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有钱的人往往喜欢捐一个候补道做做,听说有一个这样的候补道引见时,连三代都写不清楚,把高祖曾祖的“祖”字写成“柤”字,旁人叫他改正,他连忙在“木”上恭恭敬敬的加上一撇,成为“租”字,因为他是收租吃饭的人,对于“租”字记得最牢!现在没有官可捐了,近有某大学把一个法律博士的名誉学位送给很有钱的某君,有人说为名符其实起见,有法律知识的人也许可送他一个“法律博士”,现在某君有的是钱,如万不得已而必须博他一下,应该送他一种特创的“金钱博士”或“铜钿博士”才对。又有人说以后的“博士”恐怕要和清末的“候补道”具有同等的荣誉。
最近有一次黄渡铁路轨道被暴徒撬毁,交通停顿,搭客到该地须徒步里许,到站换车续进。有快车由京驶来,里面搭客除一班小百姓外,还有某大官在内,车于下午七时抵黄渡,乃共下车步行往站换车。某大官则由车龙头挂头等车一辆先行开驶来沪,其他搭客的车则以无龙头驾驶,在黄渡停顿四五小时,后由上海开到机车拖带,夜里十二时半才到沪站,搭客啼饥号寒,怨声载道。其实饥寒不是小百姓应该受的吗?谁叫你不做高官贵人?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