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稚晖先生于四月十七日在中央宣传部招待各报记者的时候,报告时局现状,慨叹到“中国的人才实在太不经济”,他老先生除历数与政局有关系的许多人来作佐证外,并数到他自己,这样说道:“……诸如此类的人多得很,实在是人才太不经济。又如我本可以讲讲注音字母,或者教教小孩,但偏要做一个刘老老到大观园里跑跑,那也是环境束缚,不得不然,但这总不是好的办法……”这位刘老老是否只可以“讲讲注音字母,或者教教小孩”,非本文所欲论,但他老老深觉“中国的人才实在太不经济”而喟然兴叹,则记者实和他有同感,以为这种事实很有加以研究和引起注意的价值。
日本最近知识阶级失业者日增,文部当局对此极以为虑,据田中文相语人,谓“统一画一的教育,有义务教育已足,以后须受专门教育,若不发展个人之特性……则徒增加同种型之人,使就职益难而已。”这是日本教育当局对于他本国教育的批评,他所提出的要点在注重“专门教育”,注重“发展个人之特性”,注重极力避免“增加同种型之人”。我以为欲求人才经济,在培植人才和使用人才两方面对此三点都须加以特殊的注意。
请先就培植人才方面说,一人要对社会能有较切实的贡献,当求得一种专门的学识经验,准备委身于一种专门的事业,这是很彰明显著而无须赘述的,我们所要注意的是不要专看见社会上某人做某事做得发达,乃忘却自己“个人之特性”而盲目的跟着跑,因为某事在某人的“特性”相宜,在我的“特性”是否也相宜,还要加一番自省和考虑;也许我的“特性”另有所近,另可由自己的努力与创造力而另辟一条新途径,由此发展自己的“个人之特性”,何必挤在一条路上造成半生不熟的庸庸碌碌的“同种型之人”呢?中国现在百废待举,是需要各种专门人才最切的时代,我特提“各种专门人才”,是希望各人注意自己的“特性”去发展。
其次请就使用人才方面说,像刘老老所以不能如他志愿去“讲讲注音字母,或者教教小孩”,却“偏要……到大观园里去跑跑”,固然是因为“环境束缚,不得不然”,并没有什么自私自利的目的,但是有的人虽“特性”近于“教教小孩”,却因为另有苦衷情愿抛开他自己的“特性”而往不劳而获的路上跑,那便是因为“教教小孩”要饿死,如到不劳而获的路上跑,便可以易于捞得几个大钱;而且往往只要有阔亲显戚的撑腰,今日可以在财政界当一个阔差使,过几天又可以在外交界当一个阔差使,叫旁人看起来,除了佩服他无所不能外,更觉得无须“专门教育”,也无须顾到自己“特性”,只要做不劳而获的“同种型之人”!四月二十一日卫生部部长刘瑞恒,司法行政部代部长朱履龢及首都警察厅厅长吴思豫等行就职礼,蒋主席训词里说过一句很沉痛的话:“现在政治上最大的弊害就是用无用之人”,人才如不能各得其所,已不经济,倘“无用之人”而得弹冠相庆,则有用之人反无容身之地;以“有用”为“无用”,以“无用”为“有用”,“无用”者实际还是“无用”,徒使“有用”者流离失所,虽“有用”而竟至等于“无用”,“实在太不经济”,更何待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