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季羡林为人处世的36堂课
1469500000004

第4章 谦醒自制篇

第十三课豁达包容反躬自省

【智慧人生】

任何一个人,包括我自己在内,以及任何一个生物,从本能上来看,总是趋吉避凶的。因此,我没怪罪任何人,包括打过我的人。我没有对任何人打击报复。并不是我度量特别大,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而是由于我洞名世事,又反求诸躬。假如我处在别人的地位上,我的行为不见得会比别人好。

——季羡林《宽恕一切,没什么不可原谅》

【精品解读】

在“文革”中遭受肉体和精神双摧残的季羡林,在走出牛棚后,依然内心洁净坚强,他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坦然漫步在校园里。

季羡林在《该忘记的就忘记》一文中写道:如果不能“忘”,或者没有“忘”这个本领,那么痛苦就会时时刻刻都新鲜生动,时时刻刻像初产生时那样剧烈残酷地折磨着你。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忍受下去的。然而,人能“忘”,渐渐地从剧烈到淡漠,再淡漠,再淡漠,终于只剩下一点残痕;有人,特别是诗人,甚至爱抚这一点伤痕,写出了动人心魄的诗篇,这样的例子,文学史上还少吗?

这也正是常人所需要汲取的人生营养。

不论年老还是年轻,成功的处世之道应该在于人的胸襟广阔,气度雍容;

为人不骄不躁,谦恭而不张扬,处事不惊不慌,冷静而不失措;

对小人的嘲讽谩骂,不愠不馁;

要有一颗平凡之心,拥有大庸大俗的豪放与粗犷,方能行效君子之美行。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做人不能太较真,这正是有人活得潇洒,有人活得太累的原因之所在。

做人固然不能玩世不恭,游戏人生,但也不能太较真,认死理。认真过了头,就会对什么都看不惯,把自己同社会隔绝开。

【入世指南】

季羡林先生说:不完满才是人生。人生就是充满缺陷的旅程。从哲学意义上讲,人类永远不满足自己的思维、自己的生存环境、自己的生活水准。这也决定了人类善于不断创造和追求的积极一面。

镜子看上去很平,但在高倍放大镜下,就成了凹凸不平的山峦;肉眼看很干净的东西,拿到显微镜下,满目都是细菌。试想,如果我们“戴”着放大镜、显微镜生活,恐怕连饭都不敢吃了。

你再用放大镜去看别人的毛病,恐怕许多人都会被看成罪不可恕、无可救药的了。

一样的道理,如果日常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或有人冒犯你,只要不是恶语伤人、侮辱人格,我们就应宽大为怀,以柔克刚,晓之以理,不去计较。你没有必要与往日无仇近日无怨的人瞪着眼睛较劲。假如再酿出个什么严重后果来,那就太划不来了。但是要求一个人真正做到不较真、能容人,也不是简单的事。首先他需要有良好的修养、善解人意的思维方法,并且需要经常从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和处理问题。

多一些体谅和理解,人间就会多一些宽容,多一些和谐,多一些友谊。

心有容,德乃大。

事有忍,祸乃消。

不论是日常生活中,还是在事业追求上:胸怀有多大,理想就有多大。

在为人处世中,学会“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已,以弱字御侮者,方称高人。

◆每天照镜子

以镜正己,反躬自省,是古今聪明之人,修炼自己品行的捷径。

生活中离不开镜子,洗脸时照镜子,出门时照镜子,它可以让我们看到自己的容貌,让自己衣着得体,举止得当。在生活中还有另一类镜子,我们的眼睛或许看不见它,但我们在内心中能感觉到它,它每时每刻都存在,并如影随形相伴在我们的左右,那就是“以人为镜”可以正品行。

《墨子·非攻》云:“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其中的“吉与凶”即是指我们的行为正确与否。以人为镜,就是以别人的言行来启发自己,以周围的生活环境感染自己。

季羡林就把年轻人作为自己的一面镜子。他说:“我同这些生龙活虎般的青年们在一起,他们身上那一股朝气,充盈洋溢,仿佛能冲掉我身上的这一股暮气。我顿时觉得自己年轻了若干年。”

以人为镜,鉴己照人:对己可以知得失、修身心、明方向;对外界,亦可照亮他人。如季老一生,品德闪闪发光。

人这块镜子不仅照出得失,照出世界中的一切真实,更加可以照出一个真实的自我。

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我们的镜子。

我们要虚心地去“端详”“镜子”中的自己,并允许各种镜子从不同角度去照自己,兼容并纳。

以人为镜是为知得失。每个人的阅历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躬行,这就要求我们要以他人的言行得失、经验教训来审视自己、衡量自己,以免多走弯路;经常从别人身上映射出自己的瑕疵,虚心听取别人的批评意见,对自己的言行加以矫正;尤其是在照镜子过程中,要多学习别人的长处。

千江有水千江月,以人为镜,择善从之,才能修身养性。

“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这是一句古老而有效的谚语。只有在与一面面“镜子”的对话过程中,人生才不会迷茫,才能修正自己的不足。

要知道,在照镜子的时候,你自己也会成为别人的镜子;犹如你在看风景的时候,自己也成为别人眼中的风景。所以你要努力培养自己的自制力,既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德国音乐家巴赫从小非常喜欢音乐,很想去汉堡听一位管风琴大师的演奏。可巴赫住的地方离汉堡几十里路,穷孩子没钱坐车,只好带上干粮徒步上路。走累了在田野里休息一会儿,天晚了在农舍屋檐下的草堆中睡上一夜……为了听演奏会,他经常这样步行往返,是自制力支持他走完全程!

季羡林老人在九十多岁高龄,且在生病住院治疗期间,还能坚持写出《病榻杂记》,可见自制力培养对人生和事业进步,是何等重要。

自制力与自省心、如孪生兄弟,经常会同时出现在人的脑海中。

西汉昭帝时,燕人韩延寿在左冯翊担任太守。有一次,他到高陵县巡视,碰到兄弟俩向他告状。其中一个说:“我弟弟占了我的耕地。”另一个说:“这地本来就是爹妈在世时分给我的,哥哥不讲理,硬说是分给他的。”

这件事,对韩延寿触动很大。他十分惭愧地说:“我作为太守,是一郡之长,不能教化百姓,以致今天民众间发生骨肉争讼。这既伤风化,又使贤人孝子受耻。其责任在我身上,我应退职让贤。”

韩延寿从两兄弟的行为中感觉到自己为一方“父母官”的不足之处,他的自省及责任心,使兄弟俩觉醒并决心痛改前非。

大家不妨经常照照镜子,从中洁净自己。

◆不钻牛角尖

失去时别太悲,得到时别太乐。

季老是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走运有大小之别,倒霉也有大小之别。而二者往往是相同的。走的运越大,则倒的霉越惨,二者之间成正比。中国有句俗话说:‘爬得越高,摔得越重。’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这种关系。”

季老却能脚踏实地,一生不忘做学问——不管是身陷牛棚,还是头戴桂冠,他总是能做到荣辱不惊。

经历了人生厄运之后,他从新站起来,心胸更加豁达了,信念更加坚定了,学术领域更见广泛了,一步一个脚印地求证学问,人生的步伐更加潇洒了……

面对挫折,人人都要懂得“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道理:

战国时期,靠近北部边城,住着一个老人,名叫塞翁。塞翁养了许多马,一天,他的马群中忽然有一匹走失了。邻居们听说这件事,跑来安慰,劝他不必太着急,年龄大了,多注意身体。塞翁见有人劝慰,笑了笑说:“丢了一匹马损失不大,没准会带来什么福气呢。”

邻居听了塞翁的话,心里觉得很好笑。马丢了,明明是件坏事,他却认为也许是好事,显然是自我安慰而已。过了几天,丢失的马不仅自动返回家,还带回一匹匈奴的骏马。

邻居听说了,对塞翁的预见非常佩服,向塞翁道贺说:“还是您有远见,马不仅没有丢,还带回一匹好马,真是福气呀。”塞翁听了邻人的祝贺,反而忧虑地说:“白白得了一匹好马,不一定是什么福气,也许惹出什么麻烦来。”

邻居们以为他故作姿态。心里明明高兴,有意不说出来。

塞翁的独生子,喜欢骑马。他发现带回来的那匹马膘悍神骏,是匹好马。他便每天骑马出游,心中洋洋得意。

一天,他高兴得有些过火,打马飞奔,一个趔趄,从马背上跌下来,摔断了腿。邻居听说,纷纷来慰问。

塞翁说:“没什么,腿摔断了却保住性命,或许是福气呢。”邻居们觉得他又在胡言乱语。他们想不出,摔断腿会带来什么福气。无独有偶,不久,匈奴兵大举入侵,青年人被应征入伍,塞翁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不能去当兵。入伍的青年都战死了,唯有塞翁的儿子保全了性命。

当年季老蹲牛棚、扫街、看收发室,可以说厄运临头,但他依然十年磨一剑,不忘学者责任。熬过苦难之后,他的生命里不是依然风和日丽吗。

有个故事还告诉人们,别学老鼠钻厄运的牛角尖,让路越走越狭了,总以为自己是百折不回的英雄,不肯后退。

喜欢钻牛角尖的人普遍存在争强好胜的心理,认为什么事情都难不倒自己,什么问题自己都可以解决。然也!

只有那些心态平和,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人,明白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自己弄不明白也不需要他弄明白的人,才是智者。对普通人而言,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问题,最好不去研究。

还不如转移一下注意力,比如出去登登山,玩玩水,散散心,或者去图书馆读读《十万个为什么》,把自己知识拓宽些,别像老鼠那样,见洞就钻。成为寓言和现实生活中的话柄。

第十四课轻物自持“淡”值千斤

【智慧人生】

我认为,能为国家、为人民、为他人着想而遏制自己的本性的,就是有道德的人。能够百分之六十为他人着想,百分之四十为自己着想,他就是一个及格的好人。为他人着想的百分比越高越好。百分之百,所谓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绝无仅有。

——季羡林《君子成名而不逐利》

【精品解读】

季羡林老人一生淡泊名利,把钱看得很淡,把名看得很轻,把人品看得很重。他一心钻研学问,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在做学问和做人上,他一直追随那种“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境界。

社会是个大名利场,淡泊名利很难,但这并不代表不淡泊名利是人之本性。能做到淡泊名利,其实是人生的一件好事,因为它意味着你在一定程度上了摆脱了物欲的枷锁。永远不会成为名利的奴隶。

当然,人不是神,生活在现实中,没有几片瓦遮风档雨不行,我们的祖先就是从洞穴中走出来的,穴居能避风雨。没有私家车也可以远行,因为社会上有许多公共交通工具提供给我们使用。有豪车、有别墅、有巨款的人未必比你幸福,因为我们的老祖宗早就总结出来一个真理,“金钱并不等于快乐”。人们常说知足常乐,谁又真的做到了。淡泊名利是一种很高尚的境界。

如果在现实生活中你还存在淡泊名利之想法,应该说你是幸运的,这是你的福缘。孺子可教也,千万不要因为外界的原因使它泯灭了。

对于物欲的尺度,人生起码要做到外化而不是内化,就是说外部可以顺应社会潮流、随和生活需求,但内心一定要有所自持,这样才算是一个有境界的人。

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在一九零三年他们成功地完成首次飞行试验,兄弟俩因此扬名世界。虽然成为了全球知名人物,然而他们却完全没把声名放在心上,还是默默地工作,不像其它名人热衷于写自传,也不去参加无意义的宴会,更不喜欢接受媒体采访。有一次,一位记者要求哥哥维尔伯发表讲话,他回答:“先生,你知道吗,鹦鹉喜欢叫得呱呱响,但是它却怎么也飞不高。”

弟弟奥维尔对待荣誉,更是视而不见。他在用餐时,竟然顺手从口袋摸出一条红丝带擦嘴,姐姐看见了问他:“哪来的手帕这么漂亮?”奥维尔却毫不在意地说:“哦,这是法国政府发给我的奖章上的带子,刚才嘴巴沾油没手帕用,我就拿来擦嘴了。”在今人看来,有些不可思议,但从另一方面也能反映出,名利思想在他们心中,的确没有一点位置。

当年诸葛先生在隆中也悟出了生命的真谛,他在出师表中说: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他的这般淡薄情怀,足以表明他洞悉人性。

志存高远不一定就要齐家治国平天下,坦荡荡无愧于心才是最重要的。

古人常云:智者寡言。静静地思考才是最有力的行走。正似季老对学术研究之严谨之心,可谓一生孜孜以求,勇往直前。他视名利,如浮云掠过头顶。在有生之年,从不去刻意追逐名利,只执着于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无疑是一种对世事的淡然处之。

正所谓“物来则应,物去则空,心如止水,了无滞碍”,这就是一个世纪人抖落一身欲望后呈现出的平和心态。

而有些人则整日煎熬在浮躁之中,惶惶恐恐度日。

对青年而言,淡泊不是不思进取,不是无所作为,不是没有追求,而是以一颗纯净的灵魂对待生活与人生的欲望和名利诱惑。养成一种修养,一种气质,一种境界。这无疑是生命在青涩时期的必修课,如雨露对花蕊的滋养,太阳对绿叶的光照。

那么,你就可以在思想困惑时,用淡泊放飞心灵,去还原人之本性。

在环境改变时,你就能经得起热闹,也能耐得住寂寞。

学会在顺境中不怡然自得,身处逆境时不枉自菲薄,宠辱不惊,悉由自然。这样就会使你真正地享受人生,在淡泊中不断武装自己的德行。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内涵的人。

如果不能恬淡寡欲,就容易迷失方向。不能够平和安静,就不会认真思考人生。古往今来,大凡有成就之人,都耐得住寂寞……

◆敢于享受寂寞

许多人都认为,“独钓寒江雪”,是天下描写“寂寞”和“胸怀”的第一美文(图)。可谓,图中有文,文中有诗,诗中有境,境中有意,意中有思,思中有哲的、大手笔……

在水泥森里住得太久的我们,即使无法抽身去感悟大自然的呼吸,也要学会经常滋润枯燥无味心情的方法,比如欣赏如下寂寞:

有一个人端坐天地之间,钓着一江的寒冷,守候着最后一片洁白的孤独。群山孤寂,雪山邈远,足迹尘封,是谁承载了这一江的寒冷?是谁用一根细线垂钓着天地间的绝美……大智若愚的心情,现实空灵的神态,人世间真有这样“一翁”吗?传统和现代真是相距这样遥远的时空吗?

真的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而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依然是每一天都在努力前行,有时候还需手脚并用去攀登。然而,人们依然不会忘记那种陶冶心境的美好寂寞……

掩卷《离骚》,我们仿佛看见:

柔白的月光洒满江面上,寂静的江水温润如一块墨玉。微风轻轻吹佛他宽大的衣衫,寒意一点点渗入他的心房。他却吟诗直抒胸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当年的你那么意气风发,不曾想日后被放逐在遥远的孤岛。只有山水看见你在灰暗的天空下,眉头紧缩成两道山河,用泪凝结成泣血的诗行。这是诗人傲骨凌宇的身影,还是我们曾经狂妄不羁的心灵写真,在面对寂寞的时候,他们好像融为一体了。那汨罗江里的身影,永远沉淀在历史的记忆中。

回到现实,不论白领、蓝领、黑领,不管老板、员工、学生,身陷嘈杂的浮华中,我们的心,是不是应该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或者在午间暖暖的阳光里,体验一下傲者的孤独。思一思端午节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竹叶裹成的食物,以及你追我赶的龙舟……

寂寞和思索,才是人们心中所缺失的。也是这个时代所缺失的。嘈杂正在一点一点空虚我们的思想,不然,我们怎么会一遇到问题就感觉茫然失措呢?

“天下熙熙,皆为名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很多人把自己变成了追名逐利的奴隶。忘了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的:“淡泊以明智,宁静而致远。”的道理。

如果用一句话形容季羡林老人的一辈子,那就是:“淡泊中自有精彩。宁静里亦有辉煌。”

◆修得清心寡欲

众所周知,陶渊明出身于名门。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孝武帝太元十八年,陶渊明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出任江州祭酒。

当陶渊明厌恶了官场的虚伪黑暗时,他改变了人生的航向,毅然选择了清贫,归隐田园。于是后人才有幸能读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些清新舒畅的诗句。试想如果当时他没有选择“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而是继续在官场中庸庸碌碌、昏昏噩噩地过完一生,那么世上不过多了一个无所作为的庸官而已。“陶潜”这名字将会湮没在吏部那一长串官员名册中,后世那些不得志的文人也将失去一个能给自己精神慰藉的家园。

有人“出淤泥而不染”,有人说追求名利是人性的自然选择,没有人对金钱和官位不垂涎三尺,然而这种认识不完全正确,因为金钱和官位对有些人来说,还不是最重要的。

如季老视功名如浮云,芸芸众生中,清心寡欲者也大有人在:

年轻人说:“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年长者感悟:岁月本长而忙者自促;天地本宽而卑者自隘。

还有一些人: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而“随手弃桂冠,淡然度人生”则是季羡林先生的风骨。

清心寡欲赐福给季羡林的是:长寿。

青年虽然富有光阴,但决不可在随随便便、浮浮躁躁中失去。

淡泊名利,只是为了踏踏实实做人,专心致志工作。

第十五课心无所争身成大业

【智慧人生】

季羡林曾说:我一生遇到的六位恩师,积八十年之经验,我认为,一个人生在世间,如果想有所成就,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才能、勤奋、机遇。行行皆然,人人皆然,概莫能外。

——季羡林《人生箴言录》

【精品解读】

季羡林先生早年留学德国,回国后潜心研究国学,心思集中,专心致志。

冰心老人曾在她的散文中留下这样美妙的句子:“有不少人像我一样……喜欢在一张白纸,或者只带着道道的纸上,不受拘束地,心无旁骛地抒写下去的。”

季羡林先生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时,也是怀着一颗爱国之心,握起手中那支沉甸甸的“国学”之笔,蘸着他的生命和勤奋,蘸着他的人生和体验,书写出一篇一篇底蕴深厚的文章来。

众所周知,一个人无论是淡泊名利,还是追逐名利,他是不是值得社会称赞,往往取决于他是否为自己的祖国、为某项事业作出过贡献。文化大师季羡林不但为国学的传承尽心尽力,他在外国文化的发扬光大中,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的学问,在中印文化交流中,曾经得到过印度总理的高度赞誉。

那么在季羡林身上,什么最值得我们学习呢?季老的人生,对我们的人生又又有那些指导呢?

首先,心无旁骛,做事专一,就是季老人生的一大亮点。当今社会,新鲜事物层出不穷,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人们享受社会进步的时候往往也容易迷失自己。

譬如政府官员想经商,文人学者想下海,学子们想辍学,商人们想让自己的孩子去做政府官员,许许多多人都不安于自己的本业。大家经常被物欲、权欲、享乐欲冲昏头脑,今天你是三心二意,明天他是二意三心,结果什么也没干好。为官的不敬业,学和尚撞钟。下海的没捞到鱼,有的甚至呛了水。求学的,只为混一纸文凭。而季羡林给我们的启示是,要想学有所成,干事必须要专一,认准的事就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不达到目的,决不罢休。

在娱乐风四起的年代,多数人手里的遥控器总是忙碌不停。而季老当年只专注一个节目《新闻联播》。他之所以这样,并不是不喜欢看电视,而是他说他觉得一个人的时间有限,干其他事多了自然就耽误了自己的主业。这样的自律一般的人是很难做到的。

想想我们一天有多少时间,是浪费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

白日聊天闲扯淡,晚上喝酒侃大山;美容黄瓜粘一脸,电话一打就半天。

还有无休无止,花前月下、霓虹灯中的所谓浪漫……

和季老比起来之所以产生如此差异,主要是我们人生目标不是很清晰,还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追求方向。

常言说:人生追求事业的功夫少了,虚度生活的时间就会多了。到头来一事无成。

其次是,抗挫折,永不言弃的毅力不够。季羡林的一生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文革中也被残酷斗争,扔进牛棚,甚至禁止他搞学术研究。但就是这样一个逆境,在扫大街之余,他还能偷偷翻译出近十万余行的译本《罗摩衍那》,实在是被一种强大力量所支撑。是什么力量呢?如他自己所言,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季老在经受心灵折磨肉体迫害的时候,还默默执着学问,这是一种多么笃诚的信念!对比之下,我们所遇到的小小挫折,实在不算什么。

【入世指南】

珍惜时间就是延长寿命。世界上,与季老同样珍惜时间的,大有人在。

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便是“惜时如金”。当朋友看见她把诺贝尔奖章给女儿当玩具玩时,十分不解,然而居里夫人却说:“既然她喜欢,就让她玩好了,这样我可以多腾出一些时间做实验了。”

无论是热衷科学试验的居里夫人,还是孜孜研究国学的季羡林老人,他们都为社会、为国家和民族作出了贡献。都是我们塑造人生时的楷模。

他们乐于与时间争分夺秒地赛跑,却从不愿意与人去相争。

在这一点上,季老的品行,尤为突出。

按他自己的话说,他喜欢“以今日之我,攻昨日之我。”自己和自己较劲,而不是与他人计较,这种特长。值得每一个人去效仿。

光明磊落,不仅是学者胸襟,天下人都须努力学之。

不争名夺利,只争上游,是做人的美德。

◆不争正论

孔子说:“君子总是不会发生与别人相争的事情。如果有的话,那就是射箭比赛了。赛前相互作揖谦让然后才上场比赛,赛后相互作揖再退下来登堂饮酒。所以,君子之间即使有竞争,也不会失去君子的风范。”

这样说来,我们只能用孔老夫子的矛,去攻他的“君子不争”之盾了。君子之间还是有竞争存在的。只不过,在方式上温文儒雅一些。

其实在那个灾变的年代,君子如何与硕大的“野兽们”(对欲望的隐喻)一道穿越生活这个小小的针孔?真不是个简单问题。一个灾变的年代也是一个强权的年代,强权的年代要求人们“好争”,只有去争——竞争,争夺,战斗,争执——才可能获得自己的利益。争——这是一个不诤的事实。

争——是大千世界的本来面目,植物和动也是在优胜劣汰中得以存活下来的。人们心中那些五光十色的理想生活,多数还在理想征途上没能出世到这个世界上来——君子如何能不去争呢?又如何又去争呢?这似乎上升到一个哲学的范畴,逻辑的范畴,道德的范畴……

所以争不争,不重要,关键是使用什么手段。

总而言之,没有竞争,就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就没有人类社会的进步。

而过度竞争,也会把生命推向毁灭之路。

所以,人类竞争需要讲道德,讲规范;社会竞争需要讲和谐,讲科学发展。

◆不争反论

争名夺利,争官夺爵的事,古今中外,比比皆是。

像陶渊明这样,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的人,实在不多。世人因此而称赞他。然而,如果所有想做清官的人都像陶渊明一样,因看不惯那些贪官污吏而归隐田园的话,那不正如了那些贪官污吏之愿吗?那样,他们不是“贪”起来更加嚣张了,百姓的日子,岂不更苦了吗?

这样说来陶渊明倒成了临阵退缩、知难而退、置苍生不顾的小人了吗?其实也不然,因为我们也不能得出,淡名泊利就一定不值得称赞的理由。

而世人更多是称赞淡名泊利之士,唾弃追名逐利之人。而大众认为,无论是淡名泊利还是追名逐利,只要是为生活进步,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就都值得称赞。

同样,追名逐利之人也未必是要被唾弃的。从古至今“十年寒窗”苦读者,不少人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金榜题名,以获取功名,报效国家。如岳飞,林则徐,魏征,海瑞等人,他们为民族利益、历史的振兴而读书,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试问他们当中有谁不曾获取过功名呢?然而,历史记下了他们的光辉业绩,百姓也记住了他们响亮的名字。难断就因为他们有功名,曾经为想获取过功名,他们就该被唾弃吗?

魏晋时的谢石原打算隐居山林,无奈父命难违,不得已在齐桓公手下做司马。当时,人们崇尚回归自然,隐居山林,认为过闲云野鹤似的生活更时髦,并不以做官为荣。而谢石是心想隐居山林,则无可奈何出仕做官,于是他得过且过,无所作为,最后遭到郝隆的嘲笑。

可见,一个人淡泊名利,甚至无所作为的人,是不会得到人们的赞誉。

而季老的为人处事之道则是,一边淡泊名利,一边潜心治学。无论做什么事,都兢兢业业,认认真真,从不半途而废。其学问达到经世明人。体现出知识的力量。

春秋时期,齐国相国管仲为国家的强盛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齐桓公问管仲如何使民众安居乐业?管仲说把民众分士、农、工、商四个行业分开居住,使他们便于学习与钻研本行业的技能,而不会“见异物而迁”,这样可以安居乐业也。

桓公说:“划定人民居处,安排人民职业,应怎么办?”

管子回答说:“士农工商四民,是国家的柱石之民,不可使他们杂居,杂居则说的话做的事都不一样。因此,圣王总是安排士住于闲静之地,安排农住近田野,安置工匠靠近官府,安置商人靠近市场。使士人们居处相聚而集中,闲时父与父言义,子与子言孝,事君者言敬,长者言爱,幼者言悌。朝夕从事于此,以教其子弟,从小时就习惯了,思想安定,不会见异思迁。

使农家居处相聚而集中,分别四季,安排用具,置备器械。搞齐全耒耜枷镰等等。在天气尚冷的时候。就铲除杂草修整土地,以待时而耕,耕得深,种得均,盖土又快。在降雨之前就除草松土,以等待时雨。时雨—‘来,就带上各种农具,早晚在地里从事农活,脱下常服,以就功役,分别苗的好坏,排好苗的疏密。他们头戴草笠,身披蓑衣,一身泥水,暴露发肤,竭尽其四肢之力,而积极在地里劳动。他们从小时就习惯了,思想安定,也就不会见异思迁。

管仲的方略中,是不是有今人可以借鉴的东西呢?答案是肯定的。

无论当代人如何讥讽古人思想之古板,甚至迂腐,但起码做人要学会一技之长吧。在这一点上还是需要争一争的。不然你无法上岗。即便上去,也存在下来的危险。起码在工作上,人还是要去争的。

所以,对天下有意义的事不去争,不争是消极的。

对苍生有益的事去争,争又是积极的。

与事争而不与人争,竞争的矛盾就小了。

在争与不争上季老的聪慧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他一改竞争的对手:

与学术竞争;

与时间竞争;

与生命竞争;

与人无争,与已争。

这颗树在别人眼里,是那样的硕果累累。

第十六课谦虚待人慎而胜骄

【智慧人生】

人必自爱而后人爱之。没有礼貌是目中无人的一种表现,是自私自利的一种表现,如果这样的人多了,必然产生与社会不协调的后果。千万不要认为这是个人小事而掉以轻心。

——季羡林《礼貌问题不是个人小事》

【精品解读】

有一年季老和余秋雨吃饭,到了快要吃饭的时候,季老说:“我要换一件衣服。”秘书就告诉他,不要换了,余秋雨是学生辈的,不用这么礼貌的。但是,季老还是换了,这让余秋雨觉得,季老是个修养很深,非常了不起的人。

文如其人,季羡林的学识与文风深受国人喜爱,他在书中表现出来的谦虚谨慎、不急不躁、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许多北大学子都曾在未明湖边,见到过早上到这里散步的季老。

CCTV著名主持人张羽说:季老给我印象特别深的一个细节是在一次毕业典礼上,我代表生毕业发言,季老代表教职员工讲话,季老走到台前时,首先笔直的90度,给台下的学生鞠了一躬,当时满场掌声雷动。这样一个德高望重的人,还保持这种谦慎待人的作风,让学子们非常感动。

季老的学生张保胜回忆:他一直是这样的人,不管任何人去他家里,他都要站起来跟你握手,迎接你,走的时候必定把你送出门外,这是他的习惯。不管是什么人,对学生也是如此。这是他一贯的作风,对人非常平易、和蔼可亲,对学生来说确实是师长,像父母一样,就像慈父般的师长。而在学术方面他可是一位严师。

季先生留给学生们的最大影响,也是关于如何做人和做学术。张保胜说,季老对学生的要求很严格:一是做人。要做人,先淡薄名利,多考虑别人,少考虑自己。季先生说,是好人坏人,就是看他利人利己这个分界线,利人多,利己少,就是好人;利己多,利人少,说不好听的就是坏人了。第二个是学术。要认认真真地去学,一丝不苟地去学,抓紧时间去学,这是他对我们的教导。时间是常数,稍纵即逝,不抓紧它,就从你指缝里流走了,搞学问就是这样,要抓紧时间。再一个就是要认真,不能够大而化之,下结论,先有证据,竭泽而渔,把你的材料都收集来,经过比较研究,再去判定结论确还是错误。

季老谦虚待人的风范是平等的,朴实的,真诚的,不带一点世俗偏见,没有社会地位高低之分。他能把新著送给温家宝,并在书页题字留念(温总理在百忙中回信感谢)。季老同样也把对人的关爱,涉足到被暂时剥夺了人生自由的服刑人员身上。季老曾经委托当代著名学者欧阳中石先生,向山东微山湖畔的运河监狱服刑人员送去传统美德丛书。

季老谦虚待人的大家风范,不但在学术研究、社会人文、人性关注方面,都有脱俗之举,为后人树立了学习的楷模。

学习家季老,为人处世时,不妨从礼貌做起。

试问,一个不讲礼貌的人,何以得到别人尊重。

【入世指南】

谦虚已在季老的品德中扎根,并长成参天大树,他的礼貌行为犹如树上的绿叶,颜色青翠欲滴。

苏格拉底曾经说:“谦虚是藏于土中甜美的根,所有崇高的美德由此发芽滋长。”不管社会怎样发展,科技怎么进步,谦虚这个传统的美德,永远也不会过时。我们只有谦虚才能不傲气、少自负;也只有谦虚才能在成绩面前,不骄不躁,不被胜利冲昏头脑。

谦虚及礼节在中国人心中已经生了根。作家铁凝当选为中国作协第三任主席时,她在感言里如是说:“这一届之前的主席是文学的丰碑,我这样一个写作者与文学的丰碑没有可比性。所以我不敢忘记这个位置、这份荣誉决不是非我莫属,不敢忘记前辈作家用灵魂与智慧积累的文学财富,不敢忘记学习,不敢忘记责任,不敢忘本。”铁凝的谦虚之词,令人敬佩。而季老的礼貌小节更是如此感人。

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的谦虚美德至今广为人们所赞颂,见识越广的人越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越谦虚,而坐井观天者则常常为自己能通察头顶上的一小片天空沾沾自喜。

正如丁尼生所说的那样:“真正的谦虚是崇高的美德,是美德之母。因为‘器虚则受,实则不受’”。只有谦虚才能使你不断地接受新思想、新知识而不断进步,骄傲自满只能停滞不前。

我仿佛看见青年时的季老,犹如一个瓶子,在国内国外不断地灌装各种知识之水……

《尚书》上说:“满招损,谦受益。”毛泽东也曾谆谆告诫我们:“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两句话都说明了谦虚对于人,成长、成才的重要性。

人生如树,谦而有礼,枝繁叶茂也。

◆季老经常拜访的人

拜访是礼节的一种。是一种交流情感的方式。

季老不止一次地提到过,他生平有一个弱点,那就是最不喜欢拜访人。即使是他最尊敬的老师和老友,他也难得一访。他把这种弱点看作是一种“怪癖”,想改之者久矣,山易改,性难移,至今并没有什么改进。

然而,季老并非不重视交友,他对陈寅恪先生概括出的中国文化要义是:三纲六纪的说法有一种内心的认同,六纪之中有一纪就是朋友。

在他的朋友中,清华时的同学好友,是不断联系来往的。非同学的朋友中,曹靖华、姜椿芳、吴作人、冯至、许国璋,都是来往接触较多的。但是,就是这些朋友,他也很少去拜访,除非万不得已,或工作需要,他是不大拜访人的。

在季羡林的朋友中,臧克家是惟一的例外。他们之间的友谊已经有六十多年了。在大是大非方面,他们两人是一致的,始终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他们相互之间的朋友关系忠诚可靠,建立在非常牢固的基础之上,这在人生待人交友之道方面,是难能可贵的。

季羡林每年春节期间,或者在初一、初二必到臧克家家中拜访,杯酒畅叙,欢度节日。

臧克家对诗的艺术性非常重视,这一点也深受季羡林赞许。季羡林借评论臧克家诗作艺术性的机会,进一步强调文学作品的艺术性。他觉得,过去多少年来研究中国文学史,特别是古典文学,对政治性重视,对艺术性则重视得不够。而讲政治性,也并不是讲得很深刻,一看见“人民”这样的词、类似“人民”这样的词,就如获至宝,对艺术性则三言两语带过,他觉得这是很不妥当的。一篇作品,不管是诗歌还是小说,艺术性跟思想性总是辩证统一的,强调一方面,丢掉另外一方面是不全面的。

这种人生经验交流,对我们结交朋友及认识客观世界,大有益处。

人的一生不在于朋友有多少,一百个不多,一个也不算少,那些对人生有益处、对成长有益处的友谊,总是被人们格外珍惜。

◆季老绝不拜访的人

有来有往是礼节。而有些人,是绝不会去拜访他们认为是无关紧要的人,也就是不能帮他们飞黄腾达的人——那些没钱没势的人。

在现实社会中,如果一个人总去拜访一个官比自己大的人,就会被周围的人认为,一定有什么企图。而生活中偏偏也有一些想人千方百计去巴结权贵。像季老这样,有高官同窗,却能安然心态,敬而远之的人,当今社会中的确不多见。

季羡林与胡乔木是清华的同学,对于一般人来说,有胡乔木这样掌大权的同学,是很自豪的,而且会主动与他联系,这好像是人之常情,而季羡林对胡乔木往往怀着敬而远之的心情。

在日常交往中,季羡林不去拜访胡乔木,而是胡乔木来拜访季羡林。有一次,胡乔木去北大参观展览会,活动完后,季羡林陪他去燕南园,看清华老同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林庚先生。在林庚家,胡乔木又给吴组缃打电话,想见见他,但电话总是没有人接。胡乔木这次没见到吴组缃,以后再也没有见到,吴组缃已先他而去了。胡乔木的怀旧之情愈加浓烈,几次对季羡林说:老朋友见一面少一面了。

胡乔木最后一次到季羡林家,是和老伴谷羽一起去的。季羡林不禁回忆起几年前胡乔木接他到中南海时的情景,同是会面,环境迥异。他们谈了许久许久,但话好像还是没有说完。胡乔木终于起身告辞,季羡林目送他的车子远去。

一九九一年,当季羡林听说胡乔木患了不治之症,季羡林真想破一次例,主动到胡乔木家去看他。但是,儿子季承转达胡乔木的意见,说无论如何也不让看他去。季羡林只好服从,但心里总是惦念着他。六十多年的老朋友,人的一生能有几个呢?

第二年八、九月间,胡乔木让老伴谷羽告诉季承,希望季羡林到医院里去看他。

看到老朋友来了,胡乔木抓住季羡林的手,久久不松开。季羡林此时此刻百感交集,答应他著作出版后,一定送他一本。《留德十年》出版之后,季羡林觉得按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做法,该到胡乔木的坟上去焚烧一本,送给他的在天之灵。但是,遵照胡乔木的遗嘱,骨灰都撒到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了,骨灰盒没有留下,真正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了。这对于季羡林来说,是极难排遣的。……他怅望着苍天,想得很远很远。

正像人们常说的,季羡林就像铁皮暖瓶,外面冰冷而内心极热,他心中始终没有忘记老友们。

虽然我们阅世不深,有大把的光阴相伴,但我们不能忽视,时间的长河时刻都在流淌,生命的距离一天天在缩短,像珍惜青春那样珍惜友谊吧。朋友之间的关心应该是真诚的,朋友之间的友谊应该是纯洁的,不管今后各自在社会地位上发生了怎样变化,财富在积累上产生有多大悬殊,既然是朋友,就要坦诚以待……

千万别让朋友心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