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一年级决定孩子的一生大全集(超值金版)
1463300000058

第58章 从一年级开始培养孩子的成才品格(12)

不错,正是这个高斯后来成了著名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就是这个高斯用他那天才的手几乎触及到了物理学的所有分支。你一定听说过退磁,也就是使船、磁带,甚至是电视接收机等去磁。而且,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或磁通密单位也是以他的名字命名为高斯。

现在回到这个难题上去。你是怎么做的?怎么开始的?你可能是把数字一个一个加起来:

1+2+3+4+5+6+7……

或者用另一种方法,从100开始:100+99+98+97……

这就是我所说的序列思维(一个接一个地顺序进行)。我们看见了这些数字,从一看见就开始演算,或是按照老师说的去做。这通常会出现一个很长的演算过程或是大量的错误。体现这种习惯做法的另一道题是2+2X2。答案是多少?

我听到的最多的是8。正确答案是6,因为运算规则上先乘后加。换句话说,2+2X2应该先算2X2,然后再算2+4=6。这个错误很小,但它表明尽管我们学过并使用这些运算规则,人的大脑习惯上选择障碍最少的路径!序列思维。而天才的大脑动作方式却截然不同。它不是按顺序先算2+2,而是把这道题看成一个整体,从乘法开始(根据运算规则)。

所以,当要求把数字从1加到100时,小高斯综观全局……

1 2 3 4……97 98 99 100……发现1+100=101,2+99=101,3+98=101,等等。他下一步的举动就是判断从1到100的序列中有多少这样的对子。答案很简单:50=(100÷2)。于是,从1到100之间的所有数字的总和是101X50=5,050。这就是为什么高斯能在5分钟内算出这道题。天才的5分钟就等于习惯上的序列计算的一小时或更多。

同学们,为什么我们所羡慕的大科学家们有那么杰出的贡献呢?正因为他们有着善于思考的大脑,敢于创造的勇气。

亚历山大?弗莱明认为:所有的机会源于自己的创造力。他说:“一切新事物的发现都是偶然的:牛顿看见苹果由树上落下来;瓦特看见正在沸腾的水壶;伦琴发现一些雾状感光的底片。而这些人也都具备了足够的知识,能够由这些稀松平常的偶发事件中,发现新的事物。”

确实,在整个人类往前迈进的每一步的背后,都要一些孤独的个人在思想中萌发出创造力的种子,这些人的梦想在某一个夜晚将他们唤醒,而另外一些人的梦想却仍旧在沉睡。这个醒来的人就是我们这个世界必不可少的人。

那么,同学们,要想做一个新时代的优秀小学生,你必须唤醒你的梦想,唤醒你沉睡已久的创造力。在某种程度上,循规蹈矩是大多数人的习惯,规矩的流行,使人自然而然地不去费神去思考,而是随波逐流。长久以往,个性将被磨平,思维将会迟钝,自己的聪明智慧化作别人的影子……本来应该是一颗熠熠发光的珍珠,结果却蒙染了一层又一层的尘埃,这难道不可悲吗?

我们应该这样来培养我们的创造力。

建议一:要有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

被誉为“发明大王”的爱迪生,小学考试时总是倒数第一。老师向父母告状:“你那孩子就会捣蛋?有回上算术课,别的学生听得挺专心,可他偏没话找话,问:‘老师,2加2为啥等于4呀?’你说这不是捣蛋是什么?”其实,爱迪生的创造性思维方式与传统的日常功课格格不入,他将时间花在做“白日梦”上,思考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因而对学校的功课很少用心。

我们有些学校的教育大多因循守旧,强调抽象语言和有序的学习方法,所以一些思维活跃的杰出人才常常不能被发现。历史上,许多后来被证明是最杰出天才的人都未被及早发现,有的甚至受到误解和埋没。

缺乏想像力的孩子总是坚信自己所学的知识是对的,却很少想到这些知识有什么不对之处。因此,孩子总是用前人所用过的传统方式去看待事物。这样,他们只能见到前人已见到过的东西,只能想到与前人已经发现了的东西有什么联系,却容易忽略有什么新的联系。而有旺盛求知欲和强烈好奇心的孩子却不这样,他们对新鲜事物特别感兴趣,并且发现有意义的问题以后,能够请教老师和父母,因此他们进步很快。

建议二:爱学善问,兴趣广泛。

火柴的发明者是一位名叫查理?索理亚的中学生。他从小就是一个爱学善问、兴趣广泛的好孩子。他在小学读书时,不仅门门功课成绩名列全班之首,还特别对自然常识感兴趣。别的孩子做完作业就算完事,他却不然。虽然老师在课堂上已经给他们做过了试验,他回到家里总是还要亲手再试上一试。火柴的发明就是他在一次化学实验中的意外收获。老师讲过,硫磺、氯酸钾、磷都是易燃品,可做炸药……他就想,既然它们是易燃品,能不能用来做成理想的火柴呢?于是,他在家里搞起了试验,经过多次努力,终于成功了。

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的幼年,大部分时间是在修道院里度过的。孩子们进入修道院后,首先受到的教育是“上帝创造世界”的学说。

牧师讲完后,大多数孩子都伸直小手争先恐后喊:“明白了?”可是伽利略想:我怎么就和其他同学想得不一样呢?我怎么总有疑问呢?比如,上帝从哪里取的材料呢?有谁看见了呢?我可不能不懂去装懂?

从此,伽利略对天地间的事情发生了强烈的兴趣。他找来有关的书籍进行阅读,有关故事他也均想听听,尤其是有关天地间的奇怪现象,他更是想一睹为快。为了弄清楚天上的日月星辰、银河云雾等自然现象,他花了十几年的时间,制成一架能放大32倍的望远镜,终于亲眼看到了天体部分真实的现象,为人类的天文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同学们,总是踏着别人的脚印前进而不敢越雷池半步的人,大约一生是碌碌无为的。只有敢走别人从未走过的路,敢于喊出属于自己的声音,才能独辟蹊径,才有成功的可能。

俗话说:条条道路通罗马。对我们的成才来说,成功之路有千万条,总是踏着别人的脚印前进而不敢越雷池半步的人,大约一生是碌碌无为的。只有敢走别人从未走过的路,敢于喊出属于自己的声音,才能独辟蹊径。

建议三: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有个孩子叫林刚,他十分喜欢做实验性游戏,当听爸爸妈妈说要做有趣的实验游戏时,林刚非常高兴。与往常一样,由爸爸说,他动手。

“林刚,从你的玩具中,找出两个同样大的杯子,一个比杯子大的碗或者是锅都行。”林刚将三样东西拿来了。“爸爸,你看行吗?”爸爸满意地说:“行。你用锅装些水来,并且将水分别倒进两个杯子,要求两个杯子的水要一样多。”林刚按示意进行。然后爸爸问林刚:“你看两个杯子的水,是不是一样多呀?”林刚左看看右瞧瞧,说:“啊,是一样多。”“你将一个杯子的水倒进锅里,你再看看,是锅里的水多呀,还是杯子的水多?”谁知林刚不假思索地给了爸爸满意的答复:“一样多。”“为什么?你看锅里的水这么少,杯子的水那么多,怎么是一样多呢?”林刚从容地说:“爸爸你看,这是两个同样大的杯子,我倒进的是同样多的水,然后再把这个杯子装的同样多的水倒进了锅里,因为锅比杯子大,所以看起来锅里水像少些,其实它们一样多。”

谁能相信,这是一个年仅4岁的孩子对液体容量守恒定律的肯定的回答,而且思维清晰,语言表达准确、完整?

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数学教学正进入直式运算阶段,学生们都能按照老师的要求,从低位向高位顺序运算,惟独林刚别出心裁从高位到低位进行逆向运算,经老师指出后,他竟一意孤行。爸爸妈妈问他时,林刚振振有词:“从左边算到右边是我想出来的窍门。”

听他这么一说,爸爸妈妈意识到林刚虽然违背规律进行运算,却透露出一种萌芽状态的独创精神。于是爸爸妈妈在对他的“找窍门”给予充分肯定之后,循循善诱地告诉他,对自己周围的事物要多方位观察,对思维结果还需验证,验证的标准就是看它的实际效果。然后,爸爸妈妈与他一起分析逆向运算的弊端。最后,他口服心服地忍痛割“爱”了。既肯定了小林刚举一反三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小林刚的思维、判断和推理能力。

没有独立思考的孩子,就没有独立性。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就要提供一些机会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去感觉:什么对,什么错,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

如今,有的父母把一切事物都安排得十分妥帖周到,从来就没有什么事需要孩子自己去考虑、去想办法、去解决、去处理,长此以往,会扼杀孩子的思考能力,更谈不上解决问题的能力了。

现在,有不少孩子在面对自己应该独立思考的问题时,存在着这种“坐着等死”的想法。他们由不相信自己的思考能力,不相信自己渐渐发展为失去思考能力。有家长曾说:“现在的孩子也不知道怎么了,什么都不缺,就是一遇到事就没主意。我们家儿子下学期就要分文理科,到现在都没想好到底是学文还是学理,结果还是我和他爸替他做决定了。”

有人做过一次调查: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圈之后,问学生这是什么?小学生的回答最为丰富多彩,说是零、圆圈、苹果、太阳、月亮、气球、车轮、铁环、月饼等等;初中生除了说是“零”、“圆”之外,还有说“球”的;高中生除了说是“零”、是“圆”之外,就不能说出更多的答案了。为什么我们的孩子随着知识增多,独立思考能力反而下降呢?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失去思考能力的孩子,其共同表现为:凡事只有一个答案或没有答案;不敢反驳别人的意见;习惯附和他人的看法,缺乏创意。但这些特征并非与生俱来,而是与孩子的想像力、创造性此消彼长。而扼杀后者的,正是我们的教育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说“失思”的孩子必定有“扼杀型”的父母。

建议四: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世界著名作家歌德小时候,他母亲常给他讲故事,但她讲故事比较独特,总在讲的中途停下来,留下一个让小歌德想像的余地。让他发挥想像,续说下去。由于自小就受到想像力的培养,歌德后来成为了举世闻名的大作家。

现在很多成人喜欢给小学生讲故事,但这些故事大都太完整。其实,从培养小学生的想像力这点说,这是不利的。

想像力是人类独有的才能,是人类智慧的生命线。在创造发明和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想像力是一切希望和灵感的源泉。它不仅引导我们发现新的事实,而且激发我们做出新的努力,使我们预言未来,看到可能产生的后果。

爱因斯坦说:“想像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任何一个孩子都是极具想像力的天才。还未经文明熏染和污染的孩子,其思维模式还没有被纳入社会公认的体系中,他们天马行空、稀奇古怪的想法其实正是可贵的想像力的火花。

老师提问:“雪化了变成什么?”

“变成水?”大家异口同声。

一个小孩子回答:“变成了春天?”这个回答是多么富有想像力,又是多么富有艺术性,可居然被判为零分。因为老师认为,这个问题的标准答案不是这样。

父母问孩子:“树上有五只鸟,被人用枪打死一只之后,树上还剩下几只鸟?”提出这个问题的目的当然是想让孩子回答:“一只也不剩下,都被枪声吓跑了。”据说这是一道“脑筋急转弯”的试题,可以测试你的聪明程度。

孩子回答:“还有三只。”父母愕然:“怎么可能?”孩子解释:“爸爸被打死了,妈妈吓跑了,剩下三个孩子不会飞。”这是一个充满情感的回答,又是一个极现实的回答。可是,父母却大声呵斥:“什么乱七八糟的?你脑袋里从来就没想过正经事儿?”

孩子记住了“标准答案”,可谁来计算他们失去的东西?

建议五:敢于别出心裁。

美国的莱特兄弟是一对爱别出心裁、搞点花样的人。兄弟俩本来是靠修理自行车过活的,本可以守摊混饭吃,但他俩并不满足现状,喜欢别出心裁,搞点花样。

一天,兄弟俩在门前马路上试骑刚修好的自行车,由于车闸失灵、路陡坡大,自行车一下冲了出去,吓得路上的鸡、鸭到处乱飞?

“哎?要把咱们的自行车变得能往天上飞,那该多好?”“把汽车、火车都安上翅膀,就都能上天了?”……兄弟俩真想搞点花样了。

孩子都明白,铁跟空气比谁重谁轻,想让很重的发动机飞上天,那不成了神话了吗?莱特兄弟的“花样”受到很多人的反对。

但是,莱特兄弟不被困难吓倒。他们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经常观察雄鹰盘旋、燕子高飞,花了大量的时间在家钻研。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终于制成了第一架双翼飞机。兄弟俩高兴地把这架用内燃机做动力、用木料做骨架、用帆布做机篷的飞机叫做“飞行者号”。从此,莱特兄弟给人类开辟了航空科学的新纪元。

198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法国化学家莱思曾说:“除了传播知识和推动技术进步外,科学给予社会最重要的影响就是赋予一种科学精神,使人们理智地面对世界、面对社会、面对生活。”

科学精神,是推动科学进步的精神动力和一名科学家应贿的基本素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自然科学领域也是同样。科学的态度应该是相信科学而又不迷信于人类已有的知识,更不迷信权威。中国著名物理学家周培源曾说:“要在科学上有所建树,就应该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敢于实践,大胆探索。”

测一测。

下面所列举的情形表示十分有创造力的同学经常表现出来的行为。为了测试你这方面的情况,参照每项标准的分数,在每句句子后面的横线上写一个最能代表你目前水平的数字,然后相加得出总分。

1=从不这样2=偶尔这样3=有时这样4=经常这样5=总是这样。

A对什么问题都要问个为什么。

B有很强的好奇心,对一个领域内的知识很感兴趣。

C自己动手拆装玩具。

D经常参观科技馆。

E对周围的小事十分留心。

总分:

同学们,在这个测试中如果得到5-10分,说明你的创造力不是很强,你必须采取措施了,你不妨参考下面的具体方法,来塑造自己创造力;如果得到10-15分,说明你的创造力一般;如果得到15-20分,说明你的创造力很不错;如果得到20-25分,说明你是一个十分具有创造力的同学,这对你的成长很有好处,不过一定要保持下去哦。

做一做。

同学们,你们可以尝试以下方法并在生活中保持这样的习惯,相信你也能成为创意大王。

1,确立你的目标。

明确的目标,是激发创造力的源动力。只有先有目标,然后围绕目标,具体一步一步的做下去。任何事情都充满着各奇思妙想的胚芽。关键不在于这些胚芽,而在于如何让它们萌发。

2,相信自己。

激发创造力最大的绊脚石,是认为自己缺乏创造力。很多人有这种观念,完全源自父母、师长错误的灌输。他们以为创造力是不可企及之物,应该以敬畏之心看待发明家。但是,即是是最伟大的创新点子,也并非无计可循、难以琢磨的。以电视游乐器发明人诺南.巴希奈为例,他的灵感即来自游戏与电视这两项最受人喜爱的东西,经他一结合,变成了价值5亿美元的点子。其实,这只不过是一个平凡的联想。

3,灵感来临,随时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