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委员长于本月九日下午招待全体参政员茶叙,发表很长的谈话,其中尤其重要的一点,是我国的力量在抗战中一天天增强起来,而我们的敌人的力量却随着战事的进行而一天天减弱下来。他历举我国在最初四个月中战士伤亡的数字与随后七个月中战士伤亡的数字,比较之后,可以看出随后七个月中的数量只及最初四个月中的数量三分之一。时间几加长一半,而伤亡数字却减少三分之二。我们的敌人的伤亡数量却恰与此相反,一天天增加了起来,死亡的数量,至少已在三十万人以上。
这诚然是我国愈战愈强的一个好证据。我们看到全国各地因纪念“七·七”连日举行的献金运动,非常热烈,尤其是武汉这几天的国民献金运动,难童小贩洋车夫乃至有一个夏季还穿着一件长棉袍,连裤子都没得穿的乞丐,都奋然起来踊跃输将,这种爱国的诚挚而热烈的情绪,随着抗战的进展而愈益加深,也使我们深深地感动,认为,这是我国愈战愈强的另一个好证据。
我们对于国民献金这件事,不可仅仅看作一种物质上的贡献,虽则以物质的力量来加强国家抗战的力量也是很重要的。我们同时还要注意到这种国民献金运动对于一般国民实有着很远大而深刻的教育的作用,启发他们民族意识,增强他们参加救国工作的热情的作用。所以这个运动不仅使国家在物质上得到相当的收获,同时在精神上尤其得到更伟大的收获。一个乞丐虔诚地献上一角大洋,一个“苦力”同胞从他的肚子上的阔马带里挖出一张破烂的角票,或是几个大铜子儿,在物质上这似乎是很有限的,但是当他们兴奋地尽其所有的血汗钱去贡献于国家,在精神上的价值却是无法可以量度的。
因此我们感觉到国民献金这一类的运动是含有民众运动的深刻的意义,因为它可以推动民众对于救国工作的热烈参加,可以增强民众对于抗战的亲切的认识。可是献金只是一端,只是在某种特殊意义的若干时期内(例如“七·七”纪念的数天内)可以引起民众在情绪上的“高潮”。这并不是说国民的爱国情绪不能持久,却是说我们要在每一特殊时期内乃至经常的时期内,用各种各样的方法,继续不断地唤起民众,共同奋斗,这便要有广大的民众组织,用广大的民众组织力量来做永久性的发动机,普遍而深入地发动民众参加各种救国的工作,引起他们的自发的主动的精神。一个乞丐肯把他的辛辛苦苦讨来的钱,一个“苦力”同胞肯把他的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很慷慨地送上献金台去,这决不是可由强迫做到的。但这只是局部的例子,而这种精神应该普遍地展开到一切动员方面去。现在在这一个献金运动中已表现了民众对抗战的热情,民众的牺牲,无我,忍耐,刻苦的程度。这里已表现民众自发的力量了。我们也再不能不相信民众的力量,而再误解民众对抗战冷淡和不关心。
这里所表现的精神,虽然很值得表扬,但民众的力量也决不仅限于这一点点小的贡献,并且,这一次献金运动,是在民众无健全组织下进行的,如果民众有了广大的组织,我们相信,那所收到的成绩,还要比今日高过多少倍数,可以预言。
我们从这次运动中看出人民无不乐意参加抗战,人民都在要求贡献自己的力量,人民都在要求组织,领导。但同时在这一运动中,也表现出,我们要启发民众的自动性,民众运动是不能用任何强制的方法可以发动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