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魅力经济学
149500000048

第48章

第7章第2节经济发展的幕后推手——劳动力市场

劳动者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劳动力市场的建立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必要手段。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存在。既然是商品,就具有商品的基本特点。但劳动力作为特殊商品,与普通商品又有不同:

1.劳动力供求关系的表现形式不同。工资是劳动力的价格,工资具有刚性,一般情况下只能涨不能降,这是劳动力价格与普通商品价格的重要不同点。因此,当劳动力供不应求时工资就会上涨,供大于求时不是出现工资的下降,而是出现失业。

2.劳动力与其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不同。普通商品卖给消费者后,购买者即对该商品拥有所有权和任意处置权。劳动力商品出卖的只是劳动者的劳动,而不是劳动者本人,劳动力商品的主要消费者是法人,法人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是契约关系,法人不拥有对劳动者的所有权和任意处置权,对劳动者的管理必须受到法律的约束。

3.劳动力之间及劳动力与普通商品之间的需求关系不同。在普通商品之间,同类商品有竞争关系,对A品牌商品需求大了,对B品牌商品的需求就会小;不同类商品之间也存在变相的竞争关系,在购买力一定时,对A类商品需求大了,对B类商品的需求就会小。劳动力商品则不同。劳动力需求增加,会使社会购买力增加,从而使其他商品的需求增加,进而又会使劳动力的需求增加;一种劳动力需求增加会由于互补关系使其他劳动力的需求相应增加。反过来,一般商品需求增加,也会使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只有机器与劳动力存在竞争和替代关系。

4.劳动力在具有商品属性的同时,还具有人的基本要求,即有生存的权利、有劳动的权利、有获得尊重的权利,还有发展的权利。劳动力使用价值的发挥与这些权利的满足程度是密切相关的。劳动力的这些权利与企业的要求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既有一致的地方,又有矛盾的地方。当这对矛盾处理得比较好时,劳动力的积极性就会高,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会得到比较充分的发挥;反之,劳动力就会消极怠工,甚至会产生对企业和社会的破坏作用。因此,不能像对待普通商品那样简单地对待劳动力,企业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保证劳动力的基本要求。

5.劳动力同时具有多种不同的使用价值,既可以服务于多种生产,又可以服务于多种消费,而且劳动力具有自身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提升能力,即有学习能力,通过学习和培训可以使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得到不断提高,或者获得新的使用价值,从而使劳动力自身主动适应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在不同行业和企业之间进行转移和调整,从而满足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要求。

6.普通商品供给有弹性,而劳动力的供给无弹性。从总量上说,当普通商品出现供大于求时可以削减供给,供不应求时可以迅速增加供给。而劳动力的供给则具有刚性,供大于求时无法减少供给,供不应求时也很难增加供给。由于这个特点,调节劳动力在各不同行业之间流动的主要是工资水平,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高的行业和企业劳动力供给就比较充裕,而工资水平低的行业和企业就经常出现劳动力短缺。

7.供求关系的调节因素不同。普通商品的供求主要是通过价格调节,而劳动力的供求不完全按照工资调节。决定劳动力流向的除了工资外,还有社会地位、工作条件、工作地点、发展前景等非价格因素,那些高素质而市场上又短缺的劳动力往往还要求参与利润的分配。

劳动力既然是商品,劳动力市场就会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这种状况就是通常所说的失业。从全社会来说,由于企业竞争和结构调整总是不断进行的,因此,失业状态也就是经常存在的。一定比例失业的存在有助于形成劳动力的买方市场,促进劳动力之间的竞争,对劳动力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积极意义。对每个失业者来说,通过学习、培训和寻找过程总能找到新的工作岗位,因此,失业总是暂时的。

【相关词语链接】

劳动力市场 是市场体系的组成部分,是交换劳动力的场所,即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与生产经营中使用劳动力的经济主体之间进行交换的场所,是通过市场配置劳动力的经济关系的总和。劳动力市场交换关系表现为劳动力和货币的交换。

劳动力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劳动力指全部人口,狭义上的劳动力则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在实际统计中,社会劳动力资源总数=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年龄之外实际参加劳动人数-劳动年龄内不可能参加劳动人数。通俗来说,劳动力是人的劳动能力,蕴藏在人体中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