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说说家乡齐梁文化
14848500000009

第9章 南朝齐代皇帝,萧道成书帝第一

晋后的南北朝分立时期,萧氏家族更加飞黄腾达,萧道成和萧衍曾先后建立了齐梁王朝,贵为九五之尊。其萧氏家族子孙世代显赫,文人名士辈出,有利于中华文化之传递与发扬。南兰陵齐朝的萧道成,这位南齐的开国之皇。他本已显达于南朝的伊始的宋武帝(彭城刘裕)时代,既通经史,又有军功。不久即受禅为帝,国号齐,建都于建康(现在的南京市),萧道成于公元427年生在南兰陵武进县东城里(今常州孟河镇万绥)、在479年取代南朝刘宋建立南朝萧齐皇朝的常州历史上第一个皇帝萧道成,开创了萧齐前后18年的辉煌局面。萧道成不但是一名有着开朝建齐的政治抱负,他曾夸下“使我治天下10年,使当土与黄金同价”。萧道成不但是有执政抱负的军事家、政治家,而且还是一名“能文博学、工草隶书”,是“书帝中第一”之称的皇帝书法家。他在中国书法史上还留下了君、臣同比书法高低的绝妙佳话。

萧道成是南朝齐的开国皇帝,世称齐高帝。他是萧整的四世孙。萧道成在317年“永嘉之乱”时避居武进东城里的淮阴令萧整的四世孙。他少年期间遵循父亲萧承之“诗书传家”的萧氏祖训,师从雷次宗习《礼记》、《左传》,并开始临习名帖、钻研书法,由此打下了良好的书法功底。据《南齐书》记载其“姿表英异,龙颡钟声,长七尺五寸,鳞文遍体。”从小就随名师雷次宗学习《礼》、《左氏春秋》。他少有大志,重文知书,精通文翰,善书草书,与文士相处气度宽宏。他14岁就随父肃承之从军征战,开始了他一生的军事生涯,四方征战历时38载,战事休息之余还是“唯书为上”。齐高帝萧道成在军旅生涯中也写过一些诗文,他在宋明帝时遭猜疑时而作的《塞客吟》和《群鹤咏》等。他当上皇帝后曾坚持苦练书法,所以他的书艺日趋精湛。公元479年,他52岁时成为南朝宗的相国,不负就取代宋而建立了南朝称齐帝之后。他总结南朝宋代政权崩溃的教训后,力图治国、施行善政、杜绝奢侈、崇尚节俭,实施一系列的治国治政策略赢得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他在日理万机之后,仍奉书法至上,不断研究书法。史书曰:“及即位,笃好不已。”

齐高帝萧道成皇君是不乏书法名家。特别是与时任本朝侍中(宰相)的王僧虔成为了书法挚友,一起探讨书法时已无君、臣之分,唯有书艺研究。王僧虔(426-485),字简穆,王羲之四世族孙,南朝著名的书法与书法理论家,从小得到家传,工、隶、行、草书等样样都精通,既精文史又通音律。据说宋文帝刘义隆偶尔得见其所题的白绢扇面,赞叹道:非但书法本身超过王子敬(王羲之),相比之下骨力内涵更是不俗。后梁武帝萧衍赞其书法是“王、谢两家的弟子,纵复不端正,奕奕皆有一种风流气骨”。并有《书赋》、《论书》、《笔意赞》等书法理论著述传世。建元年中,齐高帝萧道成召王僧虔比看书法,萧道成与王僧虔各自写了一幅书法,双方看罢萧道成就问王僧虔:“谁为第一?”王僧虔闻言细思相:“自己书艺当在高帝之上,若言座二,一有逢迎之嫌,二己心有不甘。如若称己为‘第一’,高帝居其次,实为不妥。”于是巧妙答曰:“臣书臣中第一,陛下书帝中第一。”齐高帝萧道成闻言笑道:“真可谓善自为谋。”书道、政道、君臣道,在齐高帝与王僧虔之间的一问和一思、一答与一笑的过程中,体现得妙不可言传。

这一场宫廷内的书法比试为齐高帝留下了“书帝第一”之雅号,并成为南朝书法史上的绝妙佳话与经典故事。

齐高帝萧道成的草书挥洒自如,通篇犹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气定神收,确为书法中之上品。可惜由于年代久远齐高帝萧道成书法珍贵真迹极少存世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极少手迹拓本弥足了。

齐高帝萧道成也重视儿孙的读书和文学创作。据《南齐书》记载,他让几亇儿子一起作诗,其中第5子萧哗学谢灵运体,他评价说:“見汝20字,诸儿作中最为优者。但康乐放荡作体不辨有首尾,安仁、士衡深可宗尚,颜延之柳其次也。”这一评价说明了齐高帝萧道成作为皇帝,对齐朝当时创新的诗风诗派有一定的理解,他的诗歌主张也融入了齐朝当时文学流派。齐高帝萧道成在齐朝执政几年中,对齐朝著名文士江淹社于重用。江淹是齐梁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由于他家境贫寒,郁郁不得志,又不善于与他人相处。齐高帝萧道成慕其文才,任用他为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事,参与朝中谋略并起草定书。由于得到齐高帝萧道成的重用和提拔,使江淹的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并名留青史,所以说齐高帝萧道成的文学主张对齐梁文风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2007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