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邹韬奋作品集(1930)
14866100000067

第67章 读几篇教育革命的文章

庄泽宣先生汇辑他三年来所发表关于中国教育批评与建议的文字凡七篇,编成一书曰《如何使新教育中国化》,共一百八十四页,由民智书局发行,定价四角五分。我读了之后,觉得他的主张很含有卓见的革命性,很值得我们特殊的注意。他以为“我们已往的错误便是把实业已经发达国家的教育制度搬到中国来,所以只是造成了若干的高等游民,于国家社会毫无补益”,因此他主张应设法使新教育中国化,不要盲目跟着别人背后瞎跑,要自己用一番脑子,创办合于中国实际需要的教育。怎样能使新教育中国化呢?他提出四个条件:(一)合于中国的国民经济力,(二)合于中国的社会状况,(三)能发扬中国民族的优点,(四)能改良中国人的恶根性。他说“中国……一方面学生的用费愈增愈多,一方面国民的经济状况愈趋愈下……学生的父兄化了许多钱叫子弟入学校受教育,毕业以后……高不成,低不就……做一个纯粹的学者资格不够,叫他与社会一般人为伍又配不上或更不屑做。所以各学校的毕业生便成了高等的流氓!”讲到现在学校之无裨实用,他更说得痛切,我现在仅撮举一段:“一般的中学,功课门类之多,令不识教育或是初入学校的人看了要头晕目眩。中学生真是天之骄子,一会儿有先生来讲地理,一会儿又有先生来讲历史,一会儿又有先生来讲物理,一会儿又有先生来讲化学……爱听的姑且听听,不听也无妨,一课完了休息十分钟谈闲天,抽香烟,吃西饼……上课高兴的时候同先生捣乱一下,下课高兴的时候同异性同学恋爱一下。几年一混,文凭到手,侥幸的考入大学再混几年,不幸的在社会上混几年,事混不到的只好游荡,家在乡下的不愿回去,父母不识字的看不起他们,甚至于在社会里作恶!”

著者很明白的告诉我们:“不要以为学校教育即是教育的全部,现在只不过是在各人一生的教育上树立一点基础。尤其在今日中国经济困难时代,凡可以不在学校内教的知识技能不必教,或仅由学生同时自修或毕业后做学并进。这样一来,现存的中小学内有许多科目或完全不要,或请一个指导员可指导许多学生去自修。”他主张需教员上课教的功课只保留现行课程中之精要点,学生须注重工作或调查,此外时间则在教员指导之下自修,不过图书馆的内容必须充实。他主张根本废除中学与小学的名称,主张把第一级学校称为基础学校,凡是国民——不论儿童或成人——必须受的。第二级学校称为产业学校或劳动学校,打破升学与读书的观念,依各种职业而划分。第三级称为学术院及专门学校,才是研究学术和养成领袖人才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