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不仅是书法家而且还是书法理论家。姜夔有书法理论专著《续书谱》;长篇点评法帖巨作《绛帖平》;书法真迹《跋王献之保姆帖》。这三件宝物是姜夔文化内涵中一个很亮的点。对中国的书法研究及书法理论都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三件宝物对研究中国书法历史很有价值,在中国书法历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
姜夔的书学著作还有书法研究《禊帖偏旁考》一书,可谓“独创”。今存十九条。《集古印谱》一书失传。另有《兰亭考》,被称之为“天下兰亭第一考”。
下面我对姜夔的《续书谱》、《绛帖平》、《跋王献之保姆帖》作点介绍。
姜夔的《续书谱》是中国继初唐孙过庭的《书谱》之后的一部重要书法理论著作。姜夔的《续书谱》中的“续”并不是对孙过庭的《书谱》的继续。而是仿效《书谱》文体而撰写的。姜夔的《续书谱》内容对孙过庭的书法理论不是延续,而是创新。并且有对唐时的书法理论有纠错,创立了姜氏的书法理论。
姜夔的《续书谱》全卷2000余字,分总论、真书、草书、行书、方圆、向背、位置、疏密、风神、迟速、笔势、性情、血脉、书丹、临摹、用墨、及用笔二则。共十八则。姜夔系统的研究了唐以来的中国书法理论,比较全面的介绍了中国书法的起源,创立了一个中国书法“全善全美”的理论体系。强调书法以“善、美”为核心而展开。用笔要变化莫测、中锋行笔、左右无病、一波三折、笔走曲线。不可僵直呆板。提出“宁拙”、“宁劲”、“宁速”,抛弃“俗姿”的用笔审美观念。
在中国文艺理论中,书法理论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有的,最好、最宝贵的遗产,具有鲜明的汉文化特色,无与伦比。是中国对世界文化贡献重要的一笔特色遗产。
姜夔的《续书谱》对字体的笔法、结构、偏旁部首和对书法的规律用笔、用墨、用纸、划画等等都提出了独到的做法,可谓是精准独到。对现代执笔理论、用笔术语的解释和对书法实践有相当高的指导价值。
二、绛帖平
姜夔的《绛帖平》是一部伟大的著作。是对中国上古到南宋的书法字帖的一个总评。它具体到:对上古的字帖留存有考证,对法帖留有原文,对著名字帖辨别了真伪。
《绛帖》以《淳化阁帖》为底本,而有所增减。因刻于山西的绛州,故称之为绛帖。姜夔的《绛帖平》就是对《绛帖》作了一个总评。姜夔的《绛帖平》原二十卷,现存六卷本。
姜夔在《绛帖平》原序中说:法帖乃陈迹耳,况数经摹刻已失笔意。“已真伪混淆。”纠错、辨伪、求真是姜夔写《绛帖平》的真旨。洋洋洒洒二十卷《绛帖平》,姜夔若不是有“火眼”的神力,若不是有书法理论真本领,若不是有为国家留下中国书法真品之心,《绛帖平》是不可能作成的。
清代纪晓岚主编的武英殿聚珍版《提要》中说:“其书二十卷”“十四卷意不可复得残王圭断壁终可宝。”
姜夔《绛帖平》以叙时开始,从上古、三代、秦、汉、魏、吴、两晋、宋、齐、梁、陈、隋、唐、五代到宋朝。
人名:从苍颉、夏禹、仲尼、卫夫人、怀素、王羲之、羊欣、王献之、张旭、李斯、颜真卿、柳公权、褚遂良、姜安、姜顺、姜道、虞世南、宋太宗、桓温、唐太宗、蔡琰等等。基本上从上古到宋朝有名的书法家都被列入其中。对其书法作品姜夔都有中肯与精妙的评述。有的说“误”、有的说“伪”、有的说“真”、有的说“上品”、有的说“上上品”、有的说“中品”,给予中肯和实事求是的评价,实在是难得。
三、跋王献之保姆志
姜夔的《跋王献之保姆志》亦是姜夔书法理论的实践的体现。笔者见了姜夔的手迹彩色复印件,第一印象是版面干净,字迹清晰。2000余字一气呵成,前后一致,笔力刚劲,势如刀刻,非常漂亮。字为宋体,运笔遒劲,波澜老成。得到后来者的好评。明代陶宗仪说“白石书法”迥脱脂粉,一洗尘俗。宋人谢采伯说“白石先生好学无所不通,书法得魏晋古法”。姜夔的《跋王献之保姆志》手迹存于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馆。
姜夔独创中国“全善全美”书法理论,其对上古至宋朝的书法给予了科学公平的评价,并以的《跋王献之保姆志》为自己的书法理论做出了榜样,至此姜夔被尊为书法家与书法理论家是当之无愧的!
从下一集开始,我们一起来读一些姜夔的诗词。下一集是:读姜夔两篇戏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