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邹韬奋作品集(1929)
14866000000098

第98章 女教员

最近美国哥仑比亚大学的教育社会学教授施纳登博士(Dr. David Snedden, Professor of Educational Scoiology)发表了一篇文章,他以为“常态的家庭”(“Normal families”)有保存的必要,所以主张已嫁的妇女要聚精会神于家务的改进与子女的训育,教育行政的当局不应再许她们担任女教员的职务。他发表了这篇文章之后,很引起社会上许多议论。有人反对他,有人赞成他。有人说已娶的男子既有养家的责任,他们的教员机会不应被不必养家的妇女抢去;有人说一个妇女无论已嫁或独身,倘若她自愿自立,做教育行政机关领袖或校长的人,不应剥夺她们的自由权利。

讲到医科方面,美国已有好多医科大学在实际上不愿招收女生;他们的理由是女子迟早总要嫁人的,费了许多钱养成的医科人材,用了不久就须嫁人,嫁了之后便把所学的医术搁起不用,岂非徒耗国家的金钱?据The Nation's Shcools 月刊的主笔说,近三四年来美国也有许多人提出“大学所设的教育科是否应该以此同一理由而拒收女生?”许多学师范的女学生对此问题则纷纷主张她们就是嫁了人也还可以继续的教书,就是产育期内不得不暂请人代理,但不久即可复工的。至于家里的儿女,她们说可以请助手看护。她们说,嫁后每天若分一部分时间来担任学校的教务,比拿全部分用在家庭里的单调生活好得多,做妇女的可以快乐得多;而且每日隔开几小时再和家里小儿女相见,母的感化力尤大,比一天到晚混在一起的好得多。

我觉得她们的议论也很有理由。反观我国,做女西医的大概独身的多,有了丈夫的女西医亦不多见。至于女师范的毕业生,未嫁前也许还肯教教书,既嫁之后,便不肯(或不能)教书了,所以有人说句笑话,说女师范不是造出女教员,还是预备未来的“少奶奶”。“少奶奶”诚然应该做,不过做了“少奶奶”便与女教员断绝关系,在师范教育上似乎不免不经济。要免这种困难,美国女师范生所建议的“助手”办法,却也值得我们的考虑。这种“助手”的需要多了,也未尝不可成为一种职业,每日到人家主持数小时的儿童教育和看护,据美国密尔斯大学(Mills College)教育学教授恩项氏(Prof John Louis Horn)说,两岁的婴儿就有受教育的可能,可见受过相当教育的“助手”是很需要的,若做母亲的人出外任事,把儿女交给毫无知识的“阿妈”,却很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