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著名音乐小品欣赏
1459100000018

第18章 钟

(匈)李斯特

创作背景

1838年,李斯特听到帕格尼尼演奏《b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他非常喜欢,尤其是其中的第三乐章《钟》。帕格尼尼是用小提琴和乐队模仿钟声。钟的主题多次出现,而在主题之间插入不同的插部,非常动听。李斯特觉得,如果把这个主题用钢琴来演奏,一定会有更好的效果,因为钢琴的音色与钟声更为接近,更为逼真。这个改编非常成功,这部作品不仅有高难度的技巧炫耀,而且显示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是钢琴专业演奏技巧进入高级阶段的必修曲目,也是现在钢琴家们在音乐会上最喜爱的炫技曲目之一。

作者风采

李斯特·费伦茨(Liszt Ferencz,1811-1886),匈牙利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是浪漫主义前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张标题音乐,创造了交响诗体裁,发展了自由转调的手法,为无调性音乐的诞生揭开了序幕,树立了与学院风气、市民风气相对立的浪漫主义原则。他生于匈牙利雷定,六岁起学钢琴,先后师从多位钢琴名家。十六岁定居巴黎。李斯特将钢琴的技巧发展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极大地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在钢琴上创造了管弦乐的效果。他还首创了背谱演奏法,也因此获得了“钢琴之王”的美称。

同时他也是伟大的指挥家和作曲家,创作了大量的交响曲、歌剧、钢琴曲等作品,有许多一直到今天都是音乐会上常演的曲目。

作品欣赏

这是一个炫技性的音乐小品,#g小调,6/8拍,快板。一开始的四小节有如前奏,是两手在相距甚远的同音上演奏,如同敲响的钟声。

然后,同主题的呈现。

我们试把所有位于单数位置上的音连起来,这是乐曲的主旋律。

剩下的偶数位置上的音,全部是表示钟声的“3”,非常有趣,也非常动听。此后,主题不断地出现,每出现一次,都变换一种演奏手法,

尽量发挥钢琴的演奏技巧。它的插部音乐也很有特色。钢琴的技巧让人眼花缭乱,但乐曲却是非常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