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仁者无敌:张奇伟教授解读《孟子》
14426800000002

第2章 何必曰利

《孟子》是中国历史上一本非常著名的书。中国历史上有《四书五经》,《四书》包括《论语》《中庸》《大学》《孟子》,《孟子》是其中一本。

孟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很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他生活在距今2300多年的战国中期,他的家在当时的邹国,也就是现在的山东邹城市。孟子小的时候家境非常贫苦,因为父亲死得早,母亲拉扯他长大很不容易。孟子母亲很注意对孩子的培养,所以就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故事,比如《三字经》里谈到“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里就讲了两个故事,一个是“择邻处”,就是孟母三迁,一个是“断机杼”,孟母把织布机上的布给铰断了。这两个故事都说明了孟母注重对孩子良好的早期教育。

择邻处

早先的时候,孟子和母亲住在一个靠近坟场的地方,坟场里经常吹吹打打,埋葬死人。孟子很小就喜欢看热闹,不去学习。孟母看到这种情况很着急,就把家搬到了城里。搬到了城里后,新家附近有一个铁匠铺,整天叮叮当当地打铁,又引起了小孟子的好奇心,整天跑到铁匠铺门口,看人家怎么打铁。孟母再一次搬家。这次搬到了一个学堂附近,学堂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这下吸引了孟子的兴趣,从此孟子有了一个理想的学习环境。

断机杼

有一天,孟母正在家里织布机上织布,孟子逃学了,还没到下课的时候就悄悄地回来了,孟母一看,非常生气,她拿起剪刀就把织布机上快要织好的一匹布从中间铰断了,然后把剪子一扔,哭起来。孟子一看母亲哭了,吓得够呛,也哭起来。孟子问母亲为什么要这样,孟母就告诉他,学习要持之以恒,如果坚持不下去,就跟这块布一样,都快织完了,但是从中间断了,将一事无成。孟子受到了震撼,从此再也没有逃学。

除了母亲的谆谆教导,还有一个人对孟子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至于他终生追随这个人的思想,宣传并发展他的学说,这个人就是孔子。

在孟子出生前一个世纪,鲁国生活着一个有名的人物——孔子,孔子创立的儒家门派在那里盛极一时,这种注重礼节和自身修养的门派吸引了很多人前来学习。年轻的孟子怀着求知的热情和朝气,来到了孔子的家乡,潜心学习孔子的思想。他很早就对孔子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孔子的思想和孔子的学生对他影响很大,但是他生活的年代离孔子已经一百多年了,他不可能做孔子的弟子,于是就拜孔子的孙子的学生为老师,向他们虚心学习儒家的思想和礼仪制度,成为一个很著名的学者。后来,他也像孔子一样招收学生,传授他所学的儒家思想,同时他带领学生周游列国宣传他的思想,希望各国的君主接受他们的思想。他不仅继承了孔子的思想,而且发展了孔子的思想。

在战国中期,各种思想的斗争非常激烈,孟子坚决地捍卫孔子的思想,驳斥各种与孔子思想不同的思想。有人说他好辩,他说我不得不去辩论,我要把孔子思想的大旗高高举起,让它发扬光大。孔子的思想经过了孟子的宣传,后来真的是发扬光大了,孟子也就由此得名,人们把孟子称作儒家的亚圣,他的书也被编为《四书》之一。在孔子家乡的孔庙中,孟子的塑像就立在孔子的旁边,陪着孔老夫子站立了几千年。

孟子很有个性,他不向权贵低头,坚持大丈夫的气概,堂堂正正地去宣传他的思想。君主不尊重他,他马上就走,可谓文如其人。孟子的事迹和学说被他和他的弟子记录下来,后人把这本书叫做《孟子》。

《孟子》共有三万多字,分为十四篇,记载了孟子的哲学思想、军事思想以及有关经济、道德、传播、文学的思想等。宋代大儒朱熹把《孟子》和《大学》《中庸》《论语》编著成为《四书章句集注》。南宋时,这四本书成为科举考试的教科书。

在文学史上,《孟子》一书被当作是杰出的先秦散文集,整本书气势磅礴,文辞华瞻,而且清丽流畅。它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传诵千年的名句,比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给今天的我们以深深的启示:在政治上要依靠民众,要得到民众的拥护。比如“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而空乏其身”,一个人要有气概,要坚持自己的道义,无论怎样艰苦的环境,都要把它当做锻炼自己的好机会。作为大丈夫,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还有当仁不让的气概,“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孟子》一书还有很高妙的辩论技巧。因为在当时激烈的学术争论中,很多思想家和学者都反对孔子的思想,要捍卫孔子的思想,只有跟他们辩论,而且孟子还要宣传自己的主张,让他人来接受自己的思想,就要耐心地去说服他们。所以,孟子用了很多辩论的技巧和比喻来增强说服力,我们今天读《孟子》仍然觉得朗朗上口,很有文采,很有感染力。

第一篇《何必曰利》,开宗明义地讲了儒家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就是以义取利,后利先义。

孟子为什么对梁惠王说“何必曰利“呢?在那个新旧交替、动荡不安的时代,孟子渴望寻求一条通往和平与光明的道路来解除人民的痛苦。公元前320年,魏国在马陵会战中溃败,无奈之下,魏国国王梁惠王只有躲避齐国军队,把国都南迁。为了重振魏国,梁惠王向列国发出了求贤的呼声。53岁的孟子听到这个消息后,认为这是实现自己哲学思想的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他来到了魏国的首都大梁。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礼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梁惠王整天想着国家怎么样才能够强大,他问孟子,你来了以后,怎么能够对我的国家有利呢?孟子说,你不要开口就讲利。孟子一句“何必曰利”说得那样干脆和直截了当,也说出了一个很深刻的道理。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孟子说,如果全国人民都开口闭口讲利,那这个国家就危险了。“上下交征利”中的“交”是相互的意思,“征”是取的意思。也就是说,君主想着利,大臣们想着利,老百姓想着利,都想着对自己有利,那去哪儿取得利益呢?只能向别人取。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君要向老百姓取利,臣要向老百姓取利,要向君主取利,老百姓就要向官员、向君主取利。那么这样,上下互相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为什么危险?因为大家都想着取利,就不讲社会的秩序了,人民就会犯上作乱。臣就会造反,推翻君主,老百姓就会造反,使得天下大乱。如果换种思路,不这样做,我们讲仁义道德,这样国家就会很安定,大家都会得到利益。因为讲“仁”,就要亲爱自己的父母,遵守孝德;讲“义”,就要尊重自己的君主和长上,就不会犯上作乱,争夺利益的行为就会约束在一定的规范之内,这样天下就会平安了。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如果对人们取得利益的行为不加限制,只想着利,“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这里的“餍”是满足的意思。如果一事当前,总把义放在后边,什么都先想着利,那么不满足我的利,我是不会停止的。因为人追求利益的行为是无止境的,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人人都想着自己的父母,想着自己的君主,这天下就会安定,人们就会幸福。孟子所说的“何必曰利”,不是反对“利”,而是反对“后义而先利”。

在儒家的哲学思想中,义利之辨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义和利是两种价值取向,都是人们生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重要价值,这两种价值的位置应该怎么摆呢?一种观点,只讲义不讲利,就是只讲空头的道德、空头的法律、空头的秩序,而不关心人们的利益,不关心人们的生存和发展。还有一种观点,只讲利不讲义,就是唯利是图。显然都是不对的。孟子所代表的儒家告诉我们,利是要讲的,但要先讲义,后讲利,要以义取利。

对于义利之辨,孔子曾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如果不按照义的方法取得财富和地位,那我就把它当做浮云一样毫不在乎。后来儒家其他的思想家发展了这一思想,有的甚至说得更绝对一点,西汉的思想家董仲舒就说“正其谊不言其利,名其道不计其功”,“正其谊”就是要申明,要端正义,端正道德规范,不要去谈利。只要明确了道,我们就可以不考虑结果,这种说法有点绝对了。所以后来有的人就说,儒家是不重视利的,是重义轻利的。儒家确实有重义轻利的一面,总的来说儒家是讲究要用正确的方法去取得利益。

孟子的义利之辨,对我们有很多的启示。今天的社会处在一个社会转型的时期,人们都很浮躁。现在我们的市场经济正在建设和完善之中,每个人都面临着发展,也面临着挑战。在这个发展的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我们如何发展自己,就要有一个义利之辨了。有的人就不讲义,只讲利,就唯利是图,坑蒙拐骗,假冒伪劣,违法乱纪,为了自己的利益什么方法都用。这样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显然是为人们所不齿的。正确的方法就要以义去取利,按照正确的方法去取利,就是符合道德、遵守法律的方法。当然,我们的法律也在不断地完善,法律也要保护我们每个人的利益,保护每个人的发展。

取得利益的正确方法,还在于我们在取得个人的利益的时候,应该不损害他人的利益,不损害整个组织的利益,不损害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且在取得个人利益的时候,还要想着长远的利益。只有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富强了,才能保证我们个人的发展,否则我们个人的发展是谈不上的。在今天,我们尤其应该讲以义取利,甚至要重义轻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