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多大,世界才能有多大。一个人只有能够最大限度地扩大自己的心域,才能在繁华之中看见苍凉,在危急之时看见希望,在平凡之中看见伟大,在奔忙之中看见力量。在纷繁复杂的世态中,比别人看到更多更精彩的事物、更多更精彩的美丽。
跳脱浅薄,创新思考
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人类都还赤着双脚走路。
有一位国王到某个偏远的乡间旅行,因为路面崎岖不平,有很多碎石头,硌得他的脚又痛又麻。回到王宫后,他下了一道命令,要将国内的所有道路都铺上一层牛皮。他认为这样做,不只是为自己,还可造福他的人民,让大家走路时不再受苦。但即使杀尽国内所有的牛,也筹措不到足够的皮革,而所花费的金钱、动用的人力,更不知要多少。
虽然根本做不到,甚至还相当愚蠢,但因为是国王的命令,大家也只能摇头叹息。
一位聪明的仆人大胆向国王提出建议:“国王啊!为什么您要劳师动众,牺牲那么多头牛,花费那么多金钱呢?您何不只用两小片牛皮包住您的脚呢?”
国王听了很惊讶,但也当下领悟,于是立刻收回成命,采纳了这个建议。据说,这就是“皮鞋”的由来。
国王为了走路不硌脚发布了将国内所有道路铺上牛皮的荒诞命令,聪明的仆人另辟蹊径提出“用两小片牛皮包住您的脚”的建议。这就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当一个问题很难解决时,不妨从另外一个角度去寻求解决之道。
路径窄时,不妨换一种思考方式,往往能突破原有的桎梏,找到新的解决方法。
在《庄子·逍遥游》篇结尾部分,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惠子家里有一个大瓠瓜,他却因为它太大而发愁,因为他不知道拿它做什么用。庄子就批评惠子,把大瓠瓜晒干了挖空当做一条简易的船,可以方便出行。你还担心瓠瓜太大了没有用,真是“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庄子这一句话不仅骂了惠子,还骂了天下人。一个人心中空空,不懂得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考虑问题,不善于利用资源,缺乏创新,就是一个十足的笨蛋。
任何一个有创造成就的人,都是战胜常规思维的高手,他们不会被过去的思维所困扰,能突破常规思维的束缚,取得创新硕果。
开阔你的心界,才能学会创新,创新思想不是那些专门从事开发创新的人的专有领地。谁有创新思想,谁就会成为赢家;谁要拒绝创新,谁就会平庸!一个有着创新思维的人,绝对拥有闪亮的人生!
打碎心中的四壁
宋国有一户善于调制不皲手药物的人家,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职业。有个游客听说了这件事,愿意用百金的高价买他的药方。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商量:“我们世世代代在河水里漂洗丝絮,所得的钱不过数金,如今一下子就能卖得百金,还是把药方卖给他吧。”于是,他们把药方卖给了这位游客,游客得到药方后,来游说吴王。正巧越国发难,吴王派他统率部队,冬天跟越军在水上交战,大败越军,吴王划割土地封赏他。能使手不皲裂,药方是同样的,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却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这是使用方法不同。
这就是我们生活中很多人的一个通病。如果不能打碎心中的四壁,即使给你一片大海,你也找不到自由的感觉。
只有把心放开了,把眼界放远,才能预料到前路的困苦与得益,才能在人生的路上走得更坦然,更舒心。
没路可走,只因心路太窄
一天,惠子对庄子说:“我有棵大树,人们都叫它‘樗’。它的树干却疙里疙瘩,不符合绳墨取直的要求,它的树枝弯弯扭扭,也不适应圆规和角尺取材的需要。虽然生长在道路旁,木匠连看也不看。现今你的言谈,大而无用,大家都会鄙弃它的。”
庄子说:“先生,你没看见过野猫和黄鼠狼吗?它们低着身子匍匐于地,等待那些出洞觅食或游乐的小动物。一会儿东,一会儿西,跳来跳去,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上下蹿越,不曾想落入猎人设下的机关,死于猎网之中。再有那犛牛,庞大的身体就像天边的云,它的本事可大了,不过不能捕捉老鼠。如今你有这么大一棵树,却担忧它没有什么用处,怎么不把它栽种在什么也没有生长的地方,栽种在无边无际的旷野里,悠然自得地徘徊于树旁,自在地躺卧于树下?大树不会遭到刀斧砍伐,也没有什么东西会去伤害它。确实没有派上什么用场,可是哪里又会有什么困苦呢?”
庄子屡次拿自己的朋友惠子做标靶,向我们讲述他的道理。惠子为什么会觉得大树没有用呢?在庄子看来,那是因为他的眼光太窄太小,所以看不到大的事物的用处。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一个人的心界的宽广度决定了一个人视界的宽广度。
然则心有多大,世界才能有多大。一个人只有能够最大限度地扩大自己的心域,才能比别人看到更多更精彩的事物、更多更精彩的美丽。如果你觉得你现在在生活中没有什么路可走,那么可能就是因为你的心界太窄了。
戴晋人的长远之计
魏惠王和齐威王订立过盟约,齐威王背弃了盟约。魏惠王恼怒了,派人去刺杀齐威王。将军公孙衍听说这件事情,感到可耻,就对魏惠王说:“君王是一个大国之君,可是派一个平民去报仇。我愿意领军二十万,为君王去讨伐齐国,俘虏它的人民,牵走它的牛马,然后倾覆他的国家,将大将田忌赶走,再打伤他的背部,折断他的脊骨。”魏臣子季子听到公孙衍这番话,感到可耻,就对魏惠王说:“譬如筑十丈高的城墙,已经筑好了七丈,可是又把它毁坏,这是劳役们最痛苦的事情。现在已经有七年不打仗了,这是我们国家兴旺的基础。公孙衍是个昏乱的人,他的话是听不得的。”贤士华子听到公孙衍和季子的这番话,感到都浅薄,就对魏惠王说:“花言巧语地说讨伐齐国的,是昏乱的人;花言巧语地说不要讨伐齐国的,也是昏乱的人;花言巧语地说讨伐和不要讨伐的都是昏乱的人。”魏惠王说:“那么,怎么办呢?”华子说:“君王只要追求‘道’就行了。”惠施听说这件事,就在魏惠王面前推荐了戴晋人。
戴晋人对魏惠王说:“有一种叫做蜗牛的东西,君王知道吗?”魏惠王说:“知道。”戴晋人说:“有在蜗牛的左触角上建立国家的,名字叫做角氏;有在蜗牛的右触角上建立国家的,名字叫做蛮氏。两国经常因为争夺土地而发生战争,死在战场的尸首就有几万具,他们追赶败兵,十五天才能够返回来。”魏惠王说:“哈!这大概是谎话吧。”戴晋人说:“我愿意为君王证实这件事情。依君王的意思说,在天地四方上下之中,有没有穷尽呢?”魏惠王说:“没有穷尽。”戴晋人说:“如果心神遨游于无尽的境域之中,再返还到四通八达的各国之间,就感到似有似无的一样,君王知道这个道理吗?”魏惠王说:“知道。”戴晋人说:“四通八达的各国之间有个魏国,魏国之中又有个梁邑,梁邑之中有个君王。这个君王和蛮氏相比,有没有分别呢?”魏惠王说:“没有分别。”戴晋人走后,魏王就不知所措地如同丢了什么东西似的。
魏惠王因为他和齐威王之间的私人恩怨,就想发动一场声势浩大的战争,很多大臣都用不同的方式劝谏,最后,神秘人物戴晋人在惠施的推荐下隆重登场,化解了一场战争。戴晋人通过把魏惠王的心界拉高、拉远,使魏惠王站在更高的层次上看待这场战争和恩怨,最终使得“魏王就不知所措地如同丢了什么东西似的”,一场浩劫就此化解了。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庄子说,一个人的眼界随着他的心界而不断扩大,“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就是一个不断拓展眼界、不断获得成就的过程。
自己绊住自己
一天,庄子在一个栗园里游玩,忽然看见一只不同寻常的鸟飞了过来。
那只鸟的翅膀张开有七尺,眼睛长达一寸。它停落在树上,尾巴几乎快触及庄子的额头。
庄子觉得很奇怪:“这是一只什么鸟呢?它长着大翅膀却不飞走;眼睛很大,却连我都看不见。”
于是,庄子轻步向前,拿起弹弓准备射它。
这时,一只蝉正在为得到一段悠闲的时光而得意忘形。蝉的背后有一只螳螂在悄悄靠近,正举起双臂准备捕蝉,眼看就要得手,它也得意忘形,根本不知道危险也在向它靠近。而那只奇怪的鸟正注视着螳螂,它也忘记了自身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