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邹韬奋作品集(1930)
14866100000044

第44章 无可努力中的努力

个人如有真心要努力肯努力,没有什么环境可以限制他的,这种原则的佐证,世界上空手赤拳由穷困艰难中奋斗挣扎出来的坚苦卓绝的人物固已给与我们许多显例,即近而追忆我国的孙中山先生生平的奋斗历史也很够给与我们关于这一点的“烟士披里纯”。个人如此,一国则亦有然,不信请看在世界大战中惨败后的德国。

德国自吃了败仗之后,协约国都怕他死灰复燃,监督与限制最严的当然是德国的海陆军备。但是德国居然能在极严厉的监督与限制的环境之下,无孔不钻的努力于国防之巩固策略。例如除空军被协约国完全禁止有何设备外,陆军方面仅许十万人为限,废除国民强迫军事训练及服军务,除足以造就此十万人的军事学校外,其他学校学生均不准受军事教育,需用之军器亦有一定的限制。德国人于大败之余,除饮泣吞声忍受外,有何话说?但是请看德国近十年来在这方面的努力是如何的猛进——在无可猛进的环境中向前猛进?协约国不是仅准他全国只有十万人的陆军吗?他却把这十万兵额的训练期定为十年,授以极精的新战术与军事学问,抱定宗旨把这十万名个个造成极富学识经验而又精明强干的军官。此外则广招号称维持国内治安的警察,加以积极的训练,更积极提倡民间的普遍运动,使人人都有当兵的体格。此外对军器虽不能作量的扩充,却拚命求精。协约国虽严厉,不能不许他训练那规定好的十万名陆军,不能不许他用维持国内治安的警察,更不能不许他提倡有益健康的民间运动,也不能禁止他把规定好的有限的军器精益求精。

讲到德国的海军,潜水艇固然是被协约国完全禁止了,此外所许有的,不过限于战舰六艘,巡洋舰六艘,驱逐舰十二艘,鱼雷艇十二艘,各舰吨数均有一定的限制,全体海军人数以一万五千人为限。总之依协约国的制裁,务使德国现今的海军只够防海盗,绝对没有和海军国对抗的战斗力就是了。但德国最近造好的一艘巡洋舰只有一万吨,其实力却可抵得其他海军强国三万五千吨的巡洋舰,因为协约国限他的艘数和吨数,他就用尽心思在有限的艘数及吨数之下力求其精,协约国竟亦无奈他何!最近英国海军少佐霍尔氏(King-hall)说起德国新造的这艘巡洋舰简直是比英国进步了十年的时间,又说除非请德国也参加海缩会议,所有海会席上会议的话都是白说的。英国著名南北极探险家亚密推少佐(Armitage)也说相类的话。其实这话并非毫无根据,你看英美日彼此在海缩会议上龂龂较量的不是吨数的多寡么?法意彼此不肯相下的也不是吨数的多寡么?如今德国却静悄悄的在极少吨数内求得极大的实际效力!

中国在国际上的倒霉只有比德国厉害,但是中国在国防上关于海陆军的设备却不像德国之倒霉得那样厉害,在其他可以建设以充实国力的种种方面也不是动弹不得,然而在“仍须努力”中的中国不但未见努力向前,却只见拚命的大开倒车!开眼看见的,张耳听见的,无非少数人攘权夺利的战争,多数人宛转哀号的惨状!除了“自暴自弃”四个字,实在寻不出别的什么恭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