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邹韬奋作品集(1930)
14866100000096

第96章 教育革命的应声

我们最近接到福州营前模范村黄展云先生来一封信:

前日由友人寄赠大报,得读心水先生《教育革命的彻底主张》,极为欢幸。展云三年前曾撰一《废止大学之主张》登于本省《闽报》,惜和者极少。本年春间更将理想整理,作《改正教育制度议》,于五月间出版。今得阅心水先生所见与弟不约而同,同调有人,欢忭何似!兹将拙作奉呈台览,唯希指教,并乞赐录登贵报,冀得海内热心者之讨论,实为至感。

黄先生的大著是一本小册子,本刊虽限于篇幅,未能尽录,然仍愿撷其精要,以告读者,并略附管见,就正宏达。现先介绍该文《导言》里这几句话:

伊古以来,世界列国教育制度,共通采取之手段,简单言之,则“教士大夫而愚一般人民”是也。此类教育制度施行之结果,能使人类自然分化,成为治者及被治者两级,专制君主乃于少数治者阶级中,饵以利禄,诱以爵位,利用以为压抑多数被治者阶级之工具,完成其专制政治。

二十世纪,自由思想蓬勃发展,而教育制度仍因循旧贯……义务教育仅与以生活必须之常识,卒习以后,于修学别无诱导方法,多数人民以能力之限制,乃被屏于受高等知识以外。空间公有之学术遂为势豪阶级子弟所独占,社会间乃形成为知识阶级与劳动阶级二对象。小之造成人生之不幸,大之构成社会之巨变,最近阶级斗争之惨剧,胥导源于是也……夫学术当公诸人民,不当为或阶级所独占;学术当任人民中之知识优秀者自由竞争以取得之,(韬奋僭按:此处用“知识优秀”四字似不如用“智力优异”四字较妥)不当设为限制,妨碍其发展:教育经费当为一切人共享之利,不当含有独利某阶级之性质。今之教育制度,皆反其道而行,宜其社会日形腐败,而学术几至于破产也……

以上所介绍的几段,凡由记者加有密圈的地方,是认为含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而值得特殊的注意者。下面请再介绍他所举的《改正条目》(有密圈处亦记者所尤其表同情的):(一)延长义务教育年限;(二)提高义务教育程度;(三)改大学为科学研究院,备置各科图书仪器标本及各科实地研究设备,聘专家管理并指导有相当学力者之请益;(四)学位之授予,应以国家特设之考试机关试验之结果;(五)普设图书馆及科学实验馆,应学者自由修习之需要;(六)检定专科教授应有志修习者师资之选;(七)编定各学系课程并主要参考书籍,指示学者以修习之门径;(八)广译科学书籍供学者之参考。

除上段所介绍之《修正条目》外,该文中所举之理由—即所以要修正教育制度的理由—记者觉得尤其重要者如下:(一)破除特种阶级之知识垄断;(二)实现人民受教育之机会均等;(三)顺遂学者天才之发展;(四)奖励青年勤苦力学之习惯,发展青年独立自助之精神。

关于黄先生大著内容的大概,记者所欲介绍者已略如上述。他在《导言》中对于现有教育制度之痛切的批评,和他所举现有教育制度有改正必要之理由,记者都完全表示同情。本刊对于教育革命的彻底主张,已略见于黄先生在他信里所提起的那篇文章(见本刊本卷第卅一期)。我们主张根本废除现在形式的中小学与大学,赞成庄泽宣先生所建议的三级学校—第一级注重民众的基本教育,第二级注重产业教育,第三级注重学术研究(可参看《教育革命的彻底主张》一文)。不过我们以为关于这三级学校有几点须注意:

(一)这三级学校不过表示学业上有这么三个段落,绝对不含有阶级的意味,是全国国民有均等的机会,依各人的智力而前进,修完第一级学校的人当然都有入第二级学校的机会,修完第二级学校的人当然都有入第三级学校的机会,除非他们自己为智力所限制,绝不因贫富等阶级而有所限制。

(二)我们主张三级学校之组织或办法,除基本教育最初期外,须能使修学与任事相辅前进,实行“学生工读”“教师工教”,使教育与社会真能打成一片。要自己有工作的人才有享受教育的权利,不是靠着出身资产阶级的人便可坐享教育的权利。

(三)我们主张根本废除现在教师讲演式的学校,全改为由教师作指导的机关——设备完全的图书馆及试验室——愿研究者得在图书馆或试验室中教师指导之下自修。现在有了钱的人就可在大学里瞎混,没有钱的人虽极能研究极有天才亦不得其门而入。若照我们上述的办法,只要你肯研究能研究,便许入学术机关研究,否则你虽是“势豪阶级”,混不进去。黄先生所建议的“科学研究院”大概和我们所想象的第三级学校相仿佛。

现在有人焚毁学校杀戮学者,以为这是打倒知识阶级,记者以为“实现人民受教育之机会均等”,使知识普及于一般民众,才真是打倒知识阶级,因为大家都有了求知识的机会,都有了知识,便无知识阶级之可言了。

十九,八,十六,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