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印章历史悠久,据可靠资料,远在三千多年前的殷代,已盛行刻字技艺(如甲骨文)。《尚书》载:“汤以印与伊尹”,可知商代就已风行用印章了。周代的印章(称为“周玺”),多以青铜为材质,上刻的文字为“籀书”。秦代由“籀书”演变为“篆书”,印文自然多为篆字。秦印一般分为“官印”、“私印”(私人姓名印)、半通印几种。
汉代印章达到空前的灿烂辉煌,印文以白文(阴刻)居多,由“小篆”演变为“缪篆”。特别是“官印”,篆法平直方整近似隶书,浑厚古朴,外朴内巧。而汉“私印”种类繁多,从印文制作来看,有白文、朱文(阳刻)、朱白文相间、回文印、图案边印、肖形印等;从形式上看,有一面印、两面印、多面印、母子套印、巨印等;从字意来看,有姓名印、别号印、吉语印等。齐白石曾说:“刻印,其篆刻别具天趣胜人者,惟秦汉人。秦汉人有过人之处,全在不蠢,胆敢独造,故能超乎千古。”
中国的篆刻艺术,到了明清,才迅速发展起来。印学书籍纷纷出版,而且形成了许多卓有成就的印派,名家辈出,逞一时之盛。
吴昌硕,为近代罕见之诗、书、画、印全精大师,堪称四绝。他精善周代石鼓文,善以金石文字的笔法来写字、作画、治印。他的篆刻艺术气魄雄伟、天真浑厚之处为以前名家所不及,被称为近代印林大家。
齐白石,“他以木工刀法用于篆刻,形成了雄壮、爽快、肯定的风格。苦学秦汉,特别是对汉官印中的将军印、急就章有突出的心得”(陈寿荣《怎样刻印章》)。
刻印,又名治印,因自古治印多用篆字,故称“篆刻”。古今说到好的刀法,有三个要素:一曰“准”,在用刀时看准笔画的边线,不可马虎;二曰“狠”,下刀有气魄,一气呵成,凌厉凶狠。三曰“匀”,和书法一样,要有起笔、收笔,行刀讲究用力匀,一刀到底,收刀时要稳要慢,力避“失刀”。
治印“三病”为:见闻不博,学无渊源;偏旁点画,凑合不纯;经营位置,妄意疏密。
“六忌”为:一忌“光”,笔意刀法全无,只求整齐;二忌“滑”,不认真写印稿,草率行刀;三忌“板”,生硬板滞;四忌“匀”,横竖如一(方块病),不求古致;五忌“弱”,毫无气魄;六忌“粗”,苟且了事,有伤大雅(见《怎样刻印章》)。
篆刻,是书法、绘画、雕刻三结合的艺术,而书法是最重要的,刻印犹如作书,讲究结构、章法、笔法、刀法,虽为刀刻,却具书意,因此有“铁笔”之说。
齐白石的《论印》诗写道:“做、摹、蚀、削可愁人,与世相违我辈能。快剑斩蛟成死物,昆刀截玉露泥痕。”
译成白话为:世人治印,有的做作,有的死摹古人,有的不是刻而是“刮”与“削”,甚至刮削得如虫蚀剥落的模样,看不出笔意,若提倡这样错误的治印方法,令人发愁。我们不趋此风,讲究“刻”和“写”,似英雄斩蛟,似快刀割玉,果敢而痛快。
篆刻以篆文为主,故需通晓篆文,忌误刻、错刻。
篆刻以厚重为最佳之境,忌脱离汉印深稳厚重的基础,去追求无根无源的“新”与“奇”。
著名书法篆刻家邓散木(卒于1963年),其寓所名为“三长两短斋”,“三长”者:诗、书法、治印;“两短者”:画与词。他认为“三长”中,以治印为第一。沈禹钟老先生曾评其治印:“三长两短语由衷,自许平生印最工;巨刃摩天空一世,开疆拓宇独称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