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邹韬奋作品集(1929)
14866000000035

第35章 立法院擢升“倒老爷”

住在上海租界的同胞们大概都知道什么叫做“倒老爷”。有一位“秋郎”先生在他所著的《骂人的艺术》里有一段说:“在你睡梦正浓的时候,府上后门便发一声长吼,接着便是竹帚和木桶的声音。那一声长吼是从人喉咙里发出来的,然而这喉咙就不小,在外国就是做一个竞争选举的演说员,也绰绰有余。”这是“秋郎”先生硬拉倒老爷来证实他所说的“……我们中国人的喉咙之大,在全世界可称首屈一指。……说话的声音时常是尖而锐,声量是洪而且宽,耳膜脆弱一点的人,往往觉得支持不住……”其实这是咱们一般同胞的老脾气,不过倒老爷每晨清早来“长吼”一次,所以弄得“耳膜脆弱一点的”“秋郎”先生大发感慨。听说外国市政办得好的地方,在地下有大规模的设备,把全城的排泄物都于不知不觉中送入大海。但在没有这样市政上良好设备的地方,倒老爷对于社会的贡献也就不小,所以“胡圣人”说起各业的重要,提起“倒老爷”,却也很推崇他,这样的说道:“……试问上海地方所有倒马桶的一致罢工,闹起臭风潮来,几十万人家的马桶便没有办法!倘若没有这一种人,社会上真要闹得臭气薰天!你看关系何等重大!”

关于倒老爷的身分,大略如此。听说最近首都有一位替立法院倒马桶的仁兄,上书院长胡汉民先生作毛遂自荐,胡先生看他的文字不错,就升他到秘书处去担任抄写的职务,这位“倒老爷”获此“知遇”,由“倒老爷”一变而为“书记老爷”了。据说这位卸任的倒老爷,原是山东的小学教员,因济南惨案发生,才流落到南京去担任倒马桶的职务,平日把韩退之的文章读得烂熟,这位韩老先生向来是善于上书要人自荐的,他的文集里这类文字不少,这位倒老爷也就学了他的秘诀,居然一试就灵。不过胡先生究是学者出身,所以能这样的怜才,否则效力也许不能如此的迅速爽快。

我们对于这件事还有一些感想。“倒老爷”对于社会原也有他的相当的“功勋”,上面已说过,我们当然不应该看轻他,就是不愿本身现有的职务而想有所进取,像升入立法院的那位卸任的倒老爷,我们也有几点要明白:

(一)现有一班人不满意于自己的状况,尤其是入世未深进取心切的青年,动不动就消极,甚至想寻死路。像那位卸任的倒老爷,如果也是一味的寻死,就是有“书记老爷”的机会,他能从棺材里爬起来干吗?所以我们所处境遇无论怎样困难,只有奋斗,用拚死的精神去拚命的奋斗,奋斗到一息完结,瞑目,也就罢了,但一息尚存,仍须奋斗,高高兴兴的向前奋斗。

(二)机会之来,我们自己也须有相当的能力去凑得上。譬如上面所说的那位倒老爷,他虽获得特达之知,倘若他的本领只限于“倒”并说不到什么“文字不错”,立法院的秘书处即用不着一天到晚倒马桶,他也就无所施其技了。机会也许不是全由我们自己作得主的,但是准备能力以俟机会,却是我们自己所能自主的事情。如有志上进的人不脚踏实地的在这一点上用工夫,徒然怨天尤人,泄泄沓沓的虚度光阴,就是一旦有了机会,也只有落得个怨天尤人的结果!历史上的名人,往往在失败的时候,惧谗畏讥的时候,反是他们咬紧牙根,于学养上大用工夫大有进步的时候,就是能彻底看透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