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是一种草,产于江浙沿海以及长江中游,年有数千万担之多,但从前不过当柴烧,自上海的江南制纸公司发明用芦浆制造国货纸,成绩斐然,于是芦苇乃与文化发生密切的关系。江南制纸公司成立才历三年,竟有此创造,已属难能可贵,我们再想到我国最近每年用纸产自闽浙皖赣由手工制造者仅值一千五百万圆,而由欧美日本舶来者已达五千万圆(其中日本一国即占一千七百万圆),此后建设日殷,文化日进,用纸之量必随之日巨,则对此能够利用国货原料制造国货纸,更应非常的欢迎。所以最近潘仰君对我谈该公司常务董事郑寿芝君拟约往参观,我欣然允诺,承郑君于四月二日以车来偕往,至沪西曹家渡该公司制造厂,由他引导参观,见制纸手续,先把芦苇草切短,用机器压扁,其次加入药料用高压蒸汽力的“煮料球”(用钢铁制的很大的圆球,里面放置芦草烧煮),煮十余小时,其次打成浆,漂白,配加各种化学品,吸上制纸机圆筒上的毛布,由机上滚出来时便是色泽光润质地细韧的国货纸。现该厂每日可出纸二万磅。由硬直的芦草达到细润的白纸,前后共仅三天,比之我国旧法用竹浆造纸,先要把嫩竹投入山坑里石灰水中浸过半年以上,半年之后,拿出来晒的几天内还要靠天,倘天公不做美,下了雨,便糟糕,其效率之相去为何如?
各国造纸用木浆,我国森林缺乏,运输不便,自造木浆很不经济,用舶来品则成本过重难与外货竞争,故该公司之成功,实以发明芦浆造纸为最大关键,于此更可想见发明与国家实业关系之密切。森林培植需时,而芦苇则天然生长,春发冬收,不虞间缺,略加人工,收获更好,这也是一个大优点。该公司因此种发明,成本减低,所制造的连史,毛边,赛宋,海月各种国货纸,较之土制者价格便宜三分之一至一半。我们希望该公司继续的研究,继续的进步,使出品好了更要好,价格低了更要低,然后对于社会的贡献也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