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古体诗、词、曲,注重诗境,讲究诗意,要求造语工新,余味绵长。而那种只有诗、词、曲的形式,却文理不通、逻辑混乱、庸俗粗鄙的作品,则被贬为“薛蟠体”,为作诗之大忌。
“薛蟠体”,典出《红楼梦》第二十八回。
宝玉、冯紫英、蒋玉菡在一起相聚喝酒(还有一个云儿),为了激发酒兴,宝玉建议行一个新的酒令:“如今要说悲、愁、喜、乐四字,却要说出女儿来,还要注明这四个字的原故。说完了,饮门酒,酒面要唱一个新鲜时样的曲子,酒底要席上生风一样东西,或古诗、旧对、《四书》、《五经》、成语。”
在行令中,其他人不但遵“令”而行,而且有情有景、有理有趣,只有薛蟠这个花花公子,胸无点墨,出“俗口”、“脏口”、“粗口”,让人不忍卒听。
且看书中所录的“薛蟠体”:女儿悲,嫁了个男人是乌龟。女儿愁,厢房蹿出个大马猴。女儿喜,洞房花烛朝慵起。
……
而薛蟠唱的曲,就更可笑了:一个蚊子哼哼哼。两个苍蝇嗡嗡嗡。
且对照一下贾宝玉的“新令”,就更知“薛蟠体”粗俗卑下了。
女儿悲,青春已大守空闺。女儿愁,悔叫夫婿觅封侯。女儿喜,对镜晨妆颜色美。女儿乐,秋千架上春衫薄。
宝玉唱的曲子是: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秋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展不开有眉头,捱不明的更漏。呀!恰便是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宝玉饮了门杯,便拈起一片梨,说道:‘雨打梨花深闭门。’完了令。”
从中可看出宝玉的文化涵养、学识水平,遣词造句、用典都很文雅,而且形象生动,诗意盎然。
这些年来,写作旧体诗词(又称为传统诗词)的人越来越多,男女老少,都纷纷跻身此列。特别是离退休的老同志,他们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现在有时间了,便以此为娱。因为他们过去对诗词涉猎不多,没有深究此中的奥妙,各种诗词的规则虽懂,但却有“口号化”、“快板化”、“歌谣化”的倾向,大而空,缺少诗意、诗味。评论家称之为“老干体”,这也是一种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