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抗战发生以后,全面抗战的形势一天天开展起来了。在军事方面,只要有坚持久战的决心,军事策略上的进退,甚至在战争过程中的偶有失利,都和整个的抗战局面,没有什么大关系,最后的胜利,还是属于我们的。而且在战略上的深谋远算,不是参与机密的军事专家,也无从越俎代谋,站在民众的立场,只须知道军事的大势,具体的内容只得付托军事的当局。所以在全面抗战开展以后,我们对于前线的战讯,虽有着深切的关怀,我觉得我们的思考却要特别集中于如何巩固持久战的基础问题,也可以说是如何巩固后方的问题。再具体点说,便是经济建设问题和民众组织问题。这两个问题如果没有得到适当而迅速的解决,巩固后方的问题,或巩固持久战的基础问题,便无从解决。所以我深切地感觉到这件事的重要性及严重性,希望全国同胞推动政府对这方面有积极的行动。
抗战开展以后,难民纷至沓来,失业继长增高,这形势的严重,是谁也无法否认的。对于难民的处置,经各公团及各同乡会的努力设法,不过做到“遣送回籍”,至于这一大批一大批的难民“回籍”后如何谋得生活,便是一个谜。我敢说这不过是甲地的难民变成乙地的难民,结果还只是难民!失业本是社会上一个待决的问题,在全面抗战开展以后,有许多的政府机关因为实行紧缩政策,听说都纷纷实行“留职停薪的办法”。这就是说请你暂时回府,等到恢复常态时再来,在回府期内,不发薪水。这在政府各机关因在战争紧急时期,不得不作财政上的打算,原是未可厚非。但是我不得不问,这许多暂时回府无薪可得的人们,自己的肚子和一家人的肚子怎样“紧缩”起来?这实在也是个待决的问题。其他工商业的机关,因营业紧缩甚至消灭,对雇员也不得不紧缩或请君永远回府。因此在事实上,失业的队伍势不得不大大地扩大起来。别的不说,只这个难民和失业的扩大现象,已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对于持久战是一个很大的障碍。要根本解决这个问题,决不是可以仅仅由于调查登记等等的一套老把戏,必须有整个的国防经济建设计划,在比较后方的各省里迅速实行起来,在紧张的环境中,抗战救国的大目标下,动员大多数的人民,从事加速的生产工作。这生产当然要以保障军事胜利为中心目标,要集中力量于极重要的重工业(尤其是铜铁和煤),农业生产,及交通建设等。
这当然只是原则上的建议。我们希望政府鉴于此事的重要和迫切,速行召集国内有经验的工商业及经济专家,确定具体的方案,积极施行。
还有一件同样重要的事情,那便是民众的组织问题。诚然,在全面抗战开展以后,各处的抗敌后援会和救亡协会纷纷成立,有如雨后春笋,这未尝不是一种好现象。但是这实在太不够。这类后援会和救亡协会,只是偏于少数上层的凑合,和一般的大多数的民众,相去十万八千里,彼此好像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换句话说,并没有深入民众,并没有深入下层,绝对说不上什么民众组织。城市这样,乡村也这样。近代国家的战争,不只是一国的军事和别一国军事的战争,却是整个国家和别一个整个国家的战事。所以民众——广大的民众——必须组织起来,和有组织的军队打成一片,然后才有胜利的把握。日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只是出于少数军阀和财阀的暴行,日本的大众实厌恶战争,敢怒而不敢言,这已有种种新闻为佐证。中国为抢救危亡而抗战,是全国同胞所同心同意的。这种全国同仇敌忾的心理,正是一种极伟大的力量,但是非有组织,——扩大的组织,——有如一盘散沙,仍然是显不出它的潜伏着的伟大力量。我们所以比日帝国主义占优势的就是这种全国广大民众在军事后面的基本力量,伟大力量。倘若我们不把这广大的民众组织起来运用起来,便无异把自己的优点消除,以减损抗战的实力,这是多么一件很可痛惜的事情!
广大的民众组织对于军事胜利的伟大力量,在国民革命军北伐的时候已有过事实上的表现,不过那时打倒的对象是北洋军阀,现在要打倒的对象是日帝国主义罢了。
我们都切盼着抗战最后胜利的到来,但是勿忘巩固抗战的基础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