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土耳其的开国元勋凯末尔于本月十日逝世,这不但是土耳其全国国民所痛悼,也是全世界同情土耳其奋斗精神的人所悼惜的,尤其是在我们中国正在艰苦奋斗,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同胞们,对于这位领导土耳其反抗侵略,达到“抗战必胜,建国必成”的民族英雄,格外敬重,对于他的不幸逝世,也格外感觉到深刻的悼惜。我们悼念这位新土耳其的“国父”,想到他领导全国反抗侵略的成功过程,不禁深深地感觉到我们中国当前的苦斗,实有从土耳其接受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的必要。
中国和土耳其在以前是被人轻蔑地叫做“远东病夫”和“近东病夫”。土耳其在苏丹腐化时代,内则母后和宦官乱政,贿赂政治盛行,外则饱受帝国主义者在政治经济各方面的侵略,缔结不平等条约,丧失一切特别权利:这简直是中国前清末季情形的另一映像。一九一四年欧战爆发,土耳其当时与德国亲善,加入同盟国方面,结果完全失败(当时凯末尔为反对助德最激烈的一人,但以“人微言轻”,无法挽回),一九一八年欧战告终,丧权辱国,海军交出,陆军缴械,首都君士坦丁堡,以及各处要塞,一切交通机关,都要让给协约各国联军自由管理并使用,协约各国派兵直入君士坦丁堡,并先后占领土国各处要隘及各处铁路。当时土国的这种苦难,较之今日中国的遭遇,只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当时凯末尔振臂一呼,领导全国积极奋斗,所凭藉的残缺破碎的土耳其,人口不过九百万,武力不过是两万多衣械不全的乞丐式的破落军队,这在妥协主义失败主义者看来,除了“屈膝”之外,似乎没有别条路走罢。可是凯末尔和他所领导的同志们并不这样想,他却抚辑流亡,整军经武,迅速努力于新力量的创造与扩大。他真是实行了“一面抗战,一面建国”,首先在政治上根本刷新,宣布“国民公约”,以作全国共同奋斗的纲领,不但是表面文章而已,却在事实上努力兑现,以集合全国爱国志士的心力,这公约被历史家称为“新土耳其的独立宣言”,其重要的程度可以想见。因政治上的根本刷新,铲除腐化,振奋人心,于是建立新军,充实内力,所以当时土耳其抗战开始时虽只是两万多衣械不全的乞丐军队,可是新军力已迅速造成,有英国为后盾的希腊还蒙在鼓里,蔑视土国的力量,不料被新土耳其的国民军一败再败,败到完全退出小亚细亚!凯末尔一面用全国团结所造成的新的力量打击侵略者的暴行,同时也得力于对俄对法以及其他各国的灵敏外交,尤其是同情于反抗侵略民族的苏联,在物质和精神上都给与土耳其以很大的援助。可见内政的刷新与外交的运用是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情形以在比较落后的半殖民的国家为尤甚。所以有些人竟认为努力刷新内政以增加运用外交的力量,是“丧失独立与自主”,实在是别有会心的话语,是我们所当力辟的。
我们中国英勇抗战到了今日,有不少进步,也有许多缺憾,自广州失陷武汉撤退后,无可讳言地更增加了多少困难。但是我们看了新土耳其的先例,应该只有克服困难的决心,不应存着消极颓废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