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兴盛期
隋朝结束了中国南北分裂的状态,统一了全国。接下来的唐、宋、五代时期,达到了避讳制度的兴盛期,这一时期内避讳制度已经定型,其特点是对犯讳的各种处罚,法律上也都有了明文条款。
1.唐武德九年太子令
武德九年(626),是唐代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发生了“玄武门之变”,秦王李世民杀死了太子李建成。唐高祖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不久就传位给他。太子李世民发布命令:“依礼二名义不偏讳,尼父达圣,非无前指。近代以来,曲为节制,两字兼避,废缺已多,率立乔行,有违圣诰。今宜依礼典,务从简要,仰敬先哲,垂法将来。其官号、人名以及公私文籍,有‘世’及‘民’两字不连读者,并不须避。”(《册府元龟》卷三)
这道《太子令》是说,依照《礼记》中“二名不偏讳”的规定,孔子是位大圣人,这一规定不是没有所指的。近代以来,歪曲了原意,两个字都避讳,废弃缺少的字增多,一律实行起来,违背圣人的命令。现在应该依照礼仪经典,务必简要,敬仰先哲,垂法将来。那些官号、人名,以及公私文书、书籍,有“世”、“民”两字不连读的,都不须避讳。
2.避忌国讳
封建社会中,凡是书写皇帝的名字都须避讳,这种现象叫国讳。
《唐六典》四《礼部尚书》中记载:“若写经史群书及撰录旧事,其文有犯国讳者,皆为字不成。”如图:《圣教序碑帖》中“世民”二字,皆“为字不成”。
意思是说,如果缮写经书、史书等各类古书,以及撰写记录以往旧事,其中的文字有犯皇帝名字的,都不要把这个字写得很完整。
这就是历代实行的缺笔避讳法的开始,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很难做到。敦煌出土的《礼记》残卷,“卷中‘民’字缺笔,初唐写本也”。(中华书局本《敦煌古籍叙录》)再如清代刻书时,为避康熙帝玄烨的名字,把玄字写成缺少最后一笔。为避雍正帝胤禛的名字,把胤字写成缺少前面的竖撇或后面的竖弯钩,即不把这个字写完整了。写古典旧书,这样缺笔,造成文字错乱的弊端。
后来,唐高宗李治发布诏书,有意改变这一做法。
3.不须缺画改字
唐高宗李治,在显庆五年(660)正月发布诏书:“孔宣设教,正名为首,戴圣垂文,诗书不讳。比见抄写古典至于朕名,或缺其点画,或随意改换。恐六籍雅言,会意多爽。九流通义,指事全违。自今以后,缮写旧典文书,并宜使成,不须缺画改字。”(钱大昕《十驾斋养心录》卷六)戴圣,字次君,又称小戴,汉朝经学家,今本《礼记》就是经他删定而成的。
这道诏书说,孔子教学,把正名放在首位,戴圣删定的《礼记》记载,诗书不讳。近来看到抄写的古典书籍,遇到我的名字时,有的缺少点画,有的随意改换。恐怕六经雅言,文字多出差错,诸家学派的通义,事实全都违反。从今以后,缮写古典文书,都要把字写完整了,不必缺画改字。
这是唐高宗针对自己名字而发的诏书,虽然要求“不须缺画改字”,但臣民为了少惹不必要的麻烦,仍然照避不误。
4.悍后阴影下的唐中宗
唐中宗李显是唐高宗的第七子。唐高宗死后,他即位。武则天临朝称制,废他为庐陵王。神龙元年(705),宰相张柬之等率羽林军入宫,逼迫武则天退位,拥立他复辟。他废为庐陵王时,韦氏随他入贬所。他复辟后,立韦氏为皇后。唐中宗信任韦皇后及其女安乐公主,卖官鬻爵,大卖度牒,使国家的官员、僧尼大增,刑政错乱,宫廷生活奢靡。韦后毒杀唐中宗,效法武则天,准备临朝称制,被李隆基推翻。唐中宗生活在武则天、韦氏两个悍后的阴影笼罩之下,虽然两度称帝,却难有作为。《册府元龟》记载:“中宗讳显,仪凤二年十月封英王,改名哲。圣历元年,册为皇太子,复名显。神龙元年,即位。改显政殿为昭庆殿,显德殿为章德殿,显圣侯庙为昭圣侯庙。”
唐中宗名叫李显,仪凤二年(677)十月,被封为英王,改名为李哲。圣历元年(698)册封他为皇太子,恢复他的名字叫李显。改显庆殿为昭庆殿,显德殿为章德殿,显圣侯庙为昭圣侯庙。这都是为避唐中宗御讳“显”字而改的。
5.玄宗祧迁后不讳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睿宗的第三子,韦后毒杀唐中宗,矫诏立李重茂为帝,临朝称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合谋,诛杀韦后,拥戴睿宗即位,立李隆基为皇太子。他即位后,励精图治,任用贤能,改革弊端,发展生产,使唐代的经济文化得到空前发展,出现了“开元盛世”。晚期,他宠幸杨贵妃,生活骄奢淫逸。安禄山发动叛乱,他逃往四川。唐朝从此一蹶不振。“玄宗讳隆基,先天二年正月诏改隆州为阆州,自余州县等名有与皇帝同者,便令所司改定。至宝历元年,正月太常寺礼院上言玄宗庙讳,准故事祧迁后,不当更讳。制可之。”(《册府元龟》卷三)
唐玄宗名叫隆基,先天二年(713)正月,颁布诏书改隆州为阆州,其余的州县等名称,有与皇帝名字相同的,便令主管部门改定。到了宝历元年(825)正月太常寺礼院上奏章说玄宗的庙讳(隆基)依照惯例已经祧迁了,不应当避讳了。皇帝批准可以。宝历是唐敬宗的年号,从唐玄宗,经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唐顺宗、唐宪宗、唐穆宗,已经七代了,唐玄宗已经从宗庙迁到祧庙了,符合祧迁不讳的规则。所以礼院提出不讳的请求得到唐敬宗的批准。
6.嘉禾的冲击波
唐玄宗天宝年间爆发“安史之乱”,使大唐王朝由盛转衰。全国上下都笼罩在阴郁的情绪之中,特别期盼有一个特大惊喜打破这种氛围。就在这时,豫州送来奏章,称姓李的百姓家中生出了“嘉禾”,唐肃宗决定利用这件喜事来打破沉闷的空气,鼓舞士气民心。《册府元龟》记载:“代宗讳豫。初名俶,乾元元年十月,立为皇太子。因降诞日,豫州奏百姓李氏有嘉禾生。及是册礼,肃宗诏改名豫。宝应元年即位,改豫州为蔡州,泗州宿豫县改为宿迁县,兗州方与县改为鱼台县,洪州豫章县改为钟陵县,豫宁县改为武宁县,古州乐豫县改为乐山县。”(《册府元龟》卷三)
唐代宗名叫李豫。起初名叫李俶,乾元元年(758)十月,立他为皇太子。因为在他生日这一天,豫州送上奏章,称有户李姓人家的田里生了“嘉禾”,即长得特别好的谷子。这个消息特别令人高兴。到了册封皇太子时,唐肃宗发布诏书给太子改名为李豫(豫是高兴、安乐之义)。宝应元年(762),李豫即位,改豫州为蔡州,泗州宿豫县改为宿迁县,兗州方与县改为鱼台县,洪州豫章县改为钟陵县,豫宁县改为武宁县,古州乐豫县改为乐山县。因为“嘉禾”之喜而改太子名,又因太子即位而改一系列州县名。唐肃宗有意利用这个冲击波,来制造喜庆气氛,希望给唐朝带来转机,可是由盛转衰的形势已不可逆转,接着在藩镇割据的破坏下,一步步走向灭亡。
7.唐宪宗即位
唐宪宗李纯是唐顺宗的长子,贞元二十一年(805),宦官俱文珍逼迫唐顺宗让位,拥立李纯即位。唐宪宗即位后,平定了四川刘辟、江南李锜的叛乱,整顿江淮财赋,招降河北强藩魏博节度使田弘正,消灭淮西节度使吴元济,暂时实现了全国的统一。他宠信宦官,迷信佛教,后被宦官毒死。
《册府元龟》记载:“宪宗讳纯。初名淳,贞元二十一年,册为皇太子,始更之。永贞元年,即位。改桂州纯化县为慕化县,蒙州纯义县为正义县,又改淳州为睦州,还淳县为清溪县,横州淳风县为从化县,淳于姓改为于。以音与帝同名故也。古者不讳嫌名,雨与禹,丘与蓲,临文不讳,文王名昌,武王名发,周诗曰克昌厥后,又曰一之日觱发。鲁庄公名同,《春秋》曰同盟于幽。襄公名午,书曰陈侯午卒之类是也。古今时变,故广避焉。”(《册府元龟》卷三)
唐宪宗名叫李纯。起初,名叫李淳,贞元二十一年(805),册封他为皇太子,才开始更名为李纯。永贞元年(805)李纯即位当了皇帝。改桂州纯化县为慕化县,蒙州纯义县为正义县,又改淳州为睦州,还淳县为清溪县,横州淳风县为从化县。淳于的姓氏改为于姓,因为读音与皇帝名字的读音相同的缘故。其实,古代“不避嫌名”,雨与禹,读音相同,丘与蓲,声音相近,都属于“嫌名不讳”、“临文不讳”。周文王名叫姬昌,周武王名叫姬发,《周诗》(指《周颂·雝》)说“克昌厥后”(意思是能使其后代昌盛),又说“一之日觱发”(这是《诗经·豳风·七月》中的一句,意思是一月的日子里,寒风呼呼吹)。“昌”字、“发”字,都不避讳。鲁庄公名叫姬同,《春秋》记载:“同盟于幽。”(是指《春秋·庄公十六年》记载鲁庄公与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滑伯、滕子在幽地开会结盟)鲁襄公名叫姬午,《春秋》书写下“陈侯午卒”(指《春秋·襄公四年》记载:“四年春,王三月己酉,陈侯陈午死亡”)之类的话。对“同”字、“午”字都不避讳。古今时代发生了变化,所以避讳愈来愈广了。
8.乐器犯御名
唐哀帝李祝,是唐昭宗的第九子。朱全忠(朱温)弑唐昭宗,矫诏立他为皇太子,即位后在位四年。朱全忠篡位,唐朝灭亡。他被杀后,谥号为哀。
《册府元龟》记载:“哀帝讳祝。初封辉王,名祚。天祐元年八月立为皇太子,监国,乃更之,即位。先是,太(应为常,明朝刻印时为避朱常洛的庙讳而改为)寺有止皷两字乐器,上字犯御名。中书门下奏:‘臣等谨按故事汉室以北山改郡,盖为文皇,国朝以复姓称于实缘宪祖,或易建康之县,或更昭穆之音,皆因践祚之初,合举避行之典。按《尔雅·释乐篇》皷,谓之止;敔,谓之籈。今者陛下肇承丕祚,始值迁都,凡厥惟新,式叶正始。窃详《尔雅》,肇亦训始。臣等商量,望改为肇。’从之。”(《册府元龟》卷三)
唐哀帝名叫李祝。起初封他为辉王,名字叫李祚。天祐元年(904)八月立他为皇太子,监国(代理朝政),才更名为祝,即位当皇帝。此前,太常寺有止皷两字的乐器,上一个字犯了皇帝的御名(祝)。中书省、门下省的官员上奏章说:“臣等按过去的惯例,汉朝把北山(指北岳恒山。汉文帝叫刘恒,把恒山改常山,恒山郡也就改为常山郡)改为郡是因为避汉文帝名讳的缘故。我朝把复姓淳于称于姓,实际是因为唐宪宗旧名叫淳的缘故。有的建邺改为建康县(指晋朝因避愍帝司马邺的名讳而把建邺改为建康),有的因避讳而改变昭穆的读音(指因避晋文帝的名讳而改昭穆读音为韶穆),都是因为登上皇帝宝座之初,应该举办避行的典礼。按《尔雅·释乐篇》皷(皷,指皷柷,古代的打击乐,雅乐开始时用柷),称作止;敔(古代的打击乐,雅乐结束时用),称作籈。今日陛下开始即位登极,又赶上迁都。各种事情都在开始,我们详细研究《尔雅》,肇字,也作开始讲,我们商量希望陛下改名为李肇。”唐哀帝批准了这个建议。
9.居官避家讳
《唐律·职制篇》记载:“诸府号官称犯父祖名,而冒荣居之者,徒一年。”(钱大昕《十驾斋养心录》卷六)
各种府号、官称犯父亲、祖父的名讳,却贪图荣华而担任这个官职的,判一年徒刑。
《唐律疏义》解释说:“府有正号,官有名称。府号者,假若父名卫,不得于诸卫任官。或祖名安,不得任长安县职之类。官称者,或父名军,不得做将军。或祖名卿,不得居卿任之类。皆须自言,不得辄受。”(钱大昕《十驾斋养心录》卷六)
《唐律疏义》解释说,府有正号,官有名称。官府名号,假如父亲名叫卫,不得在牵牛卫等类官府做官。或者祖父名叫安,不得在长安县任职之类。职官名称,或者父亲名叫军,不得任将军。或者祖父名叫卿,不得任卿类的职务,如太常卿、光禄卿等等。都必须自己报告,不能随便接受官职。
起初,只避讳父亲、祖父的本名,后来发展到避讳父亲、祖父的嫌名。例如,贾曾是贾言忠之子,被提升为中书舍人,他以“以父嫌名,不拜”。(《新唐书·贾曾传》)因为犯了父亲的嫌名“中”字,不接受中书舍人职位的任命。朝廷另行任命他为谏义大夫、知制诰。
10.李涵被参奏
李涵的父亲是李少康。李涵是李唐宗室的后人,简素忠谨,任宗正少卿之职。唐德宗即位,任命他为太子少傅。殿中侍御史吕渭上奏疏参奏他说:“涵父名少康,今官名犯讳,恐乖乎礼典。”(《旧唐书·李涵传》)
吕渭说,李涵父亲的名字叫李少康,现在他任职的官名(太子少傅)犯了他的家讳,恐怕有违朝廷的礼法典章。
这时,宰相崔佑甫说:“若朝廷事有乖舛,群臣悉能如此,实太平之道。”(《旧唐书·李涵传》)
崔佑甫说,如果朝廷事有差错,群臣全都能像吕渭这样直言不讳,实在是天下太平之道。于是,朝廷任命吕渭为司门员外郎。
不久,有人上奏疏说:“涵昔为宗正少卿,此时无言,今为少傅,妄有奏议。”(《旧唐书·李涵传》)
有人上奏章说,李涵以前曾担任过宗正少卿之职,那时吕渭没有说什么,现在李涵担任少傅之职,吕渭乱加参奏。言外之意,吕渭看别人升官,自己眼红。
从此不难看出,围绕避讳的问题,在朝廷的斗争有多么激烈。后来,又发展到了科举考试范围,浪漫主义诗人李贺不考进士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11.元白赋诗避贤驿
阳城,字亢宗,唐德宗时任谏议大夫。宰相陆贽遭裴延龄诬陷而被贬,无人敢救。阳城挺身而出,上疏揭露裴延龄的阴谋,辩白陆贽无罪。但唐德宗仍要任裴延龄为相,阳城当廷提出如果任他为相,我就把白麻撕了。白麻,指诏书,当时凡立皇后、太子,任命将相等都用白麻纸书写。唐德宗把阳城贬为国子司业。不久调为道州刺史,人们称他为阳道州。他为人忠良正直,受到人们的尊敬。在商州有一个驿站叫阳城驿,诗人元稹路过这里,看到驿站的名字与道州刺史的姓名相同,是对贤臣的不尊重。于是给这个驿站改名为避贤邮。同时赋诗一首:
阳城驿
今来过此驿,若吊汨罗州。
词曹讳羊祜,此驿何不侔?
我愿避公讳,名为避贤邮。
此诗原本很长,这里节录六句。元稹的朋友诗人白居易和元诗一首:
和阳城驿
荆人爱羊祜,户曹改为辞。
一字不忍道,况兼姓呼之。
此诗也是节录。元白两诗中的羊祜,是晋朝大臣,官为都督荆州诸军事。在任期间关爱百姓,抚恤士卒,垦田积粮,为灭吴做准备,深受当地军民爱戴。《晋书·羊祜传》记载:“荆州人为祜讳名,屋室皆以门为称,改户曹为辞曹焉。”
《晋书》中说,荆州人民避讳羊祜的名字,把房屋的窗户称为门,把户曹这个官名改为辞曹。元白二诗用的就是这个典故。
12.朱温改名
五代十国时期,梁太祖朱温在即位前夕改名为朱晃。他为此而下令说:“王者创业兴邦,立名传世,‘必难知而示训,从易避以便人’。”(《旧五代史·梁书·太祖本纪》)
诏书中说,帝王创立国家,建立名字,世代相传下去,一定要事先难于知晓,要解释清楚这个名字是什么意思,从容易避讳的原则,方便于百姓。
“寡人今改名晃”,“其旧名,中外章疏,不得更有回避”。(《旧五代史·梁书·太祖本纪》)我今天改名为晃,那个旧名温字,在朝廷内外的表章奏疏中,不用再避讳了。在社会交往中,从使用几率上看,“晃”字比“温”字要小得多,所以容易避讳。
13.唐明宗的宽松原则
后唐明宗李嗣源在天成元年(926)发布敕命:“古者酌礼以制名,惧废于物,难犯而易避,贵便于时。况征彼二名,抑有前例。以太宗文皇帝,自登宝位不改旧称。时即臣有世南,官有民部,靡闻曲避,止禁连呼。朕猥以眇躬,托于人上。止遵圣范,非敢自尊。应文书内所有二字,但不连称,不得回避。如是臣下之名,不欲与君亲同字者,任自改更,务从私便,庶体朕怀。”(《册府元龟》卷三)
敕命说,古代斟酌礼制来起名,害怕因为名字而废弃了事物,要难于触犯而容易避讳,以便于时代要求为贵。况且征求双名的人,也有前例。以唐太宗文皇帝为例,自从他登上皇帝的宝座,就不改变以前旧有的名称。当时的大臣就有虞世南,官署有民部,没有因为犯御讳而改名。没有听说委曲回避的,只是禁止“世”、“民”二字连在一起称呼。朕本是微不足道的人物,托福身在万人之上。只是遵循圣贤的风范,不敢妄自尊大。一切文书内所有“嗣”、“源”二字,只要不连在一起称呼的,不得回避。如果是臣下不想与君亲同名字的,任由他们自行更改,一定要听从他自便。希望能体会朕的胸怀。
李嗣源是双名,只要不是两个字连在一起用,都不用避讳。它完全符合《礼记》中“二名不偏讳”的规定。
天成三年(928),唐明宗颁布诏书:
“应庙讳文字,只避正文,其偏旁文字,不用亏缺点画。”(《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
诏书说,涉及庙讳的文字,只避讳正文,庙讳的偏旁不用缺一点少一画的。
14.清泰二年诏
五代十国时期,后唐清泰二年(937)五月,中书门下奏准天成元年正月十六日敕:本朝列圣(指唐朝的皇帝)及四庙(指后唐已故帝王)讳,近日中外表疏,偏旁文字皆缺点画,凡当出讳,止避正呼(即本名),倘回避于偏旁,则亏缺于文字。宜从朴素,庶便公私。凡庙讳但回避正文,其偏旁文字不再减少点画。今定州节度使杨坛,擅州金坛县等名,酌情制义,并请改之。其表章文案,偏旁字缺点画,凡臣僚名涉偏旁,亦请改之。诏曰:“偏旁文字,音韵悬殊,止避正呼,不宜全改。杨坛宜赐名光远,其余依奏。”(《册府元龟》卷三)
诏书说,偏旁文字,音韵相差很大。只回避本名,不适宜全改(即不必改偏旁)。杨坛,应该赏赐个名字叫光远。其余的请求依照上奏予以批准。后唐明宗李亶,为避明宗讳,恩赐杨坛改名为杨光远。
15.避名之礼
五代十国时期,周大臣王昭吉,在后晋时任金吾卫大将军。天福三年(938),王昭吉上奏章说:“臣伏《汉书》,昌邑中卫王吉,是臣远祖,避名之礼,允属于斯。臣请改名澈。”从之。(《册府元龟》卷八百六十三)
王昭吉说,我看《汉书》,知道昌邑中卫王吉,是我的远祖。避名的礼节,就属于这种情况。我请求改名为王澈。皇帝批准了他的请求。王昭吉与远祖王吉的名字中都有一个“吉”字,属于重名,因此他改名的请求得到朝廷的批准。
16.刘知远改名敕
后汉高祖本名刘知远,他于乾祐元年(948)发布改名敕:“朕祗膺景命,肇启鸿图,适当建号之初,宜举正名之典。夫名以制义,义以出礼,礼以体政,政以养民。载考格言,抑有彝训,顾性寡昧,敢忘率循?但君父之名,贵于易避。臣子之敬,难以斥尊。苟触类以妨,言必迂文而害理,况宗庙方建,禋祀匪遥,祝嘏将期于正辞,称谓所宜于稽古。爰从改革,庶叶典章,凡百臣僚,当体朕意。今改名暠,故兹札示,想宜知悉。”(《册府元龟》卷三)
改名敕说,朕承受天命,开启宏图大志,正当建立国号的初期,应该举行正名的典礼。名是从义中出,义是从礼中出,礼是用来体现政治的,政治是用来养育百姓的。考察格言,也有美妙的解释,个性愚昧,怎敢不遵循?但是君父的名字,以容易避讳为好,臣子的敬重,难以直呼君名。假如各类事物都有妨碍,那么言语必然因文字绕弯而妨害道理。何况宗庙刚建立,祭祀时间不会太遥远,祝颂将期待准确的言辞,称谓应该适合于古典。从改革考虑,希望合于典章。各位臣僚,当能体会朕的用意。今改名为暠,因此发文告诉大家,想来应该知晓。
可见五代十国时期,避讳还是比较宽松的。到了宋朝,同以前相比,就更为严格,规定也更加明确。
17.大中祥符诏书
北宋皇帝宋太宗,是宋太祖之弟,初名赵匡乂,赐名赵光义,即位后改名赵炅。他参与拥立赵匡胤称帝活动。宋朝初年,他任殿前都虞侯,领睦州防御使,后加中书令,封晋王。他即位后,继续推行统一全国的政策,迫使吴越国王钱俶投降,出兵灭北汉。注重农田水利,发展生产,社会比较安定。他一个人有三个名字,这给朝廷上下带来很多麻烦。
大中祥符二年(1009)六月二十四日,宋真宗发布诏书:“太宗皇帝藩邸旧讳,溥率咸知,虽先训之具存,俾临文而不避。近观列奏,或犯二名,闻之瞿然,载增永慕。自今中外文字有与二字相连及音同者,并令回避。”(《宋会要辑稿》卷一万五千二百五十一)
诏书说,太宗皇帝在晋王府邸时的旧名(匡乂、光义),普天下的人全都知道,虽然先前的训解都保存着,使临文书写时不回避。近来看到奏章,有的触犯两个旧名,听到后很惊恐,又增加想念的心情。从今以后,朝廷内外的文字有与旧名二字相连的,以及声音相同的,全部都要回避。
大中祥符五年(1012)闰十月八日诏:“圣祖讳上字曰玄,下字曰朗。公私文字不得斥犯。详定所言上字如遇仙道事,即改为真如,颜色即改为黝。自余并临文取意,或元或明字,传写之时,并空缺点画。又按《周礼》孟冬祀司民,唐朝避文皇讳改为司人。今请改玄武为真武,玄冥为真冥,玄戈为真戈,玄枵为真枵。缘各配南郊及腊祭合行祭告,又缘并无正坛,常为配座。今欲先择日差官于南郊设昊天位及于本龛设玄武以下四位,各用香币酒脯告以改名之意。从之。详定所请改玄中为元中,玄都为真都,玄元皇帝为太上老君。玄极为元极,洞玄为洞元,左玄右玄为左元右元。唐玄宗为唐明皇,房玄龄为房乔,郎州为鼎州,蔡州郎山县为确山县,梓州玄武县为中江县,大内玄武门为拱宸,姓武为都氏。”(《宋会要辑稿》卷一万五千二百五十一)
同年(指大中祥符五年)闰十月八日,宋真宗颁布诏书说:“圣祖的名字上字是‘玄’,下字是‘朗’。公私文字不得触犯。研究决定上字‘玄’遇到仙道之类的事情改作‘真如’,表示颜色就改为‘黝’。其余的就临文取意,或者用元字代‘玄’字,或者用明字代‘朗’字,传写的时候,都要缺少点画。又按《周礼》‘孟冬祀司民’,唐朝避太宗文皇帝(李世民)名讳,改为‘司人’。今请改玄武为真武,玄冥为真冥,玄戈为真戈,玄枵为真枵。因为各自配合南郊祭天和腊祭,应该进行祭告。又因为没有正坛,常为配座。现在想要先择吉日,派遣官员,在南郊设昊天灵位,以及在本龛设玄武以下四位(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各用香烛币帛酒脯,报告改名之意。”宋真宗批准。研究确定所请求的改玄中为元中,玄都为真都,玄元皇帝为太上老君。玄极为元极,洞玄为洞元,左玄右玄为左元右元。唐玄宗为唐明皇,房玄龄为房乔,郎州为鼎州,蔡州郎山县为确山县,梓州玄武县为中江县,皇宫内的玄武门为拱宸门,姓武为姓都。
八年六月十五日,诏“改含光殿名曰会庆,以光字太宗旧名之上字,故改之”。(《宋会要辑稿》卷一万五千二百五十一)
大中祥符八年(1015)六月十五日,宋真宗颁布诏书:“把含光殿改名为会庆殿,因为‘光’字是宋太宗旧名的上字,所以改了它。”
18.礼仪院的请求获批准
宋真宗刘皇后的父亲名叫刘通,他任虎捷都指挥使,随从出征太原,中途而死。刘皇后在十五岁时,进入襄王赵元侃(后改名为赵恒,即宋真宗)的府邸。宋真宗即位后,她由美人晋封为德妃,专宠于后宫。郭皇后死,刘氏德妃被封为皇后。刘皇后性情机警敏捷,通晓书史,朝廷的事情,她听后便能记住事情的来龙去脉。宋真宗每日退朝后,批阅天下的秘密奏章,常常到半夜,刘皇后总是参与知闻。有关后宫的问题,一经向她请示,她便用以往的成例回答。宋真宗很敬重她,由此她渐渐干预朝政。乾兴元年(1022),宋真宗死,太子(即宋仁宗)即位,尊刘皇后为刘太后。因宋仁宗即位时年纪小,由刘太后垂帘听政。
《宋会要》记载:“乾兴元年十一月十一日,礼仪院言:准遗制军国事权取皇太后处分。今参详中外表章中,有犯皇太后先代名讳并合回避,今或遍讳三代。即缘正月三日天书降节,及圣祖殿名、外州名,多须回改,如只讳彭城郡王名,则表章合避。如难避者,即用黄纸盖贴或空点画。其通进银台司,近在禁中,日夕封进文字,望请改为承进银台司。诏只避彭城郡王名,余从所请。应改通判为同判,统利军为安利军,通州为崇州,大通监为交城监,通奉大夫为中奉大夫,通直郎为同直郎,通事舍人为宣事舍人,开宝通礼为正礼,通天冠为承天冠,诸县镇、宫观、寺院,在京诸城门、仓庾之名,并以义改。”(《宋会要辑稿》卷一万五千二百五十一)
乾兴元年(1022)十一月十一日,礼仪院上书说:“按照过去的惯例,军国大事暂且由皇太后处理。现在详细检查朝廷内外的奏章中,有犯皇太后先代名讳的,都应该回避,现在有的普遍回避三代的名讳。因为正月三日天书降节(指宋真宗以‘神道设教’的名义,与参知政事王钦若等人制造的所谓天书降临的事件)以及圣祖殿名,外州名大多需要回避。如果只避讳彭城郡王的名讳,那么在表章中应该回避。如有难于回避的就用黄纸盖贴上,或者在奏章中空缺点画。通进银台司,近在皇宫内,每天早晚封进文字奏章,希望请求改为承进银台司。皇帝诏书说:‘只避彭城郡王的名讳,其余的请求都予以批准。应改通判为同判,通利军为安利军,通州为崇州,大通监为交城监,通奉大夫为中奉大夫,通直郎为同直郎,通事舍人为宣事舍人,开宝通礼为开宝正礼,通天冠为承天冠,各个县镇、宫观、寺院,在京城的各个城门、仓库的名称都按字义改换。’”
礼仪院的请求、宋仁宗的诏书,都是围绕刘太后父亲名字中的“通”字展开的,就是千方百计回避刘太后的父讳。
19.国子监印版避讳字空缺
早在五代后唐时,宰相冯道、李愚请令判国子监田敏校正《九经》,刻板印卖,后来就有了国子监刊印的书籍,被称为监本。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五月六日,“卫尉寺丞林湜言国子监经书印板(版)字内有圣祖讳,望令空缺”。从之。(《宋会要辑稿》卷一万五千二百五十一)
卫尉寺丞林湜上奏章说:“印刷经书的印板(版)内的字有犯圣祖(玄朗)名字的字,希望让这个字的位置空缺。”宋真宗予以批准。
20.明道二年上封事者言
宋仁宗十三岁即位,由明肃刘太后垂帘听政十一年。刘太后死时,宋仁宗才二十三岁。《宋会要辑稿》记载:“仁宗明道二年八月十三日,上封者言:‘庄献明肃皇太后上仙,中外不当更避彭城郡王名。’从之。”(《宋会要辑稿》卷一万五千二百五十一)
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八月十三日,有人上秘密奏章说:“庄献明肃刘太后已经死了,朝廷内外不应当再避彭城郡王(刘太后父亲刘通)的名讳了。”宋仁宗批准了这个请求。
21.元丰八年诏书
宋英宗高皇后的父亲叫高遵甫,被封为鲁王。“神宗元丰八年四月十九日,礼部言:‘高鲁王名正字并回避,有难回避者,空其点画,仍以黄纸覆之。嫌名于礼不讳,亦无回避事故。’诏:‘可。’‘仍自今进呈并入奏文字虽嫌名,亦覆之。’”(《宋会要辑稿》卷一万五千二百五十一)
礼部官员说,高鲁王(英宗高后的父亲高遵甫)的本名和字都要回避,有难回避的空缺点画,还要用黄纸覆盖上。嫌名在礼仪上不回避,也没有回避的事例。宋神宗发诏命批准:“可以。自今以后,在进呈入奏的文字中,即使有嫌名也要覆盖上。”
22.避濮安懿王讳
濮安懿王,是赵允让死后的封号。赵允让是宋英宗(赵曙)的生身父亲。宋仁宗无子,在他死前一年立赵曙为皇子。宋英宗即位后,关于是否崇奉濮安懿王发生了一场争议。知谏院司马光、御史吕诲、范纯仁、监察御史吕大防等人主张不要搞追尊的典礼,尊以高官大国即可。翰林学士王圭赞成这一主张,并且认为英宗应称生身父亲“伯”父,不称名号。宰相韩琦与欧阳修反对上述主张,认为要搞追尊的典礼。在这个问题上,皇太后的手诏是“尊濮王为皇,夫人为后,皇帝称亲”,最后,宋英宗谦让不受尊号,只是称亲并在园中立庙而已。仍令臣民避濮王讳。两派意见势不两立。吕诲等人请求辞职,被贬官到外地。可见这场斗争相当激烈。
《宋会要辑稿》:“治平三年正月二十六日,中书门下言:‘请避濮安懿王名下一字。’从之。”(《宋会要辑稿》卷一万五千二百五十一)
治平三年(1066)正月二十六日,中书门下的官员上奏疏称:“请求回避濮安懿王(赵允让)名字的下一字。”即回避“让”字。皇帝批准这一请求。
《宋会要辑稿》:“政和五年七月八日,诏姓氏犯濮安懿王讳者,改逊字。”(《宋会要辑稿》卷一万五千二百五十一)
政和五年(1115)七月八日,宋徽宗发布诏书说:“姓氏犯濮安懿王讳的,改为‘逊’字。”这也就是说姓“让”的要改为姓“逊”。
23.避秀安僖王讳
宋太祖赵匡胤有四个儿子,长子滕王赵德秀、次子燕懿王赵德昭、三子舒王赵德林、四子秦康惠王赵德芳。赵德秀、赵德林早亡,他们的王位是宋徽宗时追封的。赵德芳是宋太祖的小儿子,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任命他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五年后死去,追封秦王,谥号为康惠。秀安僖王赵子偁,是赵德芳的后人。他建议说:宗室住在京城以外的,应当聚居在官舍,选尊长者管束他们。年幼时入小学,十五岁如入太学。允许依照进士资格参加选官的考试。宋高宗采纳了他的建议。他累官为左朝请大夫之职。死后谥号为安僖,追封为秀王。
《金玉新书》记载:“诸犯濮安懿王、秀安僖王讳者,改避。若书籍及传录旧事者,皆为字不成。其濮安懿王在真宗皇帝谥号内者不避,应奏者以黄纸覆之。”(《宋会要辑稿》卷一万五千二百五十一)
《金玉新书》中说,凡是触犯濮安懿王(赵允让)、秀安僖王(赵子偁)名讳的,都要改正回避。如果是书籍以及传写记录旧事的文书,该避讳的字都不要写完整。濮安懿王的名字在真宗皇帝的谥号内的不回避。应上奏的文书遇到这类情况的,用黄纸覆盖上。宋真宗皇帝的谥号为“应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盛元孝”,其中的“让”字,就是濮安懿王的讳字,它在宋真宗的谥号内不能避讳。在上奏的文书中用宋真宗的谥号,既不能回避,又不能不用,只能用黄纸把“让”字覆盖上。
24.徽宗朝的避讳诏
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闰二月五日,颁布诏书说:“翼祖皇帝,未应祧迁已还本室,所有翼祖皇帝庙讳,并依元封公式,讳字仍添入《集韵》所载。”(《宋会要辑稿》卷一万五千二百五十一)
诏书说,翼祖皇帝(赵敬)不应该迁入祧庙,已经供奉回到宗庙原来的房间。所有翼祖皇帝的庙讳,都按元丰公式处理。该避讳的字,还要添入《集韵》所载的庙讳内。
大观元年(1107)十一月八日,宣德郎范之纯言:“窃谓《周官》小史诏王之讳。所以尊宗庙示孝思于四方也。今祖宗庙讳著令当避,天下宜晓然知之矣。然边鄙之民犹或沿袭旧姓,仍因不改,欲望下有司详定姓氏犯祖宗庙讳者,随文更易,如苟字啇字之类。”诏申明行下。(《宋会要辑稿》卷一万五千二百五十一)
范之纯说,我认为《周官》记载小史是负责告诉王的名讳的,用来尊敬宗庙,使四方人都知道对王室尽孝。现在祖宗庙讳,著列于法令条文,天下人应该明白知道避讳了。然而边远乡下的老百姓,仍然沿袭旧有的姓氏不改。希望下发到主管部门,研究确定犯祖宗庙讳的姓氏,随文改变。如苟字、啇字之类。
皇帝发诏书,命令主管官员研究确定报批下发。
大观四年(1110)五月十九日,诏:“士庶姓轩辕去辕字。”(《宋会要辑稿》卷一万五千二百五十一)
诏书中说,官民中有姓轩辕的,把“辕”字去掉。
政和元年(1111)九月二十六日,“太常寺言姓氏犯宣祖(赵弘殷)庙讳者,乞改作啇(应作商)字”。从之。(《宋会要辑稿》卷一万五千二百五十一)
太常寺上奏章说:“姓氏中犯了宣祖庙讳的,请求把‘殷’改作‘商’字。”宋徽宗批准了太常寺的请求。
政和二年(1112)五月二日,“诏姓氏犯圣祖名者,改为明字”。(《宋会要辑稿》卷一万五千二百五十一)
政和二年五月二日,徽宗发布诏书说:姓氏中有犯圣祖名(玄朗)的,把“朗”字改为“明”字。
政和二年八月一日,“礼部奏凡姓氏犯翼祖皇帝庙讳,乞改作恭字”。从之。(《宋会要辑稿》卷一万五千二百五十一)
政和二年八月一日,礼部上奏章说:“凡是姓氏犯翼祖皇帝庙讳(敬)的,请求改作‘恭’字。”宋徽宗批准了礼部的请求。
从大观元年宣德郎范之纯关于姓氏犯祖宗庙讳的奏章以来,宋徽宗颁布的一系列诏书都是改姓氏的。《白虎通·姓氏》:“人之所以有姓氏者何?所以崇恩爱,厚亲亲,远禽兽,别婚姻也。”依仗皇家权威强行改他人的姓氏,剥夺他人“厚亲亲,远禽兽”的做人尊严,实属霸道的行径。
25.梁总的提议
南宋淳熙七年(1180)五月十一日,大理少卿梁总上书说:“得旨将《刑统》内有本朝圣祖名、庙讳,各随文义,拟易他字,缮写为三册。乞下国子监刊印。”从之。“先是,总言校勘律文《刑统》,窃见前代国讳,皆易以他字。详律文系古法书,比拟经传,不当改易外,其《刑统》前后详定不一。既非古书,兼建隆四年详定庙讳、御名,既曾易以他字,止缘后来有司,失于申明,循习开雕,尚仍旧本,得旨编类,至是上之。”(《宋会要辑稿》卷一万五千二百五十一)
梁总说,得到皇帝的谕旨,把《刑统》内有关宋朝圣祖名、庙讳,各随文意,拟换其他的字,缮写为三册。请求下发到国子监刊印出来。宋孝宗予以批准。在此之前,梁总上书提议:“校勘法律文书《刑统》,我发现前代国讳,都用其他字替代。考察《刑统》里的法律条文,是古代的法律文书,好比经传,不应当改易外,《刑统》前后审定不一。既不是古书,再加上建隆四年(963)审定的庙讳、御名,都该换其他的字了。只是后来主管官员没有申明,延续习惯开雕,仍沿袭旧本。我奉皇帝谕旨类编御名、庙讳,到现在呈上。”
可见法律文书《刑统》里的御名、庙讳,沿袭习惯开雕,经梁总提议后,又由他奉皇帝谕旨编列出御名、庙讳,缮写三册交国子监刊印。
26.岳珂的奏章
南宋大臣岳珂,字肃之,岳飞之孙。官至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制置使。他著述丰富,切于实用。他任司农寺丞时,于嘉定十三年(1220)十月五日,上奏章:“臣闻尊祖敬宗者,帝王之达孝,以讳事神者,国家之定规。宗庙有讳,刊之令式,布之民庶,昭如日星,而有司沿袭故常,犹有条奏弗时之弊。臣窃惑焉。”
岳珂奏章说,臣听说尊祖敬宗,是帝王长远的孝心;以讳事神,是国家固有的规定。皇家宗庙有庙讳,刊著在法令上,颁布给臣民,照耀如同日月。可是主管官员沿袭习惯,还有不按时调整的弊端,臣感到不理解。
他又说对于孝宗的庙讳“乃举其二而废其一,即其新而忘其旧。知一名之当避,而不知二字之不可连。故今旧讳之从伯从玉从宗者,行诸文书,则联翩而不疑。仕于官府,则习读而弗怪。甚而下俚闾阎之贱,或得以命名而称之,尊避敬讳之典,乞未得视祖宗以为兆。甚非陛下揭虔教孝之本意也。臣常伏考国朝之制,太宗、仁宗、英宗、神宗旧讳二字者凡八,皆著令不许并用,改绍兴文书令有曰庙讳正字皆避之。又令之注文曰,旧讳内二字连用为犯,夫庙讳之尽列嫌名、旧讳,则惟存其正。列圣相授,酌礼用中。又从而申制焉。字之复者则勿连,字之一者,则尽避。不简不苛,情文叶称弗可改已。今累朝之已行者,极其明备,而祖庙之未举者,犹事于因循,则何以光丕承之烈于方来,而慰奏假之孝于今日。乞下之礼官讨论订议,亟颁明诏,增附甲令,尽孝治之美,以宣示亿万世”。(《宋会要辑稿》卷一万五千二百五十一)
宋孝宗起初叫赵伯琮,后改名为赵眘,又叫赵瑗,赵玮。十分复杂。他说对于孝宗的庙讳,甚至于举其二而废其一,用其新的而忘其旧的,知道其一字之名应当回避,而不知道二字之名不可连用。所以现在孝宗皇帝旧讳,从伯从玉从宗的(伯琮),形成文书,连在一起,而没人怀疑。在官府做官,习惯地读出而不奇怪。甚至到了乡下的贱民,有的还用它来命名而称呼。尊避敬讳的典章,迄今没有见到以祖宗为祥兆。这不是陛下尽虔诚教孝道的本意。臣经常考虑国朝的制度,太宗(光义)、仁宗(受益)、英宗(宗实)、神宗(仲)的旧讳共八个字,都著明在法律上,不许连用。改绍兴文书令说:庙讳的本名都回避。又文书令的注文说:旧讳内二字连用为犯讳。庙讳把嫌名全都列上,旧讳只存本名,列圣相传,斟酌礼仪而适中,不简略不苛刻,孝心和文字相协调,不可改变。现在累朝以来已经实行的极其明白完备,而祖庙没有举办的,事情还在因循拖延,用什么来光大未来的伟业,在今天以升堂之乐来尽孝心。请求下发到礼部太常寺讨论议定,赶紧颁布诏书,增加法律条款,尽到以孝治天下的美政,宣传给亿万代人看。
27.御名不联字
宋太宗的名字,先前与宋太祖名字的上字“匡”相联,因为赵匡胤当了皇帝,不想与弟弟名字相联,就赐给赵匡乂一个新名赵光义。又因为“光”字与魏悼王赵光美等人相联,宋太宗即位以后,也不愿与他人名字相联,所以就改个单名,不与别人相联。可见帝王天下独尊的意识何等强烈。
南宋的太常寺丞岳珂说:“熙陵(宋太宗的陵名)即祚之踰年二月庚子,有诏更御名。制曰:‘王者对越上天,祗见九庙。凡因祭告,必著名称。思稽古以酌中,贵难知而易避。爰遵故事,载易嘉名。’珂按,太宗初讳,上字与艺祖(宋太祖赵匡胤)联称。建隆造邦,已改从‘光’字,复与魏悼王(赵光美)同行。太平兴国初,既膺大统,魏悼王改从‘廷’字,以避尊尊之称。至是甫四越月,复诏改焉。虽更定之意,具如诏书,其实去联文,尊王统,所以辨名分,示等威也。”(《桯史》卷二)
岳珂说,宋太宗即位的第二年二月庚子这一天,发布诏书更改皇帝的名字。制书中说:“帝王面对上天,敬视九庙所有的祭祀祷告,必须称名。考虑参考古代,斟酌适中,以难于知晓容易避讳为贵。遵循惯例,改换个美名。这是当时直书传达的旨意。据我考察,宋太宗起初的名字,上字与宋太祖的名字相联(指‘匡’字)。建隆年大宋开国之时,宋太宗已经改名从光字(指赐名光义),又与魏悼王(赵光美)同一行辈。太平天国之初,已经继承皇位,魏悼王改名从‘廷’字,来回避最尊贵的皇帝之名字。到这时才四个月,又发布诏书改名。虽然改名的意思都如制书中所说的那样,其实是要去掉与别人相联的字,使皇帝的血统更尊贵,用来分辨名分,表示等级的威严。”
28.上报家讳的规定
早在唐代就有“诸府号官称犯父祖名,而冒荣居之者,徒一年”的法律条文。“徒一年”,即判一年徒刑。到了宋代对官称犯家讳,也有明确规定:“官称犯高曾祖父讳,冒居者有罪。”(《燕翼贻谋录》)
宋代的规定是,官职的名称犯了高祖、曾祖、祖父、父亲的名字,贪图富贵担任此官的人有罪。
如果官称犯了家讳,当事人上报,朝廷可能会给改换官职,所以,上报的人就多起来。
宋太宗为解决这个问题,在雍熙二年(985)六月辛丑日,发布诏书:
“内外臣僚三代名讳只可行于己。州县长吏不得出家讳。新授官职有家讳者,除三省、御史台五品,文班四品,武班三品以上许准敕上言。余不在请改之限。”(《燕翼贻谋录》)
太宗诏书说,朝廷内外臣僚三代父祖的名字,只可自家回避。州县长官不得出示家讳。新授的官职有家讳的,除了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御史台的五品官员,文职四品官员、武职三品官员以上的,允许按照敕命上报以外,其余的官员不在请求改任官职的范围之内。
这道诏书,对于因犯家讳而改变官职的规定更加具体化,出示家讳的官职,品级更加明确,可操作性强,便于执行。
29.不得在客厅榜列家讳
雍熙二年(985)六月二十八日,诏曰:“名终将讳,礼有旧章,子孙则难言,公家则不避。况二名之不偏,是六籍之正文。复不避于嫌名,悉存之于古典。如闻近日因其家讳,致忤物情,后内外臣僚三代名字只得私讳,州府长吏,不得令人于客次榜列新授官职。”(《宋会要辑稿》卷一万五千二百五十一)
诏书说,名字在人死时将要回避,在礼仪上早有典章可循,子孙不能说出来,公家对私人的名字是不避讳的。何况还有“二名不偏讳”的规定,都是经书上的正式文字。又不避讳嫌名,都存在于古代的典籍之中。例如,听说最近有人因为他的家讳,触犯他人的情况。今后朝廷内外的臣僚家的三代名字只能作为个人的家讳,州府的官吏,不许让人在客厅上张榜公布新授的官职。
30.赵师民讲《易经》
宋朝大臣赵师民,字周翰,考中进士后,曾任崇正殿说书、宗正丞、刑部郎中等职。“赵侍读师民学问淳德,天下所共称也。仁庙时讲书后殿。说‘乾卦’四德,至贞字,不以他音代呼,直言其字。近侍皆掩口,公徐曰:‘临文不讳’,讲罢,帝目送之,顾左右曰:‘此真古儒也。’”(《墨客挥犀》卷九)
侍读学士赵师民的学问道德,是天下人所共同称赞的。在宋仁宗的时候,他到后殿讲书。讲“乾卦”四德(元亨利贞),一直讲到“贞”字,不用别的音代替,直呼其字。皇帝身边的侍从都吓得用手掩口,赵先生慢慢地说:“临文不讳。”讲解完毕,皇帝目送他离开,看看左右的侍从说:“此人真是古代的儒家学者。”这个故事与胡爰讲《易经》的故事相仿,说明当时的人都希望畅所欲言,出现“临文不讳”的局面。
31.祧庙不讳
祧庙,古代帝王有七庙,新死的帝王进入宗庙,依据亲疏远近的程度,就有一位远祖的神位迁出宗庙,把它放在祧庙里。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礼部太常寺上奏疏称:钦宗皇帝神位供到宗庙,享受祭祀,翼祖皇帝(赵敬)的神位应当迁出宗庙。在正月九日迁出翼祖皇帝、简穆皇后的神位,供奉在宗庙两侧的房间里。“所有以后翼皇帝讳,依《礼记》不讳。”(《宋史·礼志十一》)
意思是说,以后翼祖皇帝的名字,依据《礼记》的规定,不用避讳了。高宗皇帝用“恭依”二字批准了礼部太常寺的奏疏。
32.命名不许犯祧庙正讳
绍熙元年(1190)四月,宋光宗皇帝颁布诏书:
“今后臣庶命名并不许犯祧庙正讳。如名见有犯祧庙正讳者,并合改易。”(《宋史·礼志十一》)
意思是说,大臣、平民的名字都不许犯已迁出宗庙的皇帝正规名字。如果现在的名字有犯已迁出宗庙的皇帝的正规名字,全都应该改正过来。
33.绍熙重修文书令
诸犯圣祖名、庙讳、旧讳(旧讳内二字连用者为犯,若文虽连而意不属者非)、御名,改避。余字(谓式所有者)有他音(谓如角、征之类),及经传子史有两音者,许通用(谓如“金作‘赎’刑”,其“赎”字一作“石欲切”之类),正字皆避之。若书籍及传录旧事者,为字不成,御名易以他字。
这道诏令是说,诸如在撰写文书时触犯了圣祖名、庙讳、旧讳(旧讳的二字连用,是犯讳;如果文字虽相连,可是意义不相连的,触犯了也不算犯讳)、御名,要避讳。其余的字有别的读音,以及经传子史内有双音字的,允许通用,正名都得避讳。如果撰作书籍以及记录旧事时,遇到该避讳的字,要写成缺笔,如果遇到皇帝的名讳要改换其他的字。
34.避圣贤讳
宋代还为圣贤名字避讳。大观四年(1110),“避孔子讳,改瑕丘县为瑕县,龚邱县为龚县”。(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十一)
吴曾《能改斋漫录》记载,政和八年(1118)八月,徽宗皇帝御笔写道:“太上混元上德皇帝,名耳,字伯阳,及谥耼。见今士庶多以此为名,甚为渎侮,自今并为禁止。”(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七)
宋徽宗写道,太上混元上德皇帝的名“耳”,表字“伯阳”以及谥号“耼”,现在官民多用这几个字作名字,是对圣贤的严重侮辱。从现在起全部禁止。这是为老子避讳。
宋代不仅为孔子、老子避讳,还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避讳。清代学者钱大昕说他看到宋版经典“遇轩辕二字辄缺笔”,当初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后来读了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大中祥符五年十月戊午,“九天司命上卿保生天尊降于隆恩殿”之事,才明白轩辕二字缺笔的缘由。原来这位降于隆恩殿的天尊是赵氏的始祖,再降就成为“轩辕黄帝”,到后唐时再下降人间生赵氏家族。大中祥符七年六月乙卯朔“诏内外文字,不得斥用黄帝名号故事,其经典旧闻,不可避者,缺之”。(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七)到这时,钱大昕才知道轩辕二字缺笔的来龙去脉。隋、唐、宋及五代十国时期,中国的避讳制度已经达到了兴盛时期,举凡有关避讳的方方面面都已提出来了,而且在诏令和法律上都有明文规定。宋代的避讳尤其严格苛刻,相比之下,唐朝的避讳比较正常,不宽不严,不失泱泱大国的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