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邹韬奋作品集(1930)
14866100000043

第43章 政潮漩涡中的泰狄欧

中山先生在《民权主义》第一讲里说过:“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在我们的中华民国里面,差不多一年一大战,数月一小战,打得兵匪遍地,民不聊生——所谓“民”当然就是“众人”——有许多都是为少数人自己私人地盘之事,为少数人自己私人权利之事,全是“私人”的事,与“众人”的事丝毫不相干,所以虽似乎有点像“潮”,却不是政潮。

各国政潮的枢纽在国民所选出的国会,而国会内对于政治的纵横捭阖,其枢纽则在于国会内所包含的各政党。做法国政府中心的内阁也是政党内阁,但是法国政潮之剧变无常,与英美日等国之同采政党内阁制度者迥异。在法国由各政党中所选出的下议院,尽可以今天有大多数议员拥护现政府,几天之后,却可由多数一变而为少数,再过几天简直拒绝投信任票而使内阁呜呼尚飨。这种剧变情形所以不见于英国之下院,美国之众院,日本之议会者,因英国重要的政党只有三个,即保守党,自由党,与现政府所属之工党;美国重要的政党只有两个,即民主党与现政府所属之共和党;日本重要的政党也只有两个,即政友会与现政府所属之民政党,他们各党除在选举国会的时候分出何党在国会中占多数,何党在国会中占少数——即政府党在国会中所占席数之多寡——不是随时可以变的(除非改选);而在法国则大异。法国下议院里六百三十二个议员虽大概的可分为三派,属于激烈的称左派,属于和缓的称中央派,属于保守的称右派,但却有十二个政党,各党政见并非有截然的分界,是从最激烈的共产党渐渐的到最反动的保皇党,政见纷歧,对政府或今日拥护,明日推倒,内阁乃时在变迁之中,像夏丹内阁仅五日即滚蛋,为世界所罕见。

但是他们虽政见纷歧,政潮频作,当国家有大难时,则亦知敛其锋,例如世界大战之时,法国国势危殆,克勒满沙组织的所谓“神圣联合”(Sacred union)政府,就维持至二年零九月之久,一九二六年法国财政濒于危境,普恩嘉赉组织的所谓“救济法郎”(Save-the-Franc)政府,亦维持二年余。

在这种政潮漩涡中的政治家,如果缺乏责任心,简直要大撒其烂污,或至少要苟且敷衍,但试看现任法国总理的泰狄欧氏(Andre Tardieu),他于本年一月间因向下议院提出既婚妇人所得税减额案,见反对者占多数,毅然辞职而去,二月间又被推组阁,他对众宣言,却说“让我们欣欣然抱着信心向前干去”,接事后在海牙与德积极商议,使赔款问题得以解决,现在在伦敦海缩会议又大为法国努力,有“炮弹全权”之称,他的积极态度好像是将终身做他的总理!在位或在职时则积极于久远大计,埋首做去,不知“去”之将至,但知尽我心力为之,一旦不得已而必“去”,权不在我,则亦不于事前而馁吾气。我以为这种服务的态度,就在时局无定,去就难言的中国——尤其是政界——也很需要的。大家倘都能抱这样的态度,事业也许不至即随时局之糟而俱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