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战场新锐:无人机
14471300000001

第1章 且看无人机作战起风云

——一本折射无人机作战发展轨迹的军事读物

凭海临风望寰宇,学术天地荡风云。拿到《战场新锐——无人机》书稿,第一个感觉是惊讶。因为本书抢占的是军事变革的前沿阵地,给人以启发和思考。军事著作的价值不在于书的厚薄,更不在包装的艳丽与否,穿透时空的思想与哲理,散发的战斗力气息,才是书之品味,书之灵气,书之珍宝。我与朱星名先生虽只有一面之交,但他矢志无人机事业和新材料研发的壮举让人敬佩。与作者黄河相识多年,也多有合作,看着他不断进步,一直努力做学术研究的领跑者。刘一利虽名不见经传,但研究起点很高,一交流方觉后生可畏。一本一线研发者与学术研究者的合著,一定能够成为令业界瞩目的作品。

人类战争,从刀光剑影、战车隆隆的厮杀到无人化装备的博弈是必然趋势。21世纪,我们再也没有看到像二战时期那样百万人厮杀的场景,折射的是战争由大向小、从有人向无人演变的趋势与规律。本书抓住了战争走向的这一战略大势,以超常的视野,以研发者的专业、使用者的敏锐,将无人机的前世今生,实战佳绩,长与短,优与劣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淋漓尽致地展现给读者。

无人机研究反映了三位作者极强的专业和学术敏感性。人类从古至今都有一个伟大的梦想,憧憬有一天能够征服浩瀚的天空。而人类战争实现无人化,也是世人千百年来的夙愿。战争发展轨迹已经表明,无人机正在成为新质战斗力的生力军,对其发展脉络、作战机理、发展趋势等进行研究探索,无疑抢占了军事研究的一个制高点。在军队力量结构洗牌的关口,在新型作战力量不断涌现之际,抓住无人机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可见作者的前瞻视野和职业思维。有大师说过:“学术的价值贵在发现问题。”我想本书的价值更在于选题的新颖,抓住了引发新军事变革的“导火索”。

20世纪60年代,美军在越南战争中使用的无人机,性能还非常低劣,也基本用于战争侦察与通信。目前,美军装备的无人机多达8000余架,其“全球鹰”无人机,飞行高度在18000米,航程可达26000千米,续航时间在42小时以上。各国无人机一夜之间“千树万树梨花开”。无人机在战争中的广泛应用,将改变传统的战争空间观念、颠覆传统的战场程式观念、改写传统的战争制胜机理,使战争、战场发生一系列实质性的裂变。本书远非一般意义的介绍,其文字背后,窥探的正是军队建设发展和未来战争的走向,传递的正是无人化战争以及无人制胜的新理念。

“小研究”唤起“大思考”。观念,战斗力的起跑线;思想,时代的冲锋号。本书以无人机研究为抓手,可以说研究的是“小装备”、“小战力”,但激起的确是建军人思想的火花,吹起的是军事变革的进军号。无人机研究,传递的不仅仅是形形色色的无人机,而是无人化作战正在成为信息化战争的新样式,由传统的后方走向战争前台,成为核心样式,将主宰21世纪的战争;传递的不仅仅是无人机的强与弱,更重要的是无人机在战场的大量广泛使用,已经引发战场制胜机理的变化,要求军队建设必须从传统的人力型、重装型、近战型走出来,围绕无人化、远程化谋求制胜之道。

黑格尔说,一个民族必须有仰望星空的人,这个民族才有希望。同样,一支军队也需要有一批仰望星空的人,这支军队才能站在世界的制高点,具有“穿金甲卫千年梦想,载吴钩巡万里江山”的战力。实践证明,一流的军队必须是怀揣时代先进军事思想的军队,这支军队在火蓝刀锋的信息化战场,才能横刀立马,所向克敌,战无不胜!

王雪平

2014年12月11日于石家庄

注:王雪平,大校军衔,专业技术5级,在《解放军报》、《学习时报》发表学术文章200余篇。现任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机械化作战研究中心主任,著有《装甲兵论》、《打赢路上的沉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