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潜意识与第六感大全集(超值金版)
1464000000052

第52章 最灵敏的神经——感应(6)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行动是想法的流露。距离近了,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必然会暴露出心中最真实的想法。相对于别人而言,这些想法则是一种威胁,是不被人喜欢的东西,他们会因此只看到你的瑕疵、缺点、劣势。相反,距离远了,这些本能的自私便会隐藏于自身,相对于对方而言,呈现给他们的则是完美、高尚、美好的一面。

世界管理权威吉姆·柯林斯曾说:“无论狐狸想用什么样的办法来谋害刺猬,刺猬只需要缩起来,狐狸便无计可施。”这启示我们,一个人只要按照自己的方式工作、生活,与周遭的环境和人保持适当的距离,那么无论到什么时候,你都会掌握影响他人为自己做事情的主动权。

两个有矛盾的人,在路上看见对方时,为什么远远地便会绕道而行,避开对方?两个好朋友,在街上看见对方时,为什么相隔很远还会叫对方的名字,寒暄一会儿?

上述现象其实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在发挥作用。因为两个人闹矛盾吵架或者成为敌人的时候,心理距离处于相对较远的状态;两人相知、相恋或者成为知己的时候,心理距离处于相对较近的状态。心理距离处于较远的状态时,便会不由自主地大喊或者不想见到对方;心理距离处于较近的状态时,便会自然而然地小声耳语或者想与对方进一步地接触。

某知名心理学家说:“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心理‘领地’,只有当你真正走近了,关系才会更好;离远了,关系便在无形中生疏了,也就不容易施加影响。”试想一下,一个和你矛盾重重且凡事都会提防你的人,会接受你的意见、观点、建议和为你做事情吗?显然不会。相反,一个和你亲密无间,甚至把你视为知己、死党、哥们儿的人,你向他提出什么请求或者拜托他办事情,他会拒绝吗?一定不会。

一个人对待事情的态度、解决方法,以及处世原则,往往是决定心理距离的关键。也就是说合理、得体、宽容、大度等积极的态度以及措施,能够拉近心与心的距离,而斤斤计较、小肚鸡肠、怀恨在心等消极态度以及措施,往往能够阻碍心与心之间的距离。

人与人之间有身体、年龄、辈分的身份距离,也有职位高低、钱财多少、名利如何的社会距离,在这些之外,还有心与心之间的距离。而正是这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在影响人的过程中却能起到决定作用。因为心与心距离相近者,会让对方对你产生亲切感,进而喜欢与你交谈。没有一个人会拒绝一个真正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为自己着想的人的建议以及请求。

无论是时间上的距离还是空间上的距离,都有可能导致彼此间找不到共同的语言,也不会明白对方的心思、苦衷、意见、见解。当你对对方的近况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便不能更好地施加影响。

当员工有事情向老板请假的时候,如果他只是打个电话请假,老板在电话中通常会表示出不情愿,甚至不批假。但如果提前直接向老板请假,通常他会表现得无所谓。

在谈判时,谈判人员如果一直绕弯子不切入正题,对方则会认为他没有诚意,进而表现出不愿意与其进一步交谈的情绪。但如果直截了当地和对方交谈,那么对方则会表现得更加积极。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是如此,距离太远便会失去该有的吸引力。如果一个人想影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意见,以及为自己做事情,那么就要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因为距离太远便无法实施影响了。

虽然社会上广泛流传着“距离产生美”之说,但在情感上,距离有时并不能产生美,在影响人的过程中更是如此,反而多数时候,会因为相对较远的距离,使美渐渐地消失。

美国心理学家博萨德曾对5000对已经订婚的情侣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其中两地分离的情侣最终结婚的比例很低。由此可见,恋爱程度和距离也是成正比的。所以,单身朋友在叹息“遇不到合适的”之前,何不先在公司同事、朋友中寻找一下呢?恋爱在自己身边发生的可能性极高。而且,在现代社会,“吃窝边草的兔子”并不丢人。

遥远的距离,容易让人与人之间感到陌生、孤独,而影响人是需要通过不断地交流和沟通才能发挥效力的。如同感情一样,有时就需要一个深情的眼神、一个温暖的拥抱、一分温情的关心,这不是用几句言语能代替的。无论是时间上的距离还是空间上的距离,都会让彼此间难以产生共同语言,也不会明白对方的心思、苦衷。当一个人对对方的近况一无所知的时候,又凭什么去影响对方呢?

为了有效地影响对方,人们会习惯性地对对方好,甚至会和对方走得很近。但无论对方是谁,也无论你们之间的交情多么深厚,都要保持在一个适当的状态,换句话说,就是要掌握一个“度”。心理学上将“度”这个衡量一件事情成功与失败的分界线归属为距离法则。古语有训:“君子之交淡如水。”在生活中,我们在与人相处时也应该秉承这样的原则。只要把握好距离法则的要领,并对他人报以尊重,新鲜感和美感自然会长久保持了。

同理心:感受着他人的感受

【如果具有了同理心,设身处地地体察对方的立场、观点、感受、难处,那么,人与人之间就会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照顾,多一份体贴。】

孔子有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由此句引申为“推己及人”,一方面,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或不愿意接受的待遇,千万不要施加给别人;另一方面,应根据自己的喜好推及他人喜欢的东西或愿意接受的待遇,并尽量与他人分享这些事物和待遇。这样的人,正是具备了一颗同理心。

人是复杂的动物,人的思维和情绪更是千丝万缕。由此就造成了人的沟通的复杂性。又因为每个人都是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人出生后就有一个与他人“分别”的倾向,这样才能显示出自己的独特性。也就是这种分别心,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不理解,沟通障碍。大家都要说出自己的道理站住脚跟,向别人证明自己的正确性,却忽略了别人的声音;大家都急于说出自己最迫切的心灵感受,却听不到别人的内心的声音。于是,在沟通中逐渐形成巨大的屏障,人们相互背离,并越走越远。人与人之间信任缺失。

同理心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药。它如同润滑剂,当一个人鼓励他人毫无顾忌地说出内在压抑的、困惑的、挣扎的及其他的想法、经验、感受及行为,那就是同理心在发挥作用。它会使和你交流的人感受到被提供支持,觉得有依靠,很安全,并产生力量来面对生活中的困境。

同理心,容许积蓄积极的能量来承担起生活的责任以及勇往直前的勇气。使沟通双方积极地建立信任与被信任的关系。其实我们每个人本身,无论是获得他人信任,或者是信任别人,都是一种温暖的人际关系的建立,都是我们内心深处最渴望的声音。

每个人都渴望被了解,被接纳。当一个人觉得被了解了,被接纳了,才有可能真正地了解与接纳他人。人们的问题根源,恰恰来自于“被误解”“不被接纳”,而非问题没有被解决。人们最大的痛苦源于不被人了解、以及那些没有人懂的孤独、害怕、焦虑、紧张、担心等情绪。这些糟糕的情绪会阻碍人们难以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糟糕的情绪所带给人们的痛苦,要远远大于那些糟糕的事情本身。

缺乏同理心的人只会霸道、武断地将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别人。那些专制的独裁统治者向来都是唯我独尊的,而毫不顾忌他人感受。再看那些倾听大臣和百姓声音的统治者,往往会创造出一个繁荣盛世。

一个有同理心的人,会先把自己的意见或忠告放到一旁,并能够静下心来,认真倾听他人的想法。当别人表达意见时,还会设法使对方明白自己已经完全了解他的想法,并在沟通过程中不断求证,自己是否理解正确。如此做法,即是一种对人最大的尊重,还容易获得对方的充分信任。“信任”是这世界上最温暖的房子,会汇聚更多的心在同一屋檐下,造就和谐的人际关系。如此,同理心即成了人与人之间信任的依托,也成了人们心灵疗伤的良方。

追溯“同理心”这个概念与名词的起源,其是由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治疗师罗杰斯所创的。他这样定义“同理心”:同理心的状态,或是要成为有同理心的人,就是要在保持自己的立场的同时,能进入到他人的内在,就好像自己就是那个人一样,去精准地理解他的感受与所说的意思。也就是说,去体察到他人的快乐或受伤的感受,并且能理解到其所发生的原因,但是同时要能意识到这只是一种“好像是”发生在我身上,但却不是我真正的经验。如果这种“好像是”的品质失去了,那么这个状态是“认同”而不是同理心。

那种“好像是”的感受,也就是感同身受的意思。同理心涉及面之广泛,并能浅显地认为是理解他人。同理心是能够进到他人所觉知的世界中,而且觉得自在。既然要驻进他人的感知世界,就要求我们具有敏感而纤细的神经,去敏锐地察觉到他人在每一时刻的变化中所表述的知觉意义,以及他每一个当下所感受到的害怕或愤怒,温和或困惑;并且暂时放下个人的判断,去体验他人的生活,去意识他所没有觉察到的内在感受意义,而不立刻去挑破它,因为这会让他觉得有压力。

朋友之间,经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一个内心痛苦的人,向你不断哭诉着他的心情,这时候,他极度渴望被理解。一番倾诉,无论朋友是否真的听进去,他只希望听到一句“我懂”,心情顿时会得到解脱,畅快许多。“我懂”,短短的两个字,却能够发挥出神奇的效用,这正是同理心放射的能量。

暂时将自己的观点与价值放下,用无偏见的态度进入到他的世界。也就是说,要将自己放下。只有那些对自己有足够安全感,对自己在那些奇怪而陌生的世界中不会迷失,且在自己的意愿下能随时回到自己世界的人才能做到。或许这个对同理心的解释,清楚地表达了它是复杂的、苛求的、强烈的——同时也是微妙的、温和的一种存在方式。

同理心让人们成为他人内在世界的一个可以信赖的朋友。它是一个比较抽象的心理学概念,但解释起来非常简单,它是指人们常说的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做法。在发生冲突或误解的时候,当事人如果能把自己放在对方的处境中想一想,也许就可以更容易地了解对方的初衷,消除误解。

所谓“同理心”,即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简单地说,同理心即站在对方立场思考的一种方式,更通俗地说,同理心就是换位思考。生活中常听到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就是这个道理。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有固定的公式可循,要从关心别人、体谅别人的角度出发,做事时为他人留下空间和余地,发生误会时要替他人着想,主动反省自己的过失,勇于承担责任。只要有了同理心,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就能避免许多抱怨、责难、嘲笑和讥讽,大家就可以在一个充满鼓励、谅解、支持和尊重的环境中愉快地工作和生活。

在既已发生的事件上,把自己当成是别人,想象自己因为什么心理以致有这种行为,从而触发了这个事件。因为自己已经接纳了这种心理,所以也就接纳了别人这种心理,以致谅解这行为和事件的发生。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殊途同归。

就算是自己的看法与他人不同时,他人不予以认同,也不能判定对方的一定是错;尝试反复地思考,认真从其他角度去看,针对事而不是针对人,便会发现自己原本的定夺不一定完全正确。因为事情发生在“我”身上跟发生在“他”身上,会产生极大的差异和后果。别人的想法和行为总有他的缘由。

人有时候可能衡量过对人和事的影响,尽量谅解别人的处事方式、作风和行动之后,调节一下自我的反应,便是“同理”的表现。就算因此而改变原本的做法,或者打消初衷,并不代表被同化,而是体谅和尊重。

有这样一个寓意颇深的故事。

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其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的一声打开了。铁杆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钥匙回答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

任你再粗的铁杆也撬不开。唯有懂得同理心,才能把自己变成一把细腻的钥匙,进入别人的心中,了解别人。否则,即便你力大如牛,仍然打不开别人紧锁的心门。

这启示我们,无论在人际交往中面临什么样的问题,只要学会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尽量了解并重视他人的想法,就能更容易地找到解决方案。尤其是在发生冲突或误解时,当事人如果能把自己放在对方的处境中想一想,也许就可以了解到对方的立场和初衷,进而求同存异消除误解了。

再举个例子,上司与下属之间其实都渴望被理解,可是,现实的情况是,上司与下属之间的矛盾又有一大部分是由于互不理解造成的。上司认为应该这样做才对,而下属则不以为然。更糟的是,当上司与下属的意见发生冲突时,如果双方都只知道表述自己的想法,对方就多半会认为自己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无法继续沟通下去。

长此以往,上司和下属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一有意见不合,双方都会“条件反射”似的立即否定对方的意见。反之,如果上司先从下属的出发点着想,或者下属先从上司的出发点着想,双方互相体谅、互相理解,矛盾和冲突发生的概率肯定会降低不少,工作效率也肯定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同理心本身并不是什么新论调。“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当自己生活贫苦的时候,多理解一些财富拥有者劳动艰辛,并为之不断努力;当自己拥有财富时,不忘体恤贫困者,珍惜此刻,并对之多加扶持。当自己是一名员工时,也应该多考虑一下老板或上司的难处,给他们多一些支持和理解;当自己成为一名老板或上司时,要多考虑一些下属和员工的利益,给员工多一些关怀和鼓励。当作为孩子的时候,多理解身为父母的艰辛;当成为父母的时候,多体会孩子的童心……

“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怎样对待你。”这也是对同理心的一种经典诠释。这条永恒的成功法则适用于每一个地方。

因此,凡事为他人着想,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在现实的工作和生活中,如果具有了同理心,设身处地地体察对方的立场、观点、感受、难处,那么,上司与下属之间、同事之间、夫妻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业务员与顾客之间,就会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照顾,多一份体贴,相互之间的关系就会更加和谐、更加融洽、更加温馨!

一颗同理心,将会让你赢得世上最美好温暖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