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邹韬奋作品集(1932)
14866300000068

第68章 当代革命文豪高尔基(一)

九月二十六日苏俄塔斯通讯社曾由莫斯科发出这样的一个电讯:“尼志尼诺伏格拉镇,今后将以‘高尔基’为名,此为昨夜高尔基著作生活四十周年纪念盛大庆祝会中所发表之新决定,盖高氏生于该镇,且度其少年生活于此地也。会中同时发表以苏联政府最高荣誉之列宁奖状赐与高氏,改称莫斯科艺术剧场为高尔基剧场,并在各级学校创立高尔基奖金。到会参加庆祝者,有苏联政府之领袖,共党之中央委员,苏联艺术界文学界戏剧界,各公共团体及各工厂之代表,外国使馆人员及外报记者。居于主席台者有史太林,加里宁,莫洛托夫等政府领袖,苏联及国外文艺界之代表,法著作家巴比塞亦在内。当高氏入场时,会众发热烈之欢呼,先由加里宁代表政府及党行开幕礼,向高氏致正式贺词。嗣党代表斯台兹基演讲高氏之生平及著作,称高氏为代表民众及奋斗以创造新世界之伟大作家。人民教育委员波勃诺夫代表苏联之全部文化劳动者及百万学生,向高氏致敬,谓高氏为社会主义文化之奋斗,乃劳动者全部解放奋斗中之一部……演说完毕,乃发表上述之决定。高氏于会众再度热烈欢呼中,起立致答词,先向会众恳切致谢,嗣勉励苏联之青年努力研求知识,谓唯知识能坚固青年对于真理之信仰,而此乃改造旧世界之必要工具云。”

这位为全苏联民众所爱戴的“普罗列他利亚”的著作家高尔基(Maxim Gorky)今年六十四岁了,我们翻阅他在此四十年中的作品,小说戏剧等竟达一百六十种之多,我国常语所谓“著作等身”,高尔基可谓当之而无愧。但是他的一生,从儿童时代起,就无时不在困苦艰难流离颠沛的境域里面,所以谈起这位当代能表现劳动者心灵的最伟大的著作家的生平,实能给我们以无限的“烟士披里纯”。在本文里,记者要先和诸君谈谈他的儿童及幼年的时代。

“高尔基”这个盛名现在已传播全球了,但这却是他在著作上署的笔名,他的真名是佩西科夫

“高尔基”这个盛名现在已传播全球了,但这却是他在著作上署的笔名,他的真名是佩西科夫(Alexey Maximovich Peshkov),一八六八年三月卅日生于尼志尼诺伏格拉(Nizhni

Novgorod),他的父亲是个木匠,家境穷苦,娶了隔壁一家洗染衣服店的女儿为妻,却是由于自动恋爱而结合的。高尔基五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死了。当时他自己先患着虎列拉的病——穷苦阶级不卫生的生活所给与的祸患——的病幸而好了之后,却染给他的父亲。他所能追忆的儿时最初的印象是看见他的父亲的死尸展在地上,不了解为什么他的那双平日很令人愉快的眼睛紧紧的闭着,也不了解他的母亲为什么一面哭得那样哀痛,泪如泉涌,一面替父亲梳头发。父亲死了之后,母亲便把他带到外祖父母家里去。但是他的外祖父的家庭,除那温和而仁慈的外祖母外,可以说是一个乱七八糟的家庭,他的两个舅父,密凯尔和雅科夫,一个是信差,一个是车夫,他们打骂妻子,互相打骂,乃至酗酒而归大打其老子。当高尔基的父亲在世的时候,他们弟兄两人既恨高尔基的良好品性为邻里所称道,又恨他将来要分些他们的遗产,以滑冰为诱,把他骗到冰河边,推他下去,几于送命。在这个家庭里,高尔基的母亲所受的苦况,不言而喻,更不幸的是她改嫁给一个贵族麦锡莫夫,同往莫斯科后,麦氏嗜赌荡产,并对她万般虐待。当时高尔基才六岁,看见他的母亲受着种种侮辱,万分苦痛。有一天他在隔壁听见他的母亲因“后父”(即麦氏)打算到一个姘妇那里去,

和“后父”吵嘴,抽抽咽咽的哭着,并加上咳嗽(已生痨病),他已觉得异常难过,忽然听见打的声音,他赶跑过去,看见母亲跪在地下,这个“后父”还用靴尖拼命的踢她的已患着肺病的胸部,他气极了,向桌上抓得一把刀,用全力刺将过去。总算麦锡莫夫的幸运,被母亲拉开,只伤着他的手皮。经此事变之后,高尔基仍回到外祖父家里去,不久他的母亲也回来。高尔基只进了几个月的小学校,幸亏他的外祖父由教堂里做礼拜学得一些写读的能力,就把这一些写读的能力教给六七岁的高尔基。外祖母是不识字的,但她却常把许多神话故事讲给他听。这位名震全球的大文豪,他的最初基础不过如此而已。

当高尔基由“后父”家闹了乱子回到外祖父家中之后,外祖父的家境愈困难了,他便自动的于课余拿着布袋往街上拾取杂物,如破纸铁钉骨头之类的东西,卖得几个铜板就交给外祖母收用。她每次很喜悦的收下。有一次他远远的看见外祖母望着她手里拿着的铜板,眼泪滚着下来,轻微的暗自呜咽哭着。高尔基自己说,他一生受外祖母的感动最深。

他十岁的时候,母亲因痨病逝世,不久他的外祖父叫他投身社会,自谋独立,于是他的儿童时期告终,要单身投入社会作孤军的奋斗了。他所得的第一件职务是在一家鞋店里当学徒。他初入店的时候,老板就对他作一番训词,戒他不许做鬼脸,不可抓搔他的生疥疮的手,并须记得他是受着大街上头等商店所雇用,而在这种头等商店里面,伙计们立在门口都须似偶像一样!他做偶像的样子是做不来的,不过以他的锐利的观察力,却获得考察当时商界特性的机会。当时俄国商人有句很自豪的古格言:“倘若不欺骗,你的货物便卖不出去。”高尔基自入世以来,所见的兽性不算少了,但是有了恶行而犹自文饰,这却是第一次遇着的。他每次看见老板和伙计欺骗了顾客,顾客上了当走了之后,他们还交相揶揄他一番。伙计们教他可尽量的偷货物,并且说明老板明知而亦只得假痴假呆的。有一次他们用很龌龊的手段对付一个女顾客,她走了之后,老板和伙计又说了许多秽亵的话。高尔基大愤,乘老板作午睡的时候,他暗把一些醋滴进他的金表里面去。后来老板手上拿着表走进店里,自怨自语的说他的表怎么会出汗,难道是什么恶兆吗?高尔基见他这副形状,觉得他罪有应得,为之一快。高尔基在这个店铺里除受着这样的“教育”之外,还须在店里以及老板的家里做许多苦役。他晚间睡在老板家里厨房的炉灶上面,每晨在赴店之前,他要老早起来,把全家各人的衣服刷好,各人的靴鞋擦好,把茶烹好,各个灶里的柴火烧好,碗碟洗好,还要受那个暴躁如雷的女厨子的颐指气使,做其他种种苦役。

他从一八七八年的秋季做到一八七九年的秋季,终于逃了。第二件事是在一个绘图师的家里做学徒,这个绘图师同住的有个母亲,是个长舌的老太婆;有个妻子,高尔基形容她像一块白面包;还有一个弟弟,是个鄙俗无比的纨绔子弟。高尔基以一个十一岁的孩子,那个老太婆黎明就赶他起来,叫他一天忙到深夜。他要劈柴,要起炉火,要烹茶,要擦地板和楼梯,要洗锅,要洗碗碟,要摘菜,要从市上搬菜回来,以及其他一切琐务的奔走;后来他还要照顾婴孩,每星期还有一次要到公池去洗些主人家属的衣服!他对于这些工作还不在意,所最看不惯的是他们的虚伪,骄慢,自以

为是上等的优越的人物。

于是高尔基又有逃去的意思。有一天他老实问他的主人,他为什么不教他技艺,尽管叫他倒水桶。出乎他的意外,他的主人并不开除他,却给他以纸和绘图仪器,叫他从别张纸上抄绘一所房屋的正面图。他高兴非凡,热心从事,不料那位老太婆——主人的母亲——大发酸素作用,怕高尔基抢她儿子的前途,用尽种种方法阻碍他的进行,叫他做家里各种各色的工役,务使他没有暇隙绘图,甚至暗把油污倒在他的绘图纸上,后来又把他的脸打得皮破血流,并在家里大吵大闹不休。她的儿子只得让她,于是高尔基要学得斯文的专业的第一次企图便成泡影了。于是他在第二年的春天,终于作第二次的逃遁,以十二岁的孩子,独自一人逃到伏尔加河(Volga)的河滨,飘泊流浪了好几天,才得到轮船上洗碗碟的职务,说来话长,下次再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