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著名音乐小品欣赏
1459100000048

第48章 《培尔·金特》第一组曲

(挪)格里格

创作背景

《培尔·金特》是挪威著名剧作家易卜生的诗剧,格里格曾为此剧配了二十三首乐曲。

培尔·金特是一个乡村破落户子弟,生性粗野,放浪不羁而又富于幻想,只有少女索尔维格爱上了他。有一天,培尔在朋友的婚宴上劫持新娘英格丽特上山同居,不久又抛弃了她。然后他又无意中闯入山妖的洞窟,因拒绝与妖女成婚,遭众妖凌辱与折磨,差点丧命,幸而传来黎明的钟声,妖魔星散,培尔才死里逃生。

培尔回到林中小屋,与纯真温顺的索尔维格相聚。不料,妖女抱着畸形儿追来,诈称婴儿系培尔之子,吓得培尔逃回老母奥斯身边。但培尔不能安分度日,不久又去森林冒险。奥斯终日盼儿归来,积思成疾。在她弥留之际,培尔赶到家中。奥斯听着儿子漫无边际的奇谈死去。

培尔到非洲发财致富,但又被抢劫一空。培尔混入阿拉伯人部落,谎称是他们的先知,骗得众人的尊敬和信赖,并与酋长之女安妮特拉相爱。之后,培尔辗转来到美洲,在加利福尼亚淘金成为百万富翁。经历了种种冒险之后,培尔漂洋过海回国,途遇风暴,船只沉没,他又变得一贫如洗。

最后,培尔循着索尔维格的歌声,来到林中小屋,在忠贞的恋人索尔维格怀中找到了真正的归宿。

格里格在为此剧所作的二十三首配乐中,选出几首编成两部管弦乐组曲。《第一组曲》选取了配乐中的第十三曲、第十二曲、第十六曲、第七曲编成。这些选曲没有内在的联系。

作者风采

埃德瓦尔·格里格(EdvardGrieg,1843-1907),挪威作曲家。19世纪下半叶挪威民族乐派代表人物。1843年6月15日生于卑尔根。母亲是著名钢琴家、作家。格里格六岁随母学钢琴,得到音乐启蒙教育。经著名小提琴家布尔推荐,1858年-1862年在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毕业后,在卑尔根举行首次作品音乐会。1863年-1866年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活动,曾就教于丹麦作曲家加德,并与挪威民族音乐的倡导者、音乐家诺德拉克(挪威国歌作者)等人共创“尤特皮”音乐社,创作并介绍斯堪的纳维亚的民族音乐。回国后,为建立挪威民族乐派积极展开音乐活动。他的著名的《a小调钢琴协奏曲》就是这一时期写成的,这部作品为他带来了很大的声誉。

格里格于1871年创立克里斯蒂安尼亚(今挪威首都奥斯陆)音乐协会,曾任该协会爱乐乐团和卑尔根“和谐”合唱团指挥,并多次到英、法、德、意等国举行作品音乐会。但开始他的创作并没有得到社会的承认,只有李斯特对他非常赏识。1873年他回到故乡,在创作上获得巨大成就,并因此得到国内外的承认。他为易卜生的戏剧《培尔·金特》所写的配乐使他的名字传遍欧洲。1874年被政府授予终身年俸,1890年被选为法兰西艺术院院士,曾先后获英国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授予的音乐名誉博士衔。1907年9月4日卒于故乡卑尔根,挪威政府为他举行了国葬。

作品欣赏

全曲由四个部分组成。

一、《晨曲》。本为原剧中第四幕第五场的前奏曲。这一幕中,培尔来到摩洛哥,这时,他已经成为一个富商。一天早上,他来到一个山洞前,幻想着把一片沙漠变成金特王国,在中央建一座培尔城,又想在尼罗河上建一座城市,命名为培尔·金特城。格里格描写的,不是沙漠的炎热,而是北国清凉的早晨。乐曲只有一个简单但非常抒情的主题,带有牧歌的情调,极为淳朴。

这个主题先由长笛奏出,描绘了一幅非常清幽的早晨景色。此后,该主题在不同的乐器中反复出现,乐队的强奏,表示太阳已经出来了。于是一切都苏醒了,远处传来牧笛的声音,树叶在风中飞舞,小鸟在枝头歌唱,一幅生动形象的挪威森林景色。

二、《奥斯之死》。奥斯是培尔·金特的母亲,在第三幕第四场中,她躺在病榻上,盼望儿子的归来。在她弥留之际,培尔果然回来了,他陪着母亲回忆起儿时的往事,用幻想的故事陪伴母亲走过人生的最后一段路。该曲气氛忧郁,但又如民歌一般淳朴。

在这段乐曲中,除了倍大提琴以外,所有的弦乐器都加上弱音器,轻柔徐缓的旋律带有哀伤忧郁的色彩,有深切的悼念之情。

三、《安妮特拉之舞》。安妮特拉是阿拉伯酋长的女儿。在第四幕第六场中,培尔·金特来到阿拉伯,他一身东方人的打扮,装作是一个预言家,取得了酋长的信任,酋长的女儿爱上了培尔,为他跳起了热情的舞蹈。

这一支舞曲是作者自己很满意的,乐曲是三部曲式,主题由小提琴拉奏与拨奏结合,造成一种很奇妙的效果。第三部分出现时,配器十分出色,他甚至提醒指挥家们要像“对待一个天真可爱的孩子那样对待它”。

四、《在妖王宫中》。本来是原剧第二幕第六场的前奏曲。这一幕所写的,是培尔·金特在山中与妖王多沃瑞之女调情,又受妖王威迫与妖女结婚,但培尔·金特最后还是逃跑了。

这一段配乐,选用的是一首苏格兰民歌作为贯穿全曲的主题,然后加以发展变化。这一主题带有切分节奏和半音下行单调,低音弦乐器的拨奏和大管的断奏、大鼓的轻敲和法国号的阻塞音,构成一幅神秘而略带阴森气氛的景象。

随后,乐曲的力度不断加强,乐器不断加入,音区不断升高,甚至显得粗野,最后,在乐队奏出的最强音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