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邹韬奋作品集(1930)
14866100000086

第86章 《读伍朝拱主张征收西装税函后》编者附言

读伍朝拱主张征收西装税函后 陈敏群

有住居本埠北四川路四达里市民伍朝拱君,因本市党部执委会议决严禁党政人员穿着西装,以为:“若区区取缔党政人员,未免挂一漏万,收效实微”,于是致函当局,主张征收西装税,内有“凡中国人穿西装者,须到官厅缴纳西装税,每年每人征五十元至一百元……”本来,穿惯西装的人,一旦要他改换长衫马褂,除非用命令去强制,或许仍未肯实行,寓禁于征,虽是无聊,然而也未始非一个积极的方策!

不过我们深信西装的地位,在现在已普遍了全世界,差不多已公认为世界装,必认为“甘作洋奴,毫无爱国心”的话,似乎未必尽然。或者救国爱国的声浪呼得舌敝唇焦的也唯有这般穿西装的最多数,最努力,最肯牺牲。而未见得穿宽袍大袖的斯文们,尽如伍君所认为是一律“穿用国货”,热心爱国!至于“失业之人更广,盗贼更多”,这是中国的全局问题,决不能尽归罪恶于国人的服装。所以我认伍君的话为徒唱高调。

但是我们不反对伍君的主张,我以为穿西装的先决问题要弃除舶来品而改用国货(如三友实业社发明的“二一二”自由呢),并不在限制国人服式如何,马褂西装都是一样。同时,希望各厂家各纺织师有伟大的发明,供给社会民众的需要,而实现伍君的“提倡国货”“工厂发达”的愿望,这却是国人一致热烈的希望。

伍君主张征收西装税,其动机在提倡国货,原未可厚非,至其所建议的办法之近于滑稽,固为人所易见,诚亦没有多大讨论的价值,不过有他这样过激的愤言之后,似已引起社会人士茶余酒后之纷纷议论,对于设法免用洋货提倡国货问题,也许可因此新颖奇异之说而间接唤起特别浓厚的注意,关于这一点,我以为伍君的“高调”却“唱”得不坏。至陈君以为我们当注重“弃除舶来品而改用国货”,“并不在限制国人服式如何”,确是极中肯綮的话,因为西装固然要用洋货,现在有许多人身上所穿的“宽袍大袖”何尝不是洋货居多?此中也并不是因为不爱国,大半还是经济问题,因为绸缎不是人人穿得起,于是便自然要跑到价廉物美的哔叽一类洋货上去。倘虽改西装为“宽袍大袖”,仍有大多数人用洋货,这个问题的要点仍然是未曾解决。就西装方面讲,有的人贪它便利整齐,也有人视为出风头不可少的工具——只要看有爱人或正在寻觅爱人的青年往往觉得非做一两套漂亮的西装不可,便是此种心理的表现——这且不去说他,最重要之点不在乎西装不西装之形式上的讨论,是在没有国货可以用来做西装。例如日本也有许多人穿西装,并未因穿了西装就变成了什么“洋奴”,他们比我们便宜的地方就在有本国货可用,我们比他们吃亏的地方就在没有本国货可用,所以我们在未有国货可以用来做西装之前,相戒勿穿西装——或把旧的穿烂了之后勿再置新的——改穿比较的尚有国货可用的中装,确是一件很应该提倡的事情。(陈君所提起的“二一二”自由呢,究竟如何,记者尚无所知。)

闻沪上巨商刘鸿生君有开设大规模的国货呢绒哔叽厂的计划,他派往欧洲调查此种事业的学有专攻的某君最近已经回国,如果能成事实,西装有国货可用,不至把金钱送到外国去,便无反对的必要了。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