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邹韬奋作品集(1930)
14866100000077

第77章 现有教育制度的罪恶

我以为教育问题不仅是几个教育家的问题,乃是全国人的问题,况且我现在所要提出的教育革命的彻底主张,其范围实涉及一般人(详见下期拙著)并不限于现在所谓“教员”和“学生”,所以记者虽不是教育家,对于这样重要的社会问题,敢以言论界的立场,就其平日观察所得,先谈谈现有教育制度的罪恶,并于下期续作一文,略述对于教育革命的彻底主张。

我以为欲顾到中国民生的需要,社会的安宁,民族的繁荣,在教育方面非把现有的教育制度根本推翻不可。为什么呢?因为现有的教育制度是我国自己不用脑子听人牵着鼻子走的把戏。三十年来中国所自号为“新教育”也者,在最前二十年是闭着眼睛跟日本瞎跑,较近十年是闭着眼睛跟美国瞎跑,最近又有闭着眼睛跟欧洲大陆瞎跑的倾向。我们从未想起呆板板的把实业已经发达国家的教育制度搬到中国来,不但于国家社会毫无裨益,反而造成了许多高等游民——现在仍在继续不断的制造——扰乱国家社会的安宁,摧残民族前途的命脉。这并不是无病的呻吟,请看现在每年整千累万的大中小毕业生,除学得讲究表面的享用以增加分利的能力外,对他们自己,对国家社会有了什么益处?这种专门学了享福本领的毕业生,实不合于中国社会的需要。关于这一点,庄泽宣先生在他的《如何使新教育中国化》一书里也说过这样的几句话:“从社会情形看,受过教育之后,不特没有好处并且有害处,据我所知道的,有许多农民在乡村未受教育之前,还在乡村耕田,一旦受了教育之后便连田不耕,有些连家也不愿意回去了。最近广东有一个调查,广东为农产品发达的地方,如米的出产是很丰富,然而现在反不够,米食要仰给于南洋,调查之结果广东的地有百分之九十没有人耕种的,他们因为生活程度增高,个个都想少做些工,多赚些钱……所以小学在未普及的时候要他普及,但是普及之后,便连工都没有人去做,小学毕业生不特不去做工,他的力量小而眼光大,所以做事往往失败,中国职业既少,乃走进社会乱钻,总想升官发财,结果做成无数的游民,所以小学普及之后,不但无益,并且在社会上做出许多坏事。在中国现在这种情形,这种教育只造成一班高等游民……”我以为小学毕业生是否想做官,虽非所知,但只要小学毕了业便自高声价,卑视工作,而所学复非所用,要列入社会分利份子的“无数游民”队里去,这是确然无疑的事。岂但小学毕业生如此?现在只要进了中学——尤其是都市像上海的地方——学些什么,别人不知道,他自己也不知道,但是穿漂亮西装以及衣食住种种享福的本领却十分道地,横竖他所花费的铜钿是父母担任,不必他们自己操心的!至于大学毕业生所得的大半是存心用来骗人的一个空衔头,有何切实的研究和心得不必问,而享用一切的消费本领当然比“中”“小”更“大”!

中国的穷是大家知道的,但是中国现有的教育却是养成善于养尊处优而没有实际工作和生产能力的惰民——也就是所谓高等游民。这也不能徒怪莘莘学子,现有的教育制度不合中国的经济能力,不合中国的社会需要,根本不对。因此徒然造成许多只能消费而不能生产的高等游民,由许多的高等游民再造成更多的高等游民,递相制造,若不再想法从根本上改革一下,恐怕要把大中华民国变成“高等游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