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听见有什么新刊物出现,尤其周刊或日报之类,往往要问有什么背景没有。分析他们所谓“背景”的内容,不外是何党何派出了几个钱办报,为自己一党一派培植势力,或干些自私自利的勾当。再作进一步的分析,还可分两点说,一是经费之所由来,二是主持者之有党派的偏见。再说得直率些,就是经费来源可疑,主持的人是一党一派的傀儡。真有背景的报纸,说他是有背景,这是实至名归,原是很公平的;所可愤懑者,是明知你没有什么背景,却昧着天良硬造遥言说你有什么背景。愚意以为“事实最雄辩”,听了这种谣言而竟不免怀疑的人,要消除这种怀疑并不难,只须把上面所说的两点——经费来源和主持者的表现——在事实上弄个明白,谣言便无所施其技。
本刊最近承热心读者的督促与赞助,发愤创办《生活日报》,自信动机纯洁,态度坦白,但颇闻有人故作蜚语,意图中伤,世道险巇,可为慨叹。记者一方面固深信“真金不怕火”,我们若经不住摧残,尽管任其没落,毫不足惜,所以仍是勇气百倍,向前尽其心力干去,同时却也不妨提出来谈谈,藉明是非之所在。《生活日报》是由生活周刊社产生的,我们可根据上述两点研究研究。先说第一点,本刊自记者全权主持以来,事业的维持和进展,全恃自己在营业上(即发行,广告,及出版书籍各方面)所得的收入,绝对不受任何团体或私人的津贴,此事我们不能瞒过每半年查账一次的潘序伦会计师和他所主持的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参加查账的诸先生,关于经费来源,是可以公开的事实,无可遁饰的。讲到第二点,记者全权主持本刊五年以来,言论与天下以共见,虽所见自愧浅薄,但无不以民众利益及正义公道为前提,曾否有一文一语为任何一党一派及任何私人的私利有所袒护,文字俱在,可以复按,这也是可以公开的事实,无可遁饰的。
关于本刊的这两点,已有铁一般的事实为佐证,已如上述,请再进而略谈将由本刊所产生的《生活日报》——也就两点事实研究,因为我们深信只有公开的事实能使造谣者无所施其技。本报的经费是由热心同志投股凑集而来的,现承新华银行主持收款,直到现在,最多的股份不上千圆,已由该行服务部着手统计,先将最早一千户的股份,依认若干股者若干户,认股者的职业,性别,年龄,籍贯等等,造成统计,完竣后即在本刊上发表,以后每增满一千户,即造一次统计发表。此事我们不能瞒过新华银行总副经理及该行服务部参加此项工作的诸先生,关于经费来源也是可以公开的事实,无可遁饰的。关于第二点,主持《生活日报》的记者也就是主持《生活》周刊的记者,干部的姓名也已公布,事事公开,不辩自明。
《生活日报》的后面是什么?是民众,因为他是民众所扶持的,因为他下决心为民众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