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情空灿烂
15539800000002

第2章 北京(自序)

这世上一些人的生活,总在不停的迁徙之中度过,从家乡到外地,再把外地当做家乡,又走向另一处外地。这样的人群中,我应算一个吧。我的少年和知青时期,是在故乡开江度过的,那是川东一座并不那么秀美却有些文化内涵的小城。日子的辛酸苦辣以及不得不经受的世态炎凉,使我对这座小城的感情异常复杂,以至思念起来无比清晰仿佛近在眼前,然而淡然起来十分遥远仅有依稀影子。可不管怎么说,开江仍是我生活了二十来年的故乡。

因为求学我来到了离故乡不远的达州,州河的水流凤凰山的青翠,使我感受到了这座州城的温馨。不但在这里住了十来年,还由此地踏上了文学的漫漫长路。它在我心目之中,应是沈从文之于湘西凤凰平凹兄之于陕东南商州。至今回想,州河水声涓涓流来可以洗心。

举家从达州迁到成都的理由很充分,为了自己热爱的文学事业。在那座“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美丽省城里,的确度过了我创作生涯最重要的十年。写了不少书交了不少友,玉林东街那宽敞的寓所里经常高朋满座,所谈所议除了文学还是文学。文学界的友人贾平凹、叶兆言、韩少功、方方、陈若曦、晓剑……艺术界的罗中立、何多苓、周华君、刘云泉……音乐界的李海鹰等等,亲切相聚其情其景至今历历在目。

再度迁徙却是只身北上了。目的地只有一个——北京。如今回想起来当初并未想过要把这座古老庞大现代繁华的都城,作为自己人生一个旅居地的。因为自己的特殊原因和创作影视剧本的偶然机会,我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在这座城市呆了下来,以为就是那么两三年最多也就七八年,还曾有过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为旅居期限的想法。却没料到的是,到了2013年的春天我还滞留在这里。不由人不感叹和思考,北京到底用什么魔力让我羁留这么长久?我对这座既熟悉又陌生的都市真产生了一种难舍之情么?是宏伟的故宫壮丽的天坛高雅的颐和园让人依恋,还是西单的活跃王府井的热闹国贸的豪华使人难舍?再是北京人艺的精彩话剧国家大剧院的华美演出令人难忘?冷静想来,这些都不是。在这政治、经济、文化的高地之上,的确有与众不同的奇风异景,想走进它熟悉它研究甚至爱上它都是不容易的。尽管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就频频靠近它,直到在它的高楼里居住了十来年,它依然是它我依然是我。一个旅居北京的人,总觉它还那么遥远那么高高在上,真不知怎样来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一句话,我不是北京人也永远成不了北京人。但北京在我人生中心目中永远是一座有分量的城市,我的愿望之一就是写一部关于北京长篇小说,它应该不同于林语堂的京华烟云老舍的四世同堂,那应是我经历我认识我思考过的北京。

北京,从来是中国的一部既难忘又值得去写的大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