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清水点白石
14751300000010

第10章 苏州绝唱

暗香疏影成绝唱,垂虹小红踏雪吟

姜夔到苏州至少有三次,推断该有四次。第一次是1187年六月携杨万里的诗,拜会范成大,作《姑苏怀古》诗与《石湖仙》词。第二次是1191年冬,姜夔在合肥、巢湖寻找恋人无果的情况下,奔苏州范成大住处,在范成大家住了月余,作《暗香》、《疏影》词。第三次是1193年从绍兴去苏州吊范成大,这三次是可以下定论的,都有实证。姜夔的《玉梅令》词是范成大制调,他填的词。而今说姜夔词旁扣谱17首词中有此《玉梅令》词谱。有学者认为是1191年与《暗香》《疏影》词同时作。词中有“暗香已远”句,当是1192年冬作,当然,此四字真的含意是说范成大声名远播。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吴郡人。南宋诗人。谥文穆。历任静江、咸都、建康等地行政长官。淳熙时,官至参知政事。诗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延之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苏州是范成大家,姜夔在苏州与范成大结识,并得到范成大赏识。范成大是姜夔的良师益友。苏州是姜夔人生道路上的一个“加油站”。姜夔对南宋当时形势认识上的透彻,是得益于与范成大交往的。范成大为相的经历、才华、人生观都影响着姜夔。姜夔与范成大交往,使姜夔步入当时文化高雅之堂上了一个较好的平台。

姜夔为什么能得到范成大的赞赏并赠小红呢?

姜夔的《暗香》《疏影》两词被视为写物喻时绝唱、咏梅佳品、思人名篇。这里不详解两词,提示一下读此两词要注意的事:1:六个典故内容融合一块的巧“安排”。这里说明一下,学者们认为梅神、佳丽、王妃、公主、贵人五典,而没有说惊梅玉笛之典。惊梅玉笛之典才是“点睛”之笔。前面五典运用是梅花之“疏影”,而惊梅玉笛之典就是点明南宋国运与词人高唱悲歌的关系。2:昭君暗忆江南江北的“夸大”,暗喻词人不忘“靖康之耻”,对大宋国破山河碎的悲愤。3:胡沙、江南江北、深宫旧事、安排金屋四辞组成不留“痕迹”。寄托词人呐喊收复失地、迎大宋精神回归的真情,体现“用梅花精神重整河山”的思想。

姜夔的《暗香》《疏影》两词无论思想性、艺术性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姜夔借咏梅之题,感概身世凄凉、时代悲伤、国运衰败,体现了词人的耿耿之心、切切之痛、殷殷之情!

“宋末四大家”之一的张炎评此两词说:“词之赋梅,惟姜白石《暗香》《疏影》二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立新意,真为绝唱。”

姜夔在词序中说:范成大看到此两词曲,先是“把玩不已”,后使家中乐队演奏,让艺妓歌唱。给了“音节谐婉”四个字的评价。定词名叫《暗香》《疏影》。姜夔与范成大沉浸于词的高雅、曲的美妙境界之中,姜夔与艺人们合作到最佳状态,难舍难分、乐而忘形。特别是一个叫小红的艺妓,把姜夔两首词的那种心境、那种悲伤、那种激情、那种愤怒、那种思念与牵掛演艺到了极致。姜夔对小红清婉美妙的演绎十分高兴。范成大是看到了姜夔与小红天衣无缝的配合,有了那种心灵上的碰撞。到了当年的除夕夜,姜夔才想起要回湖州与妻子儿女团圆,在临走时,范成大赠小红于姜夔。

姜夔与小红两人坐船回湖州,路过垂虹桥时,姜夔吹起箫,小红便轻轻唱和着,在箫声与歌声中,小船载着他们驶过一生中最美的一段旅程。

范成大赠小红于姜夔的故事,得到了当时文人们的喝彩声,认为是一种荣耀。姜夔也很得意。正因为姜夔有这么一个浪漫经历,才有那首轻松的《过垂虹》诗。“自琢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姜夔与小红在一起的确生活过几年,从1191年冬到1195年前。也许在1193年范成大亡故时,小红就离姜夔而去。

姜夔在苏州进入了范成大的人脉关系中,有了更大的朋友网和更宽的视角,更重要的是姜夔的才华有了更多的人欣赏和更高层次的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