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是备战备荒,准备打仗,务实训练,强推战斗力生成气氛很浓的一年。按照吉林省军区对边防部队要求,卫生保障战斗力工作很强势。卫生队对营连卫生员要求是:“着力保护好干部战士健康,力求做到小病中病不出连。”
面对连队每天很大的训练量,很浓烈的岗位练兵氛围,很紧张的准备打仗状态,保障营连人员不要因病减员,显得极为严格而不可懈怠。特别是在卫生队长李学仁传达团党委“不得因病减员”的指示后,显得更加严肃。
李学仁,江苏省沛县人,一米七九的个头,偏瘦型匀称身材,一九四八年入伍,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被国民党抓壮丁当的兵,后来打破阶级隔膜,参加国民党起义,走到人民军队中来,为人民打天下。在那个年代,弃暗投明就是一个了不起的壮举。他说话简洁,不善言笑,一副严肃的样子。经过几年的卫生业务接触,我对他了解稍多一点。他给我的印象是个理想执著坚定,工作兢兢业业;处事耿直无私,为人厚重坦诚的首长大哥。他掌管的卫生队,曾经年年被评为四好单位,多次受到上级表彰。转业后,他担任江苏省沛县人民医院院长、书记,后在江苏省沛县医药总公司总经理、党高官任上离休的。现在他已过世多年,但是,我总是会常常怀念他!
李学仁说:在这个准备打仗的特殊时期,要切实保障营连指战员,不要因病而减员,这是团党委对全团卫生人员的硬性要求。
而在这种训练备战形势下,电台战友薛宁,却患上了多发性节肿。经查发现腋肋处有个稍大的节肿,且有感染迹象,体温已开始攀升,从上午十点的37.6℃到十二点的37.9℃,到下午二点的39.4℃。治疗方法,侧重于排除脓肿内的腐败物质,对脓腔体实施清疮用药,再施用抗菌素口服治疗,以抑制感染扩散,避免细菌渗透肋膜,促进腔体尽早愈合康复。
他这个低热情况和脓肿部位,表面上看不太大,实质上脓腔体不小,且只成熟三分之一,无法引流排脓,不宜挤压排出。因为,挤压会导致细菌侵入肋膜和渗入腹腔,引发急性肋膜炎和急性腹膜炎,还会延长病情时间,造成因病减员情况发生。而他恰恰又是电台骨干报务员,处于全身心战备值班状态,他的康复不能等闲视之,不可掉以轻心,更不宜推到卫生队治疗。
处在当时连队医疗手段简单,医疗器械单一的情况下,出于让他尽早康复的想法,出于保障备战不减员,出于连队病员不出连,我想都没想传染问题,就毅然决然的采用口吸脓血方法,用嘴一口一口的吸清了脓腔内的腐烂肌质和腥臭脓血。经清洗后,将磺胺药纱布敷料注入脓腔深部,确保他好的快,无痛苦,日后痊瘉无疤痕。经过两次脓腔换药和口服消炎药后,他很快痊瘉,恢复活力,又全身心地投入到战备值班工作中去了。
那天,为避免感染,经几次刷牙,酒精清口,白酒潄口处理后,总以为能避免感染。之后不久,我还是没有逃脱感染厄运,在吉林通化二○六医院,接受了两侧扁桃体全切手术。
此事过去几十年,我也从未示人,包括我家人也不知道,我双侧扁桃体为什么会被切除的。
2018年10月24日,在南京张曰勤战友安排的午宴上,当时还有孙家宽、程旭昶、孔祥云等几位战友和随我而来的常州几位老总朋友参加,薛宁又主动提及此事,说:现在的人做不到了。吃饭时讲这个事不好,会影响大家胃口的,我随即手势制止了。
为传承部队正能量情谊,我想了又想,这也不是坏事,把这事忆出示人也未尝不可。这样,也就有了以上的回忆叙述,把它晒出来了。它起码表明,当年我们战友之间的基本感情,是多么的纯粹质朴和无私无畏。
时间可以淡忘过去的一切,忘不了的却是清正纯粹的战友情意。
我追忆怀想那个年代的清纯感情,我倍加珍惜战友间的朝夕相处,我始终陶醉在那个年代的襟怀坦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