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邹韬奋作品集(1929)
14866000000020

第20章 饭桶教育

老友王崇植、恽震、徐恩曾诸君近来异常努力于中国的无线电事业,现在国内各处已有许多无线电台,我国破天荒的国际无线电台也已开始通达了,这真是我国建设事业中一件令人欢欣鼓舞的事情。但是依我们所闻见,努力于任何一种事业的人,都感觉一种苦痛,就是人材之不够用,不合用。我们一方面常常听见许多失业者的呼声,一方面却又常常听见许多求材者的慨叹,这种奇异的现状,真值得我们的注意,尤其是值得一般教育家及有子弟者的注意,至于青年自身更要视为有切身关系的问题,不可不加以严重的注意。我现在先谈谈王君告诉我的话。

他说无线电管理处因培植无线电报务人材起见,特开办无线电报务养成所,招考高中毕业生,现在已招过三次,毕业后分发各处无线电台任事,最初月薪约四十元,六个月后约六十元,一年后约可近百元,招考的科目只有四样,就是国文,英文,算学,物理。有一次报考者五百多人,虽勉强取了八九十名,而真正满意可算合格者不及十人!看起他们考卷的成绩,除极少数外,真是一塌糊涂得可惊!

恽君告诉我说,建设委员会秘书处最近要招得一两位可以起草普通信件的人材,因为要取的名额这样少,恐怕投考者过于拥挤,只在南京登了一天广告,当天报名的就有三十余人,他们看见报名的人已经不少,赶紧截止报名,而门口报名的人继续不断,因办事人宣布业已截止报名,竟强要报名,声势汹汹,打起架来,幸有警察来维持秩序,始得无事。讵料考试的结果,一个都不足取!他们所希望的并不是什么出类拔萃的人材,只不过“可以起草普通信件”的人材,但是三四十的投考者中间,找不出一个!我向他说了一句笑话,说“打起架来”的几位仁兄里面,不知除了“打架”之外,还有什么表现没有,未曾考一考,倒是错失了机会!

上面所说的两件事,也许还限于中等教育的人材。上海有某机关的领袖某君,他曾经受人荐了好几位所谓“大学毕业生”也者,他试用的结果,觉得其中虽不无极少数的优秀人材,而大多数则“具有大学生的架子,而独缺大学生的实力”。那个不可有的却“具有”,那个不可缺的却“独缺”,所以尴尬!诸位不要以为“试用”两个字可以轻轻放过,用人易而辞人难,试用而糟,事务方面已经大感不便,或甚至不免多少损失,等到你要辞他,虽不至“打起架来”,往往要另为布置,否则结了一个冤家!所以这位领袖现在遇有人把什么“大学毕业生”荐给他,他大有不敢问津之概。但是他为事业计,常常要添用高等人材,而他的朋友托他保荐高等人材的也常有,最近对我说,他以后每年想用四位“大学毕业生”做“练习生”,预先约好,一年之后,如成绩可用,便做正式的职员,倘有人托招人材,也敢大胆的转荐出去,如上面所说的那样不应有而“具有”,不应缺而“独缺”,则做了一年“练习生”之后,不再请教,老老实实的请退!他深信他的机关里如果每年这样增加四个“大练习生”,依他所经营的事业及他朋友的需要,不至使有成绩者无事,而且可为社会造成不少适用的人材。他这个意见不是凭空臆造的,是由他实际经历中得来的,所以至少可以表明一般所谓“高等人材”也者,他们的“材”不见得都是“高等”!

在下自己并不是“老学究”出身,也曾入过中学和大学,所以绝对没有蔑视中等或高等教育的意思,也不是说初出办事的人要怎样卑躬下节,但耳闻目见,深慨社会上受了教育而不能办事只能吃饭的人如此之多,不禁忧心忡忡,不胜浩叹于教育之破产,深觉教育方面有补救之必要,师长家长及子弟的心理方面也有纠正的必要,否则吃饭本是人人会的,受了教育还不过只能吃饭,这种饭桶教育要他何用!

我要先对做师长的方面说几句话。古人说“师严道尊”,我以为所谓“师严”者,并不是说做教员的要摆出什么威风来,什么架子来,是说对于教学要严,在教学方面不可随随便便的敷衍学生。我深信只要做教员的自己有实学以引起学生的敬仰,在功课上虽有公正的严密态度,不会引起什么风潮的,否则害人子弟,害及国家社会,清夜扪心,何以自解?

其次我要敬告做家长的,要注意子弟获得实在的本领,所学的无论多少,总要可以应用,不要东托校长让他儿子升级,西求教员让他儿子及格,因为你如要他在社会上有所树立,是要真实本领的,不是一纸文凭可以始终骗得人的!

对于一般在校的青年,我要很至诚的承认我自己在社会任事十年以来,时刻感念我在校时的严师,因为我的一知半解,都是他们替我立好基础;想起那些撤烂污的教师,误去我一部分的光阴(我自己当然也有一部分的责任),心里非常难过。这种感想,你们将来出校到社会上去服务的时候,必可深刻的觉得。我只望你们将来仅有“感念”的部分,没有“难过”的部分!那不但你自己受益,就是国家社会都受了你的益!

最后我们以为就是已在社会上服务的人,要希望事业有进步,也要从增加自己的能力方面用些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