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邹韬奋作品集(1930)
14866100000072

第72章 记送沧波赴英

老友程沧波君于五月三十一日请问《申报》抽身湍赴码头一送。船定十一时行,记者与潘公弼君同于十时到船,沧波则已先在甲板上凭栏东张西望,稍缓吴颂皋君伉俪亦到。沧波说船中仆欧虽为中国人,然仅能粤语与法语,对国语瞠目莫名其妙,沧波能英语而不能法语,能国语而不能粤语,乃大感不便;国语不统一,同国人竟无异于异国人。我见沧波家族未来送,因以为问,他说在家临行时母与妻已涕泪纵横,他出门时只得掉头不顾而去,殊不愿她们再送到船上。此盖所谓“生别已吞声”,要补这个人生缺憾,还是要靠科学再把世界行程尽量缩短。

船将启行时,张竹平君伉俪,戴蔼庐,汪英宾,赵叔雍,熊少飞,岑德彰,林烈敷,何德奎诸君等亦赶到,众争购红绿纸条由岸掷与沧波,各持其一端,沧波两手敬谨握着,笑容戆态可掬。此时忽见一妙龄女子在船旁行将拉起的吊梯上半途俯首船旁掩泪不能遽行,由一随伴的中年妇人强扶而下,后见此女含泪执一红纸条,循纸条视其他端,则为一俊秀青年所执,两方一在船上,一在岸上,由一纸条连着,女犹频频挥泪,黯然神伤,令人心痗,看上去不是“甜心”便是“好半”。人生不能忘情,情丝所系又是痛苦种子所在,奈何奈何!

沧波此去志在留学,有他的学养与经验,再去留学,于己于国,均有实益,《时事新报》当局能毅然资助以成其行,为国培才,尤有远见。

六月二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