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艾森豪威尔传
1606400000023

第23章 最后攻势(1)

【引子】

1945年1月中旬,艾森豪威尔构思了一个战役计划,准备命令所有部队杀向莱茵河,并在此过程中重创德国国防军。蒙哥马利将在鲁尔河北面大规模渡河,而霍奇斯和巴顿则在南面渡河。而艾森豪威尔则会利用预备队,抓住可能出现的战机。艾森豪威尔希望蒙哥马利从北向南挺进,而布雷德利从南向北前进。这两个集团军群共同完成对德国中业中心鲁尔区的包围。

一旦包围鲁尔后,艾森豪威尔打算把部队扇形展开,横扫德国全境。蒙哥马利和布鲁克再次反对他的计划。他们认为第21集团军群应该获得所有补给,以完成对柏林的单一冲击。但艾森豪威尔早就决定让布雷德利在莱茵河以东实施一次大规模战役。之所以如此,部分原因是他信任布雷德利,部分原因则是他对蒙哥马利缺乏信心。怀特利在战后曾说:“(在盟国远征军司令部)大家认为如果某件事需要尽快完成,就不能把它交给蒙蒂……要进军柏林,艾克绝不会挑选蒙蒂——蒙蒂至少需要6个月的准备时间。”

计划就是如此。马歇尔表示同意,但布鲁克和艾森豪威尔的野战军官们持反对意见。巴顿希望自己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布雷德利觉得盟军过于看重蒙哥马利渡河的重要性,而蒙哥马利本人则觉得这个计划仍有不足。但艾森豪威尔立场坚定,坚决要求执行自己的计划。他说“在我知道的所有战役中,只有这次战役基本不折不扣地实现了指挥官的意图。除了一次小小的例外,战役完全按照艾森豪威尔将军最初的计划进行。”

【最后攻势】

约翰·艾森豪威尔当时正在看望父亲。他写道:“在他的一生中,他从未见过‘老头子’如此平静……他正在……运用他三十年来积累的专业技能及知识。他在这方面展现了最高水平。”数年之后,他对记者说道,战争带来了“一种你在任何地方都能感受得到的振奋”,这种振奋来自于“智力与精神上的较量”。但是他不是爱好战斗的人。接着,他引用了罗伯特·李的话:幸亏战争如此可怕,否则“我们会逐渐爱上它”。

约翰被派到欧洲战场这件事自然令艾克非常担心。将约翰派往前线根本不能予以考虑,因为他有可能会成为战俘(且不说玛米的反应)。布雷德利解决了这个问题。他把约翰调离第71师,分到了一支特殊通讯部队。1月30日,就在约翰来到欧洲前一周,艾克对玛米坦承:“我急着想看到他。我觉得自己像是离婚期还有十天的新娘子。”在另一封信中,他谈到了约翰的工作,并且安慰妻子:“这将是一个能让他开阔眼界、深受教益的工作,而且我也能经常见到他。”

约翰来到欧洲后,布雷德利给了他四天假,用于陪伴住在凡尔赛的艾森豪威尔。艾克告诉玛米:“昨天晚上约翰和我很晚才睡。”他们谈论约翰的女朋友、他的新工作、培训及事业发展。艾克给儿子买了一件毛皮衬里的大衣、一件新的作战服和手套。但约翰动身去报到时,忘了把这些东西带走。

约翰来探亲期间,艾克膝盖的伤又犯了,每天都要接受按摩。他得了重感冒,背上的疮继续恶化。凯说:“艾克抱怨说,他浑身上下哪儿都疼。”当他在公共场合时,“他完全凭借自己的意志振作起来,看上去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像平常一样神采奕奕。但一回到办公室……他就垮了下来。”

辛普森于2月23日渡过露尔河,3月2日抵达莱茵河。在此过程中,他实现了艾森豪威尔在莱茵兰战役中的基本目标之一——第9集团军消灭了6000名德军,俘虏了3万人。再北面,英国第2集团军和加拿大第1集团军逼近莱茵河。蒙哥马利开始了渡河的准备工作。在南面,霍奇斯于3月5日抵达莱茵河畔的科隆。三天之后,巴顿也赶到了莱茵河。

正如艾森豪威尔预料的那样,德军坚持在莱茵河以西作战。并惨败。在莱茵兰战役中,被俘德军高达25万人,还不包括死伤人员。二十多个师被基本消灭。德军用于防守莱茵河的只剩三十几个师。斯巴茨的石油战役现已全面展开,基本上彻底破坏了德国的燃料储备。盟国空军充分利用昼长夜短和晴朗天气的有利条件,每天出动1.1万架次。

艾森豪威尔的计划发挥了作用。3月下旬,他在莱茵河堤上见到了布鲁克。布鲁克前来视察蒙哥马利渡河。艾森豪威尔向马歇尔报告:“他相当谦和地说我是对的。”艾森豪威尔还说,自己并不想表现得很自负,但“我必须相当满意地承认,自己从一开始就坚定了信念,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困难坚决贯彻计划,终于取得了辉煌战果。”然而最关键的是,盟军创建了一支强大的后备力量。只待机会出现,艾森豪威尔便可对其善加利用。

艾森豪威尔在前线巡视了一个星期,于3月7日回到兰斯。当天晚上他打算放松一下,请了几位军长来共进晚宴。他们刚坐下用餐时,电话铃响了起来。来电话的是布雷德利。他说霍奇斯的一个师在雷马根攻占了鲁登道夫铁路桥。这座桥完整无损。

艾森豪威尔高兴地说道:“布拉德,好极了。”布雷德利说,他想将附近的所有部队全部调动至东岸。艾森豪威尔答道:“当然可以,把你手中的所有装备运过河去。这是我们的好机会。”艾森豪威尔的作战部长平基·布尔当时和布雷德利在一起。布雷德利说,布尔反对在雷马根建立桥头堡,因为东岸的地形不适于扩展攻势,而且在雷马根渡河根本不是远征军司令部的既定计划。艾森豪威尔当即否决了布尔的反对意见。他说道:“让那些计划人员见鬼去吧。布拉德,放手干吧。我会全力支持你固守桥头堡。即使地形不太好,我们也要好好利用它。”

第二天上午,艾森豪威尔通知盟国参联会,自己正向雷马根紧急调动部队,“并认为此举将对德军构成最大的威胁”。由于他坚持要求盟军逼近莱茵河,所以远征军司令部有足够多的部队,艾森豪威尔尽可以对其加以灵活运用,抓住战机。在接下来的两周时间中,他向霍奇斯增派部队,让他扩大桥头堡。德军决心要摧毁这座桥。他们发动空袭,不断炮击,甚至动用了V-2飞弹、飘浮水雷和蛙人,但霍奇斯的防御击败了德军的努力。当这座大型铁路桥坍陷时,盟军已经建立了20英里长、8英里宽的桥头堡。河上还架起了6座浮桥。这对德军整个莱茵河防线构成了威胁。蒙哥马利正在北面准备渡河,巴顿则在南面动手。艾克告诉玛米:“我们的进攻很顺利……敌人疲于奔命……”不幸的是,“敌人并没有放弃的迹象。他们在拼命顽抗……除非敌人束手就擒或是被埋葬,否则我决不罢休!”

阿诺德将军拜访艾森豪威尔设在兰斯的司令部。艾森豪威尔坦承自己感到有压力。阿诺德注意到,战争“使他精疲力竭,但他强迫自己工作下去,直至整顿好一切混乱局面”。他的身体状况使最亲近的人都感到担忧。他得了流感,背上的疮虽已切除,但留下了一条很深很痛的伤口,需要缝许多针。他的膝盖肿了起来。史密斯坦率地告诉他,他工作已经体力透支,如果不找时间休息的话,他就会垮掉。艾森豪威尔开始发火,但史密斯打断他,说道:“看,你都已经长了眼袋。血压从来没有这么高过,而且你连从房间这头走到那头都很困难。”一位美国富翁请艾森豪威尔及其参谋人员使用他在法国的豪华别墅。这座名叫“背风(Sous le Vent)”的别墅位于里维埃拉地区的戛纳。史密斯坚持艾森豪威尔接受邀请,休一下假。艾森豪威尔最后说,如果布雷德利一起去,他就去。

3月19日,艾森豪威尔在布雷德利、史密斯、泰克斯·李和四名美国陆军妇女队员(其中有凯)的陪同下,会车前往戛纳。他们在那里住了四天。艾森豪威尔由于体力不济,头两天一直在睡觉。午餐的时候,他会醒过来,喝上两三杯酒,然后又上床睡觉。有天下午,凯建议打桥牌。艾森豪威尔摇头拒绝。他说:“我没法集中注意力玩牌。我只要坐在这里,什么都不想。”

其他将军也来到了戛纳,其中就有埃弗里特·休斯。休斯和泰克斯·李谈到过艾森豪威尔与凯的关系。李曾和凯共用一间办公室。他告诉休斯,在他看来这两人并没有睡在一起。休斯不信,但说:“这个我们可管不了。”但是战争进行到这一阶段,艾森豪威尔与凯的关系明显冷淡了下来。他仍然觉得和她在一起很开心,她仍然是他经常见面、倾心交谈的唯一女性。但是在北非和英国时的亲密已经不复存在。部分原因是艾森豪威尔经常外出,部分原因是这场战争即将结束。艾森豪威尔1945年初写给玛米的信更多地提到,战争结束时,夫妻要尽快团聚。艾森豪威尔心知肚明,这一时刻一旦到来,他的生活中不再有凯的位置。

从戛纳回到兰斯后不久,艾克在给玛米的信中写道,自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制定‘一项政策’。一旦德军停止战斗……我就会想办法——你尽可放心!我们分开得太久了。”

他们想要团聚,原因有很多,有些与约翰有关系。他告诉休斯:“玛米把我烦得不行。”有谣言说美军在欧洲纪律松懈,生活奢华,这些话传到玛米耳中。她告诉艾克,自己很担心约翰受到影响。听到这样的指责,艾森豪威尔大吃一惊。他在给玛米的信中写道:“你提到去年夏天‘种种诱惑’,我读后大感惊讶。(约翰)几乎没有离开我的身边。据我所知,他只是参加了一次晚会——而那次晚会有许多人出席。因此,我想不出他会遇到什么危险。”

事实上,他对约翰的担心,恰好与玛米相反。艾克写道:“不得不说的是,我发现他为人保守稳重。我希望他更开心一点,从生活中得到更多的乐趣。”最大的抱怨就是“(约翰)是最不愿写信的人!”艾克不断提醒自己,“(约翰)现在成年了,有了自己的问题,比如日常生活等等。他不知道自己在我们心中有多重要。但是要想得开却并不容易。”

即使在戛纳,艾森豪威尔也没能好好放松一下。睡足觉后,他用几个小时的时间与布雷德利讨论最后战役的可行方案。他们结束商谈后,远征军司令发出指示,命令布雷德利派第3集团军在美因茨—法兰克福地区渡过莱茵河,然后向卡塞尔“全力前进”。与此同时,霍奇斯从雷马根向东进军。这样第1、第3集团军将合兵一处,然后包围鲁尔区。这样还能使第12集团军群在攻势的规模及范围上超过第21集团军群。从1月份以来,尤其是雷马根之战结束后,艾森豪威尔倾向于增加布雷德利前沿的进攻力量。起初,这样做只是为了牵制敌人,后来是为了支持蒙哥马利,而现在如果蒙哥马利面临困难,布雷德利就会成为主攻方向。到了3月的第3周时,从艾森豪威尔看来,布雷德利的行动已经成为主要突击方向。

3月22日,巴顿在接到远征军司令部指示的第二天,就出其不意地横渡莱茵河。第二天,艾森豪威尔从戛纳飞往位于下莱茵河的威塞尔,观看辛普森的第9集团军(隶属第21集团军群)在几乎未遇抵抗的情况下横渡莱茵河。与此同时,第2集团军在北面强行渡河。同时,霍奇斯和巴顿扩大桥头堡。最后的攻势开始了。

3月25日,艾森豪威尔前往蒙哥马利的司令部作短暂访问。丘吉尔和布鲁克已经到了那里。首相给艾森豪威尔看了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的一份照会。莫洛托夫指责西方“背着肩负反德重任的苏联做交易”,与驻意大利的德军司令部就投降问题进行谈判。艾森豪威尔告诉丘吉尔,不论何时提出要求,他都会在战场上接受敌人的投降。如果出现政治问题,他会征询各国政府首脑的意见。丘吉尔回答说,他认为盟国远征军应努力抢在苏军之前抵达柏林,并且尽可能多占领德国东部地区,“直至我对苏军的意图再无怀疑。”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后一次重大争议浮上台面。一旦盟国远征军渡过莱茵河,苏联红军占领奥得—尼斯河一线,德国的命运已成定局。在近三年半的时间里,德国国防军一直是艾森豪威尔考虑的中心问题。现在丘吉尔要求他少考虑些德军,多考虑些苏军。艾森豪威尔拒绝这样的转变。他之所以产生抗拒心理,当然有政治上的原因——这留待后文加以讨论——但是还有一些直接的军事因素。其中最重要,也是最简单的原因是,艾森豪威尔认为只有等德国国防军无条件投降后,它才算被完全打败。

艾森豪威尔对德国人的性格有一个总体上的分析。而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件担心的事,那就是害怕**向奥地利阿尔卑斯山区撤退。如此一来,希特勒就会在那里指挥游击战。艾森豪威尔想干净利索地结束战争。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他认为远征军必须占领阿尔卑斯山。对他来说,它比柏林更重要。因此,他拒绝了丘吉尔抢在苏军之前攻占柏林的建议。

这个决定代表了原定计划出现了改变,使英国的尊严受到了重创。从那时起,各国人士,尤其是英国,对其大加批评。大西洋两岸攻击艾森豪威尔的人认为,这是他在二战中所犯的最严重的错误。

自从盟军1942年在北非发动攻势以来,攻克柏林显然是最终目标。西方报界、英美民众都以为盟国远征军司令部正在指挥部队直取柏林,而司令部的计划人员事实上也制定了这样的计划。1944年9月,当远征军即将挺进德国时,计划人员为最后攻势草拟了一份建议。该建议在开篇处写道:“我们的主要目标就是尽早攻占柏林,这是德国最重要的目标。”要完成任务,就要让第21集团军群在鲁尔区北部发动主动,第12集团军群担任支援。艾森豪威尔接受了这一计划。他曾在多个场合告诉蒙哥马利:“很显然柏林就是主要目标。”

那么他为什么改变主意了呢?主要原因在于,1945年3月的军事形势与1944年9月时已大不相同。1944年9月,红军仍然没有攻入华沙,离柏林还有300多英里;远征军与柏林的距离大致相近。1945年3月,远征军距离柏林仍有200多英里,而红军只有35英里。

影响艾森豪威尔做出这一决定的第二个因素是布雷德利的建议。一直以来,后者对艾克的思想有很大的影响。战争结束前的几个月中,这种影响更为强烈。在戛纳,两位将军就柏林问题做了一次长谈。布雷德利指出,即使蒙哥马利能在红军抵达奥得河之前抵达易北河,在易北河和柏林之间还有50英里的低洼地。要抵达柏林,蒙哥马利必须通过这片湖泊密布、河流纵横、运河交错的地区。艾森豪威尔请布雷德利估计一下攻占柏林的伤亡人数。布雷德利答道,大约要死伤10万人。“为了夺取有影响力的目标,这份代价太高了。尤其是我们还要后撤,让别人来接管,更是不值。”(根据雅尔塔会议,柏林属于苏军占领区。)