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到了这样紧急的关头,以军事为中心的动员民众问题,它的必要是没有人再有疑问了,问题是在怎样动员民众,尤其是在紧急中怎样动员民众。我们所以特别提出紧急中的状况,因为民众的组织和训练是靠平日就要下苦工,然后急需的时候才能登高一呼,万山响应,否则是有临时措手不及的危机的。这不是说在紧急中就绝对不能动员民众,却是要说明在紧急中如要真正动员民众,必须大胆运用已有的、由民间自发的、确有工作能力和群众基础的民众团体。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举一个虽简单而却含有很大意义的事实来做个说明的例子。记者有一位青年朋友带着一队战地服务团在某师服务,最初该师部的长官不甚重视他们的工作,甚至不希望他们做什么组训民众的工作,但是这一群青年却自动地把原已有限的生活费都省下来,买些药品等物,到驻在地的乡村,和村民联络,暗中渐渐地组织他们,训练他们。忽有一天该师部须在二小时内雇用二百名夫役,可是茫无头绪,一个都拉不到!正在紧急的时候,就姑且叫那个服务团去试试看,他们竟在二小时内爽爽快快地请到了自愿尽力的二百名夫役,使该师部的长官惊喜欲狂,从此对那个服务团大大地加以信任!
这个很简单的事实说明一个很重要的真理,那就是动员民众要在平日做工夫,在紧急的时候要注意运用民间自发的、已经做了工夫所造成的力量。
民众团体的力量,不是在短时间内挂上几块显赫的招牌,拉揽几个挂名的领袖,就能像奇迹似地发生出来的。民众团体的力量,必须有多时刻苦奋斗的干部与多时在实践中努力的群众,尽管它的招牌看上去不一定完全附合法令上的规定,或是它的成立手续不一定完全附合法令上的规定,但是我们觉得在紧急中发动民众运动及领导民众力量的政府当局为在实际上增强抗战力量计,应该大胆和宽大地给它们以种种的便利。例如最近我们有九个团体想召集一次座谈会,响应政府的动员号召,讨论组织工作队协助政府,并请政府派员指导,亦被禁止,实在是一种遗憾。
政府对于民众力量的统一的领导和指挥是必要的,尤其是在紧急的状况中,但是所谓领导和指挥,最重要的是真把所有的民众力量领导起来,真把所有的民众力量指挥起来,民众力量的培植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它需要相当的时间,所以只应该加以统一的领导和指挥,而不应该加以不必要的限制。所谓不必要的限制,当然不是说毫无限制,但是必须以不致减损民众力量为前提,必须以不致减损民众组织的自发性与积极性为前提。这一点尤其是在紧急的时期为更重要,因为在平时还有从容布置的余地,在紧急时期则祸迫眉睫,如再犹豫迟疑,或出于不必要的顾忌,而敌人已升堂入室了!这是急于救火瞬息万变的时候,我们需要实际的效果,而不可拘泥于常态的形式主义。
以上所说的这个对于动员民众的态度如能确立起来,虽在紧急中,动员民众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就是有些困难,也可以很快地加以克服的。人是感情的动物,也是政治的动物,为着国家民族独立自由的抗战到了这样紧急的关头,做中国人的谁不热情沸腾,为国效力?我们只要看各方面都在那里想动,为帮助政府增强抗战力量而动,尤其是平时比较有组织、有工作经验的民众团体,都想动,有的已在很困难的环境中动着。这实在是紧急中响应动员的心理基础和实力基础,这种心理基础和实力基础也就是政府在紧急中动员民众所要极力注意运用和发挥光大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