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邹韬奋作品集(1929)
14866000000115

第115章 改良过的一张请柬

上星期上海某机关中友人某君招宴叙,寄来的请柬充满改良的精神。该柬寄时左右向内作三折,外面如上图所示,里面如下图所示。上图里“宴客规约”四字上面原有“上海党政军联席会议议决”字样,上图贴邮票处原有“本埠半分外埠一分”,下图贴邮票处原有“由主人预为粘贴”字样,均以字数较多,不便排印,故未加入,“宴客规约”之内容六条亦因字多排印不便,兹按条补记如左:

(一)酒肴尽用国产,餐费力崇俭约。(二)宾主皆准时到席,来宾迟十分钟后,恕不恭候。(三)请柬须先四十八小时发出。(如邮寄宁再提早。)(四)来宾无论到否,请先复知主人。(将附笺填就裁寄。)(五)来宾随带仆役车夫概不招待。(六)同人宴集须用特制之请柬。

这个请柬的优点很多,我尤其觉得好的有三点:

第一点是“同席名单”。我们赴宴的时候,同席的如属熟友,格外觉得舒服,至少也要是谈得来的,差不多是“吾道中人”,才有乐趣。最可厌的是彼此的兴趣离得太远,除请教尊姓大名瞎敷衍之外,大家很拘束的吃了一顿。有了“同席名单”,觉得同席的人没有什么意思便可以不去,觉得有友人可以藉此碰头的,本想不去也要去。

第二点是“宾主皆准时到席”。西俗请客,来宾在规定的时刻十分钟以前总要到的,我国则向例非迟到一两小时,觉得架子没有摆足!这种恶习惯,你就是一人先到,也须白等。这是表示咱们中国时间之不值钱,和生性之怠惰。现在规定迟到十分钟便没得吃,虽不及西俗之必须在规定时刻以前必须到席,但总算使泄泄沓沓的腐坯得着一种好教训。

第三点是“来宾无论到否,请先复知主人”。这在西俗是当然的办法,不复的人便是有损礼貌。但在咱们无事不可随便的国民,便算创举。我亲见好几次友人请客,临时人数到得太少,急得什么似的。请了客,到底有多少人到,做主人的临时还莫名其妙,不但是宾客太不顾到主人的便利,仔细一想,也未免滑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