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四方八面来的形形色色的参政员,虽然,都会说几句国语,但是多少总带着一些土腔,一听起来就知他是湖南人,广东人,或是江西老表。因为“变腔国语”的缘故,有时听的人“想入非非”,颇为有趣。有一个提案中有“熟练工人”的字样,有一位参政员听做“苏联工人”,他骨落地立起来建议:“何不把‘苏联’改为‘友邦’!”
在会中提案,除提议者署名外,还须有二十人的联署,这联署倒是一件颇费时间和工夫的事情,因为联署的人总是要看一遍才肯签字,这在一天到晚忙着开会的匆促时间里已不很容易,而且有的不能赞同,不肯签字,你只得顾而他奔。陶孟和先生自己未能到,有个提案托张伯苓先生提出,张老先生怪忙地奔走周旋着,皱着眉头说句笑话:“这简直是替人募捐!”提案长的当然更麻烦。四川的老前辈胡景伊先生也许有鉴于此,他的提案总是寥寥数十字,一览无余,联署特别快,有一次审查委员会请他修正,他说“我就只有这一点点,一修就没有了!”令人听了,哄堂大笑起来。
胡先生最热心于“有钱者出钱”的提案,他自己很热心地提了一个寥寥数十字的“有钱者出钱”的案,后来看见另有一位参政员又提了一个较详的“有钱出钱”的案,他就很热心地“替人募捐”(代拉联署)。他常用四川音拖长着说:“没得钱怎样打仗!”这倒是一句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