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长回答:“主要是由于刘邦当时有三位具有王佐之才的杰出人物来扶持,所以刘邦才得以一统天下。”朱元璋又接着问李善长:“你可以算是我的萧何,而徐达也可算是我的韩信,那么有谁可以当我的张良呢?”李善长回答说:“身在金华的宋濂才大智深,精通诗词,可为张良也,辅佐主公。”而朱元璋面对李善长的举荐却摇摇头说:“宋濂虽然有才能,但才能有限,不及青田的刘伯温,宋濂只是长于治国而不能善武,但这刘伯温则是兼长文武,是个稀世全才啊。”刘基,处州青田人,字伯温,现在流传于世有许多关于他的传说,而且这些故事都与朱元璋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由于刘基点子高,智谋多,常被后人与诸葛亮、张良等相提并论。刘基的年龄比朱元璋大了约17岁。刘基自幼出身于书香门第之家,很小的时候便显出其非凡之处,看书速度快,而且记忆力极强,素有“神童”之称,到了17岁的时候,就已经在书院里攻读了。在那里,他对于经史诗赋做了很多深入细致的研究,他的独到的见解,使得众同窗,甚至是老师都望尘莫及。同时他还对医卜星相做了很多的探讨和论述。但这只是他爱好的一小部分而已,要说他最喜欢的还应该是有关兵法之类的书籍。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由于刘伯温对兵书的苦思与迷恋,他的虔诚竟然感动了神仙。一天,刘基上山有事,途中的山石竟为他开了一道缝,当好奇的刘基闯了进去之后,竟发现面前有一个石头屋子,上面还贸然写着“此石为刘基所开”。刘基将石门用力一推,随着“咣”的一声,石屋的里面竟露出一方白石匣子。刘基走进屋中一看,他看见白石匣子里面放着几部兵书。从此,刘基便像得到了真传似的,精通各种用兵之道,排兵布阵之法。这具有传奇色彩的一幕,毕竟只是传说,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刘基确实在谋略方面有着过人的能力。同大多数的儒生一样,早年的刘基也是常常在想怎样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混出点模样来。因此青年时期的他打算到元政府中去谋一份差使,使自己所学的知识有用武之地。但是由于元政府的重蒙轻汉的性质决定了刘基不可能得到重用,再加上当时的元政府已经腐败透顶,使他根本无用武之地。当时元朝有“杀尽大姓汉人就可以保天下平安”的说法。在这种鬼怪思想诱使之下,元政府不可能让汉族的儒生有所发展。刘基在考中进士后,等了三年才被授予县丞。在当上县丞之后,刘基被任命到江西高安县去上任。谁知上任之后,刘基发现当地的地主豪强势力甚大,在惩罚了几个当地的恶霸之后,他的上司知县大人受这些人的压力,迫使刘基不要管这些地主豪强们的事。刘基一气之下,索性辞掉官职,开始游览天下,到处寻访名师,增长学识去了。就在此时,刘基得到了邓祥甫的调教,进步很快。由于在仕途上出师不利,几年之后的他回到青田老家,继续苦读。日月如梭,光阴荏苒,几年后的刘基已经声名大噪,与那个三年前的毛头小子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就在他的名声越来越大的时候,元政府又一次注意到了他,并在至正十年(1350年)把他任命为江浙行省儒学副提举兼乡试的主考。可是事与愿违,由于刘基最看不惯官场中营私舞弊行为,志趣不投,刘基又一次选择了辞职。至正十二年(1352年),红巾军起义军徐寿辉部东下江浙一带,攻陷杭州等地,处州、青田势危力薄,元政府浙江行省再次起用刘基,授他以元帅府都事一职。刘基认为自己这一次终于可以出人头地,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于是他踌躇满志,与元浙东宣慰副使共驻台州。面对义军的大军压境,刘基主张坚决反对元政府对方国珍等人的招抚政策,主张极力打击才是。但谁知方国珍为人狡猾,他派人贿通了元朝政府的各级关节,使得自己免受于元朝的剿杀,并还得到升赏。在接下来与方国珍的斗争的几个回合中,刘基照样不是方国珍这类小人的对手。后来,刘基被元顺帝以“伤朝廷好生之仁,擅作威福”之罪罢官。接下来虽然几经起用,但刘基所立的几次功劳均被朝廷的上层官员独吞,为人耿直的刘基不肯用金银买路而一再受贬,最终对元朝的统治者失去了信心,辞官归隐处州青田。
朱元璋对刘基早有耳闻,凭借着自己独特的政治敏锐,他下定决心,要把刘基这等能人挖掘过来。早在青田及处州被攻破之时,胡大海就遵照着朱元璋的指示,把辞官归隐的刘基等人的具体情况调查摸清了,并向朱元璋报告了详细的情况。朱元璋在得到消息之后,立即派樊观为特使携带贵重礼品前往处州力邀刘基,而这边的部将胡大海早已等不及朱元璋的答复,便私自派处川总制孙炎亲自去青田请刘基出山了。身在家乡青田县武阳村的刘基,此时正陷于矛盾处境之中。他刚刚辞谢过了元朝的说客,又来了义军的使节,他现在所苦恼的不是该选择哪一家、哪一支部队或政权,他所痛苦的是:自己曾是元朝政府的命官,现在只是辞官隐退,在家休息而已,如果在这个时候出山,就无益于背叛了元廷。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在刘基的眼里,对当朝皇帝不忠实在是不可饶恕的罪过。忠臣理应效忠故主,这是儒家的根本思想之一,刘基怎么能做出这等不仁不义之举呢?但是还有另外一个念头在刘基的脑子里盘旋了很久,那就是如何实现自己年轻时的理想抱负。在封建时期的旧社会里,男子汉大丈夫成家立业,是被天下人最为看重的了。尤其是,儒家学说中的良才遇明主之说,使得刘基认为只有这样才是正确的。可是他虽被元朝政府任用过一段时间,但因时时受气,终不得大用,反而还被因为打了胜仗遭到陷害而罢官。面对朱元璋的遣使的来请,刘基面对着两难选择:一方面是前途无限的农民起义军,另一方面则是昏庸无能的故主,究竟倒向哪一面呢?究竟该选择谁呢?刘基想了很长时间也没有决定下来,在他没有想好问题之前,他是不会轻易给人答复的,于是他只好一次又一次地回绝了由胡大海派出的处州总制孙炎。孙炎仍旧一遍又一遍地来请,一遍又一遍地为刘基讲解分析当时的形势利弊,开通这个忠直儒生的落伍思想与陈旧观念。刘基感到孙炎为人真诚,便送了一把祖传的尚方宝剑给他,谁想到孙炎奉还赠物,给刘基带回了一封洋洋上千字的长信,信中说宝剑理应进献给明智的君主,您应当替国家出力,建功立业,这样才是一个大丈夫的真正所为。为国家出力,并不是指为腐朽没落的元朝出力,而应是使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元朝政府昏庸无能,骄奢淫逸,鱼肉百姓,为他们出力等于是助纣为虐。再反过来看看这边的朱元璋的队伍,军纪严明,“神武不杀”,不仅赢得天下大多数人的民心,还有效地惩治了那些天下的贪官污吏,救百姓于水火,您理应接受这份邀请才是。刘基并不是一个迂腐到为一个没落的政权尽忠的人。刘基对于当时的情况了如指掌,知道元朝的统治已经接近历史的尾声,而朱元璋的身边聚集着一群忠心耿耿的武士、有才有德的儒士,得天下名士将之荟萃于一朝,大势已经非常清楚。所以当孙炎再次来劝请的时候,刘基索性行扫地出迎之礼,二人做了一番长谈。这时,朱元璋派来的使者樊观也找到了青田武阳村,一再转达朱元璋的诚意,刘基终于决定跟随朱元璋闯荡天下。《三国演义》里曾写:当初刘备三请诸葛亮出山的时候,曾在草堂里向诸葛亮讨教过天下的大势。当时的诸葛亮一针见血地分析出三国时期的天下大势,一番见解说得是深入透彻,合情合理。而朱元璋也与刘基有过类似的对话。当朱元璋问刘基怎么看待此时自己已打下的江山,并且询问如何平定天下时,刘基就向朱元璋呈上了时务十八策,并把天下时局向朱元璋作了详细的分析,并且指出了解决的方法。刘基对朱元璋说:“主公,您现在的优势已很明显,您虽然是一介平民出身,从一无所有到取得如此大的胜利,做事英明果断,且从不滥杀无辜,这是主上的优势所在。可是当前您的面前却有两个主要的敌人:一个是张士诚,一个是陈友谅。陈友谅在西边,包围着饶、信二州,占据着荆、襄之地,等于占了大半个江南,他挟君主以号令下人,他的部下也都是些不怕死的亡命之徒,所以人们都以为是陈友谅的势力最为强大,也最有可能取得天下。但是他却有着致命的缺点:由于接连几次的战役都被元军打败,军队和百姓都深感不堪重负。他的军队,军风军纪不整,对百姓烧杀抢掠,必然会使百姓离心背德,如此一来,民心不得,军心不整,军事能取得胜利才怪呢?而身处东边的张士诚,他所占的都是一些沿海的地方,狭长而不足守,战事顺利,兵力尚强的时候与元朝作对,战事不利,势力低下的时候则投靠元朝,因而这个两面派早就失去了民心。所以从这两个方面分析,我们应该首先消灭陈友谅,且密切关注张士诚的举动,把他作为一个长期斗争的目标,才更为合适。”
朱元璋与刘基的这番谈话,可以说是明朝时期一个隆中对的翻版。此时朱元璋身边虽然聚集着众多足智多谋的谋士,如冯国用、朱升、杨宪等,他们虽然在战争中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可是却没有一个人能像刘基这样明确分析出天下时局。刘基使朱元璋明白了对陈友谅一定要紧追猛打,而对张士诚则要采取长期抗战的方针,这正是其他儒生所不能具备的武略之才。刘基为朱元璋分析了天下时局,指出朱元璋面临的两个劲敌。刘基不仅精辟地指出陈友谅、张士诚的优点,同时还指出了他们的缺点和弱势所在,指出了制服二敌的方法,为朱元璋的决策作出了具体而明确的指导。猛烈吴王
至正二十年(1360年)的春天,朱元璋的势力范围已经包括浙东的大部分地区,江南的根据地按照朱升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建议苦心经营,已经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兵强马壮,粮草充足。进攻陈友谅的时机成熟了。在时务十八策中,刘基把陈友谅作为战略的第一目标,说:“张士诚现为自守自虏之势,不足为虑;而控制着南方长江中游的陈友谅却挟主而胁下,名号不正而且地据上流,妄自尊大,这样的人早晚都会成为祸患,最好抓其弱点而消灭之。消灭了陈友谅,张士诚便不足为患,自可一举而歼之。由此便可北定中原,遂成大业。”采纳了刘基的建议后,朱元璋准备进攻陈友谅。正如刘基所分析的那样,此时的陈友谅由于已经具有一定实力,正想趁机东扩进攻朱元璋。争霸之战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陈友谅的起家是从徐寿辉的红巾军中开始的。陈友谅是沔阳人,出身渔家,长得体貌丰伟,力大无比,有一身好武艺。年幼时粗通文墨,还曾做过县衙门的贴书,后来因与上司不和,屡次遭到责罚。他一气之下,回乡与弟友仁、友贵聚众起义,而后在元军追击下率众投奔了红巾起义军徐寿辉。徐寿辉见他作战勇猛,屡立战功,任命他为元帅。至正十六年(1356年)正月,徐寿辉的部下倪文俊在汉阳修建宫室,迎徐寿辉入居,建立天完政权,自为丞相。到了次年九月,倪文俊转而计划谋害徐寿辉,妄图篡夺天完大权。不料,倪文俊想取代徐寿辉自立的计划被人告发,倪文俊无奈之下出奔黄州。黄州是倪文俊的部下陈友谅的防区。陈友谅也是野心勃勃,并不甘心久居人下,因此趁此良机,设伏义兵杀了倪文俊。倪文俊所带领的队伍看到主帅已死,大势已去,只好向陈友谅俯首称臣。从此,陈友谅自恃兵多将广,自称宣慰使,不久又称平章政事,掌握了天完政权的实权,并大力向东南方向拓展势力。这就是陈友谅的发家经过,他逐渐发展成为南方各支起义军中拓地最广、实力最强的一支武装力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