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听不完的历史
1587000000040

第40章 法国歌剧(3)

古诺的《浮士德》首演于1859年,在巴黎抒情剧院上演了五十七场;虽然遭到一些小的质疑,但很快这部歌剧就在世界范围内流传开来。令人吃惊的是1969年3月3日,它在巴黎歌剧院上演时首次加入了芭蕾。1875年巴黎歌剧院新建筑落成庆典上,还上演了这部歌剧的第三幕。1887年该剧上演次数达到五百场;1905年7月28日举行了一千场演出庆典。

Marston发行的录制于1911年至1912年间的版本,是法国EMI公司的十一部歌剧系列中的第二部。如果你想知道一百年前《浮士德》是如何被演出的,这套全剧录音就是最好的答案。就像巴黎歌剧院当时的惯例一样,录音删除了第二幕瓦伦丁著名的咏叹调“Avantdequitterceslieux”。这样一首男中音最宠爱的歌曲被删除,在现在看来简直是无法理解的;因此作为补偿,CD附赠了亨利·阿尔贝的录音。

在歌手的选择上,EMI公司并不是只用巴黎歌剧院的演员,而是选择巴黎最好的歌唱家来录制唱片。女主角珍妮·坎普莱冬(JeanneCampredon,1884—19?)学于巴黎音乐学院,1908年在巴黎歌剧院首次登台;1910年8月25日首次饰演玛格丽特一角,获得“雷鸣般的掌声”,这也成为她最拿手的角色。坎普莱冬事业的顶峰是1927年在法国首演的理查·施特劳斯歌剧《玫瑰骑士》中饰演元帅夫人,这个角色她至少唱到1935年。坎普莱冬有着新鲜而年轻的嗓音,而且声音的表现力十分丰富,既能表现得十分抒情,又能轻松地应付困难的花腔,还充满了能量感,在重唱中穿透力极强。她的录音非常少,似乎就只有这一套歌剧。饰演浮士德的男高音莱昂·贝伊勒(LeonBeyle,1871—1922)生于里昂,1897年在巴黎歌剧院首次登台,角色是奥塔维奥(《唐璜》)。1898年他转到喜歌剧院,之后的十五年,他都是首席男高音。他的剧目范围很广,包括十八到十九世纪所有法国传统歌剧、普契尼、马斯卡尼,甚至还有瓦格纳《漂泊的荷兰人》。他还首演了很多现代歌剧。有意思的是他很少唱《浮士德》,至少没有在巴黎唱过;不过在唱片中他还是演释得非常流畅的。另一位来自里昂的是饰演梅菲斯托菲勒的安德烈·格雷斯(AndreGresse,1868—1937),他的父亲莱昂·格雷斯是巴黎歌剧院顶梁柱式的男低音。格雷斯学于巴黎音乐学院,1896年在喜歌剧院登台;在那里唱了几年后,1901年转到巴黎歌剧院。他参加了几部重要歌剧在法国的首演——莫扎特的《后宫诱逃》(奥斯明)、瓦格纳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马克王)和《帕西法尔》(提图雷尔)、马斯奈的《堂吉诃德》(桑丘·潘沙)。格雷斯在1902年至1912年间留下了不少录音,最理想的就是这套歌剧。

比起1911年录制的《卡门》,这套《浮士德》的录音质量明显提高了,背景噪音少了,音质也更加真实清晰。

1930年由Odeon公司录制的《浮士德》全剧是许多唱片收藏者梦寐以求之物。

这个版本在很长时间内只有78转唱片,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LP转制才姗姗来迟。

至于Andante发行的这套CD,完全是《浮士德》的终极版本。这套CD共有四张,除了1930年全剧版,还收录了1930年Polydor的剪辑版,以及将三十年代以前几乎所有著名法国传统歌唱家演唱《浮士德》重要片段的录音拼在一起的版本。

这个1930年版本如此出众,得益于强大的演员阵容,首推梅菲斯托菲勒的饰演者马塞尔·如尔奈(MarcelJournet,1867—1933)。这位男低音歌唱家长达四十年的职业生涯异常显赫。他学于巴黎音乐学院,1891年在法国的蒙彼利埃首次登台。

如尔奈在巴黎歌剧院、纽约大都会、伦敦科汶特和米兰斯卡拉都有着重要的位置,统治了二十世纪的前二十五年;尤其是1915年至1925年在斯卡拉,是他歌剧事业的顶峰。在这个版本中,他有着深思熟虑的、强劲的嗓音,塑造了异常生动的梅菲斯托菲勒。玛格丽特对于任何女高音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既要在“珠宝之歌”中轻盈无比,又要在重唱场景中表现出戏剧性的能量。女高音米莱耶·贝尔通(MireilleBerthon)的音色中具有偏暗的色彩,与饰演浮士德的凯萨·维扎尼十分搭调,而她在“珠宝之歌”中的灵活表现又非常完美。维扎尼毫无疑问是历史上最重要的浮士德的塑造者,他的典型的法国优雅中,带有一丝真实主义的色彩。指挥家亨利·彪塞(HenriBusser,1872—1973)对于这个录音贡献巨大。这是一位深谙法国歌剧之道的大师,他跟随弗兰克学习管风琴,和吉劳学习作曲,有一段时间还是古诺的秘书。

马斯奈和他的关系尤为密切,在马斯奈去世之前,他们的友谊保持了二十年。1893年彪塞获得了罗马大奖,回国后开始指挥生涯。他与德彪西的关系也很好,指挥了《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第四场的演出。他对《浮士德》的诠释完全立足于法国传统,速度流畅,无可挑剔,带有强力的权威性,对于后来的版本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力。

法国浪漫主义歌剧的顶峰是马斯奈,他写了超过三十部歌剧,而似乎只有《玛侬》和《维特》最受欢迎,经久不衰。马斯奈的歌剧是完全法国式的浪漫,极尽细腻之能事,咏叹调、重唱已经完全融合在戏剧中。听他的音乐,节奏变化是如此频繁而微妙,旋律与语言结合得那么完美,乐队的色彩是那么丰富;在他之前的法国作曲家,比如比才,立刻就显得粗糙了。

《玛侬》的音乐是一种华丽与悲剧之间的强烈对比,给人带来的震撼也是巨大的。历史上头两次录音都非常优秀。1923年版本是EMI歌剧系列最后一个录音,很可惜还是声学录音,整体效果干巴巴的,乐队的色彩始终像蒙了一层雾霾。虽然在音响效果上差了些,但歌手们表现优异。饰演女主角的范妮·海尔迪(FannyHeldy,1888—1973)生于比利时,从列日音乐学院毕业,1917年首次在巴黎喜歌剧院登台。在职业生涯中,她主要饰演茶花女、朱丽叶,当然还有玛侬。她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有二十年都是法国歌剧舞台上的明星。海尔迪还在科汶特和斯卡拉演唱过,1926年托斯卡尼尼邀请她在斯卡拉演唱两个重要角色——梅丽桑德和露易丝。海尔迪的音色并不是最美妙的类型,音量也不算最大,但非常可爱,从来不会刺耳,而且充满了能量;在音乐上她相当准确而细腻。与海尔迪演对手戏的让·马尔尼(JeanMarny,1885—)并没有输给后来的对手们,他的演唱非常优雅,咬字清晰,分句精妙,让人领略到典型的法国风格。马尔尼在法国的歌剧生涯还是很辉煌的,除了在喜歌剧院,他还是马赛、蒙特卡洛和其他法国大省的歌剧院主要演员。

指挥彪塞无疑是马斯奈最权威的诠释者,成为后来者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