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邹韬奋作品集(1939)
14867600000091

第91章 参政余影(一)

参政会第四次大会借用重庆大学,该校在嘉陵江旁山林中,规模宏大,离城市二三十里,空气新鲜,尘嚣避免,以交通不便,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参政员索性搬在校中居住,记者亦于开会前一日(八日)携简便行李搬往,恍然再过学生的生活,重大的工学院,做了我们的第一宿舍,行字斋(原来宿舍)做了我们的第二宿舍。已往已开了三次大会,百余的参政员大家都相熟了,就好像老同学重逢一样,握手言欢,殷勤叙旧。

我到校时已在傍晚,绿茵草场上已三三两两地布满了人。有男有女,有须发尽白的老前辈,有年少力壮的后辈,这样的学生,在一般学校里是不易见到的。大家看到了王造时先生,便指着说笑,说这是一个“幽魂”,要远离些才好!原来不久以前,香港大公报上登了一个专电,说王造时在赣病逝!随后还登了一篇“遗著”!害得许多朋友打急电到他家里询问究竟,那时他仍在外面干他的“军风纪视察”,他家人撤烂污不复电,大家以为他已到另一世界去视察军风纪了,不胜惋惜,沈衡老为了他哭了一顿,史大姊为了他饿了一顿,记者为了他惆怅了几天。敌人广播也报告说他是炸死的。有位朋友经成都写了一封很悲痛的信给沈老先生,说造时身后萧条,应代向政府请恤。现在大家看见这个“幽魂”出现,都格外的高兴,请恤也可从缓了。

参政员中年龄最大的原以为是七十三岁的张仲老,现在才知道是七十七岁的钟荣光先生,据说他怕凡事推年高,有意少报了几岁。年龄最轻的是三十二岁,几乎三代同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