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最近所公布的图书杂志审查办法,我们一方面谅解政府适应战时需要及齐一国民思想的动机,一方面却认为有了三民主义最高原则及比较具体标准以作书报的准绳,不遵从者又有法律以从其后,已经足够,若对书报实行审查原稿的办法,限制和束缚过于严苛,对于舆论的反映及文化的开展实有莫大的妨碍。这件事在抗战建国及民主政治初基刚才奠定的时期,尤其严重,心所谓危,不敢不大声疾呼,希望能唤起贤明的当局与关心舆论及文化事业人士的深切注意,所以在上期社论,特别提出来加以研究,但是限于篇幅,上次仅就舆论事业方面略贡所见,现在请再就图书方面加以检讨。
第一点,学术的研究与进步全靠有相当范围的思想自由。所谓相当范围,在中国今日是不违反三民主义和不妨碍抗战建国;只须不超出这个范围,政府应该准许人民有发表思想的自由,由此尽量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尤其是关于精深学术的超卓著作,往往在初发明时,因为站在时代的最前线,有非寻常识见所尽能领会的,经过相当时期的争论与辩驳,真理因论辩而愈显,渐渐成为众所悦服的主张。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伟大领导者孙中山先生,他所手创的博大精深的救国主义,就经过这样的历程。关于图书要审查原稿,把思想自由的限度缩到过于严苛的地步,便使学术的研究与进步受到很大的障碍。
第二点,依所公布的办法,除自然科学应用科学之无关国防者,及大中小学与民众学校教科书外,原稿均须一律呈送所在地审查机关审查许可后,方准发行,可见所包括的图书种类的广大,凡政治经济哲学等社会科学以及文学,艺术的书都在内。这种种的著作是多少专门学者的心血结晶!是多少专门学者经过长时期辛勤研究的成果!中央和各地方审查机关欲延揽许多富有各部门高深学问的专家学者担任审查,在事实上是不可能的。这既不可能,若勉强由党政军警机关派代表担任,实在是不妥当。这并非我们敢于轻视党政军警机关没有人才,却是说各有所长,勉强担任,徒然使全国的学术界蒙受莫大的损失。这是客观形势所必然,我们诚恳希望政府为着全国的学术前途计,加以审慎的考虑。
第三点,抗战以来,因印刷机关的屡次迁移与收缩,印刷已一天天感受到更大的困难,这一点不但在印报方面为然,即印书方面也有同样的情形。在寻常时候,一本书的校样可在同一时全部送阅,在战时因设备的困难,及材料的缺少,往往一本书的校样要分做几次送校,每次清样送审查(即等于原稿)虽只延搁数天,合起来就是一二十天,在这期间,印刷所因材料不能撤除关系,又影响到其他书籍的排印。这种损失的总计,不仅是书业的苦难,不仅是抗战期间文化界的苦难,也是国力的一部分的损失。
关于这一点,还有一事可附带提到的,依所公布的办法,在“战时图书杂志原稿审查办法”施行以前出版的图书杂志,须先致送各地审委会经审查发给许可证后,始得发售。这种办法势必致于使出版业停顿起来!我们觉得当局尽管依据标准检查已出版的书,如发现果有违反三民主义的原则,即依法处罚,不必因噎废食,使一切的书都须为着审查而陷入停顿的状态。在抗战期间,前方的战士与后方的大众,尤其是内地农村中的大众,都深刻地感到精神食粮的饥荒,所以我们对于精神食粮更需要加以积极的爱护,减除它在生产上及流通方面的困难,不但减除困难而已,更要进一步给与种种的便利。我们深知贤明的当局的动机也在此,所希望的是在办法上能再就此点加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