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邹韬奋作品集(1932)
14866300000012

第12章 创办《生活日报》之建议

本刊承国内外同胞之信任,屡以创办《生活日报》为嘱,自本刊第七卷第四期发表董濬敏先生等关于此事之建议后,热心同志赞助督促之来信,纷至沓来。记者与本社同人于感愧之余,甚思奋勉有以自效。爰集富有办报学识经验之友人数位,作数次审慎之讨论与研究,兹敬综述所见,作具体建议之纲要如左:

(一)组织 本报取名《生活日报》,为责任专一效率增高及事业持久计,由生活周刊社请定“信托人”六位,负全责组织“干部”,全权主持关于本报之全部业务。现除记者已允加入负责外,并已征得办报富有学识经验及品性可恃信用素著之同志五人同意,共同负责主持一切。一俟筹备已有头绪,“信托人”之全体姓名即当公布(此点系遵本人之嘱)。将来遇“信托人”中有因故不能续任时,得由其他“信托人”一致通过之手续,审慎增请“信托人”补足。

(二)特色 本报注重为大多数民众谋福利,不以赢利为最后目的,故在取材方面,除重要的新闻应有尽有外,特别注意:(1)农工疾苦,(2)妇女运动,(3)青年修养,(4)华侨状况,(5)为大多数民众谋福利之经济建设及教育建设。同时不但对内有政策,对外亦有政策,故在世界各大城市均特约通讯员及特约电讯。社论由专家执笔,新闻均重加编写。本报并为辅助教育普及起见,用最浅显之文笔,描写复杂之事实,凡深僻之字句及古典,均力求避免。

?(三)张数 以日出一大张为原则。我国报纸定价太贵,与生活程度不相适合,本报旨在力求普及于一般平民,更不得不极力设法减轻读者负担,故应以日出一张为原则,以期成本大大减轻,售价特别低廉。其实编法新颖精审,有一大张,重要消息并不致有所遗漏。一大张共分四页:第一页为社论及重要新闻(不拘地域与性质),不登广告;第二页社会新闻;第三页经济新闻;第四页文艺新闻。新闻下面登性质相类之广告,使眉目分明,读者极易寻觅。

(四)广告 广告价格,以性质分类,如奢侈品则取费较日用品为高,婚丧则取费较谋事为高。拒绝大广告,提倡小广告。凡不忠实或有伤风化之广告,虽出重金,亦不为之登载。

本报为保证广告之效力计,按时请会计师检查销数,正式公布,广告价格依实际销数而随之增

加。

(五)销数 本报既不特别注重广告,无须在页数加多方面努力,应改变方向,在销数上着眼。且本报不必只在上海推广,应就全国各县,分区竞销。

同时我们深觉我国报纸销数太少,从人口比例上言之,实难于代表民意,故本报希望第一年有销数五万,以后每年增加五万。以五年为期,销至二十五万:此为我们五年内努力奋斗之初步鹄的。

(六)资本 最低资本,定为三十万圆。每股定为五圆,除由本社出资三千圆外,其余由本社向国人募集,凡系中华国籍而赞成本报办法者,皆得随意认股。办报最初尤须有相当时期之奋斗与努力,如三年后认为本报办法不能赞同者,得随意退股。惟一户入股在千圆以上者,如欲退股,务于一月前通知,在万圆以上者在三个月前通知,俾得另谋填补而免致阻碍本报整个事业之进行。本报每在会计年终,应将经济状况,帐目内容,由会计师审核,作报告书致各股东。

(七)会计 本报经济独立,会计公开。所有盈余,除以十分之一为法定公积金及官利(六厘)外,照百分支配如下:百分之十为生活周刊社之版权,百分之四十为各股东红利,百分之二十为职工红利,百分之三十为特别公积金(备扩充本报事业或社会公益事业之用)。

(八)开办费 开办费中之最重要者为每小时可印报三万五千份之印机一架(此为最新式之印机,一架为一单位,将来增加配入甚易),约四万七千二百圆,字炉一架约一万圆,家具约二千圆,宣传费约二千圆,杂费约二千圆,估计至少须十二万九千一百五十圆。新印机定购后运沪须五个半月始能到。筹备期间必须充分,据经验所知,至少须六个月:前三个月专从事接洽工作,后三个月专从事实验工作,后三个月之费用几与开办后相同。我们计划,一俟集款达五万圆,即先定购印机,着手筹备,积极进行,希望六七个月后可以见报。

本社已备好认股书附入本期本刊寄给读者,如承读者赞成,请先将单填注寄下,不必即将股款寄下,因此事如赞助者不多,势须作罢,免得款项寄来寄还之麻烦。俟资本已达五万圆,决意创办时,当再函告,届时再将所认股款寄交本报所指定之妥实银行代收。

(九)经常费 如本报能销五万份,则收支即可适合。收入方面每月估计约三万九千七百五十圆,支出照现在各报之最低数估计,每月约三万七千六百五十圆。

以上所述,为创办《生活日报》应筹备之大概情形。如赞助者多,即由“干部”主持一切,负责进行,其各部之详细办法,及各项工作专家委员会之组织,尚须另行精密规定。倘此计划果能实现,同人愿以纯洁的意志,沉着的毅力,热烈的精神,刻苦的奋斗,为中国产生一个为民族振兴及民众福利而努力的舆论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