的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特别是全省实施大规模造林绿化工程建设以来,铁岭市启动“绿化杯”竞赛活动,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全民动员,全社会参与,大搞造林绿化,累计造林190万亩,连续封山育林517.4万亩,全民义务植树4884万株。2008年、2011年铁岭市被授予全国“三北防护林建设突出贡献单位”和“全国绿化先进集体”称号;2008年调兵山市、2009年铁岭市和开原市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铁岭市2009年、2011年被评为辽宁省绿化先进市,2010年被评为辽宁省城市绿化先进市。

(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2005年末,按照省政府部署,铁岭市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很快在全市形成了各级党委、政府共抓林改的喜人局面,创造的“先内后外多轮次拍卖”、“两步并一步”的平原区林改经验得到国家林业局和省林业厅的充分肯定,在辽宁省推广,并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平原区集体林改革试点单位。截至目前,铁岭市1053个村完成林改任务,占应参改村的99%;完成林改面积612.44万亩,占应改面积的99%。基本完成主体改革任务。配套改革全面深入,建立林业综合服务中心5个、各种林业经济合作组织137个、林业专业协会62个,林权抵押贷款达到4亿元,参保森林面积261万亩。全市34.44万农户、186.57万农民投身林业建设的积极性显著增强,林业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三)湿地保护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2007年,铁岭市争取国家林业局批准,在东北率先开展了国家级湿地公园建设试点,目前完成了莲花湖湿地公园一期工程,为新城区增添了一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亮丽风景。同年,市政府批准建立凡河自然保护区,2009年经省政府批准晋升省级自然保护区,填补了辽北地区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的空白,为保护辽河生态环境打下了基础。规划3.7万亩的莲花湖国家级湿地公园和规划76.8万亩的凡河自然保护区的恢复建设,标志铁岭市生态建设实现了新的突破。铁岭统筹推进森林和湿地的保护、建设和发展,得到省领导的高度评价。

(四)林业经济蓬勃发展。榛子产业发展迅速。2006年以来,铁岭市实施政府主导、产业化经营、科技兴榛、名优品牌四个战略和百万亩榛子开发工程,把榛子产业作为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全力推进,榛子面积由2005年的30万亩发展到116万亩,年产量由400万公斤提高到3000万公斤,榛果总产量居国内首位;榛子油、榛子粉等高档深加工产品先后上市,铁岭榛子深加工在全国率先起步。榛子专卖店遍布城区,打进全国大中城市超市。铁岭市榛子加工企业发展到200余家,营销企业达到269家。与中国林科院合作,成立了中国林科院榛子研究中心,研发多项科研成果,实践应用,成效明显。继铁岭市获得“中国平榛原产地”、“中国榛子之乡”、“中华名果”等称号后,2010年、2011年铁岭举办两届中国榛子节,取得巨大成功,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榛子之都”;目前铁岭市组建各级榛子产业协会21个、榛子生产专业合作社18个,会员、社员近万人;铁岭县李千户乡榛林面积超过10万亩,开原县威远镇塔子沟村、铁岭县平顶堡镇小红石村、昌图县昌图镇东张家村成为闻名遐迩的榛子专业村,铁岭市内一些专业大户跨村、跨乡、跨县甚至跨省开发榛子,铁岭市从事榛子生产的农户由原来的不足千户发展到现在的3万余户8万余人,山区农民人均榛子纯收入突破1500元,榛农户均收入达到5万元。以开原林业种苗花卉和西丰鹿业为代表的其他林业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林业产业已经成为县、乡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五)林业资源保护与管理连创佳绩。铁岭市连续开展非法占用林地清理整顿工作,非法采石、采矿、林地开荒行为基本得到遏制,历史遗留的非法占用林地行为得到全面整治,得到省林业厅的高度肯定,并作为经验在全省推广。铁岭市森林防火工作成绩突出,先后被国家森林防护指挥部评为森林防火先进单位,被省政府评为森林防火标兵市。累计防治各种森林病虫害面积138万亩,有效减少了自然灾害发生,促进了区域生态平衡。

二、展望“十二五”,林业发展目标明确、前景广阔

“十二五”时期,铁岭林业要坚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以科教兴林为支撑、依法治林为保障,不断推进现代林业发展,加快建设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为铁岭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到“十二五”期末,全市要完成造林1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0%以上,实现林业总产值260亿元,逐步实现森林资源增长、林业经济发展、林农收入增加、生态环境良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一是积极开展绿化杯竞赛,加快大规模造林绿化工程建设。以绿化杯竞赛活动为载体,突出抓好国家、省和市级重点造林绿化工程,提高铁岭市森林覆盖率。在铁岭市范围内严格实施封山禁牧。依法开展多种形式的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义务植树尽责率稳定在90%以上。二是继续深化集体林改革,进一步增强林业发展动力。切实规范和完善主体改革,建好市、县(市)区、乡(镇)、村四级档案;建立健全林权纠纷调处联席会议制度,完善纠纷调处机制,妥善处理纠纷,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稳步推进配套改革,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林农。三是加快推进以榛子产业为主的林业经济发展,促进林农增收致富。继续实施政府主导、产业化经营、科技兴榛、名优品牌四大战略,抓好榛林垦复和榛子标准园建设,推进榛子优良种苗繁育等科技兴榛工作,开展榛子产品质量标准年活动,全面提高榛子产业综合效益。到“十二五”期末,榛林面积达到135万亩,产果面积达到100万亩,产量达到1亿斤,实现榛子产业产值110亿元,山区农民人均榛子收入达到3000元。在抓好榛子产业的同时,认真落实“一县一业”发展战略,以鹿和林业种苗花卉等特色产业为重点,推进其他林业产业全面发展。四是扎实推进青山工程,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实施青山工程,到“十二五”期末,基本治理铁岭铁路、公路(一级以上)两侧、大中型水库库区、水源保护区、居民集中居住区可视范围内的矿山及其他已破坏山体,实现植物覆盖;30%的荒山实现工程围栏,“小开荒”全部退耕还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